沒車位先扣30分附近租車位?好幾千不打緊(因為新大樓管理費也差不多)車位走到自己家可能還要走幾分鐘現在這種又濕又冷的天氣(夏天酷熱)每次停好車就要撐傘冒著風雨再走回家心情壞一半新大樓回家車就開到停地下室直接搭電梯上樓進門不用冒著風雨(大熱天)新大樓外觀美觀 看起來也爽個人會選擇2
marko620 wrote:如果房價都不會跌 只...(恕刪)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房地產是抗通膨最好的產品。20年來都是大漲小回(短時間內會波動,並非穩漲不跌)。所以為什麼20年前忠孝東路無殼蝸牛運動時,一坪僅16萬嫌貴。我相信20年後,還是一樣會嫌桃園地區一坪100萬太貴(照通膨率去計算並不誇張)。現在新屋到時候打7折也還有70萬。高中時去士林夜市,蚵仔煎一份35時我就嫌貴了。現在蚵仔煎好像已經60了。聽說因應蚵仔行情還需要再漲價。藝文特區很多人就是為了要住比較好的房子,身邊留多點現金而從台北轉進桃園。手邊有錢後有可能會再度反攻台北市。不過當這種潮流成形,桃園也慢慢會改善體質而變得更好。加上現在政府政策協助。桃園市很多商辦都在大動土木。當工作機會移至桃園後,也就不用再返回台北市了。屆時桃園就已非吳下阿蒙。
calvinlin1123 wrote: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房...(恕刪) 小弟才疏學淺,有說錯的請指教1.房子最保值的部份在於土地的持分,建築部份有使用年限會隨著歲月老化而折舊,如果不是精華區區域,真有辦法抗通膨?2.若說20年後 桃園房價100萬是依照通膨上漲而來,假定每年嚴重通膨5%好了,試問20年後能夠上漲到100萬的水準?3.依上面所說 每年通膨5%,但這幾年房價大漲的可不只每年5%,還是要說要連房價下跌的通膨都一次漲回? 所以關鍵點還是在於精華區土地部份4.桃園真能慢慢改善體質!?別忘了,光只有一個藝文特區 不能涵蓋整個桃園縣甚至桃園市,光基礎建設(道路、路燈)就一堆人罵翻天,再來蓋幾個商辦個人是覺得能夠提供的工作機會畢竟有限..除非弄個像內湖一樣的科學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