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實價登錄日,房仲挫賽時


kkes50607 wrote:
實價登錄!!!!會影響嗎????有影響嗎????依照目前的版本~~不就多一個政府版的成交行情表而已~~現有的成交行情到時可以對照~~僅此而已~~我不認為會有影響~~反正一堆人根本不會去看的~~看了也不會信的

對於賣方...讓價空間可能會受實價課稅影響...會把這部分成本考量進去...所以讓價空間縮小?? 但或許也因此更難賣了...
對於買方...應該沒有差吧...要不就是買不起...要不頂多就是買了更心甘情願而已...
只有實價登錄~~還沒實價課稅喔~~所以跟成本沒關係~~等實價課稅再說吧~~等實價課稅~~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還是不會買~~沉重的稅就壓死你了
請問實價登錄已經開始實施了嗎?
都找不到政府的官方連結
kkes50607 wrote:
只有實價登錄~~還沒實價課稅喔~~(恕刪)


實價登錄後 實價課稅就差不多了

交易實際價政府掌握 申報交易所得 不照實報就算漏稅了

只能看看有無配套可列舉相關費用 降低交易所得

只是股票交易所得 也都掌握得到 但就是不課稅
實價登錄日...
等 財團 不管控 政治的時候 才會發生吧


bluenine wrote:
實價登錄日...等 ...(恕刪)

那就是說這四年還不可能.
對房仲有影響那是一定的
1.首先價格區間變小. 仲介的成交佣金費率一定受到壓縮 買賣雙方參考成交區間價後 短期內很可能最低單價的物件加6%即超過該區同時段同產品最高單價物件 除非是熱門地區 不然很難有共識
2.再者價格認知風險變小.透過仲介成交的需求必然降低; 但買賣雙方對銀行履約保證與代書的需求一定大增 不久後此二相關行業必然走紅 或者說將來的房仲多數都要同時具有代書資格 否則就等著失業
3.銀行鑑價後的成數與利率,將會以該區的流動性為首要考量(容易斷頭),客戶的償債能力為次
4.7月不動產實價登錄後,多數能生存只剩各地精華區有高流動性/或者高總價地區的房仲(價格變動快,對該行才有操作空間)
看不太到 房仲怎樣挫賽耶~

房價高 房仲收手續費
房價低 房仲也收手續費

只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除非都沒人買房子了~
真的看不出來 房仲會怎樣挫賽耶~
房屋仲介的工作取代性高
若少了議價的附加價值 行業的未來顯而易見 個人就不多加評論
反倒是代書.履保.數字網站,網路仲介等行業會有新需求

自由自在的獵人 wrote:
可以想見的未來是奢侈...(恕刪)


就算是實價課稅,我認為受影響比較大的會是一般老百姓,
首先,這個「價格」是怎麼來的?如果是「上一次」的成交價,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價格極為不合理,因為已經被炒過了好幾輪,
但如果剛好在那區住很久的,可能當初買的時候,房價比較便宜,
試問,同一棟大樓,每一戶的坪數都一樣大,每個人繳的稅不一樣,這樣合理?
如果說要同一棟大樓的價格是要平均來算,我30年前買100萬,其他人去年買1000萬,
要平均下來誰願意?

如果說要最公平的方式,應該還是將現行的「公告地價」全部重算,
讓公告地價合理化,房子不得做為投資商品,例如房價若用新的公告地價,
算出來要500萬,如果你賣了 800萬,那多出來的300萬全部收歸國有,
若用 300 萬賣出,則買方要再繳 200 萬給國家,這樣才能完全避免投資客炒作!

相同的,建商要蓋的房子,政府在發牌照的時候,政府就要與建商共同決定好價錢,
完全不給建商任何炒作的機會,例如定出來一間房是 1000 萬,建商就只能這樣賣,
如果銷量不好,降價 800 萬才賣得掉,之前已經花 1000萬買的人,建商就要賠200萬給他,
也就是現在流行的「買貴退差價」…

房仲的話,看是要抽成或是固定費用我沒意見,反正房仲也只剩下一個基本的服務的功能,
只要佣金是合理的,我倒是不介意它是怎麼抽成,但這個時候,服務費就變成需要買方支付,
因為賣方是完全沒有辦法從中得利的,只有買方有需要仲介服務的地方。

以上是我的幻想,實際實行的話一定也有一堆問題,例如相同地點、相同大小的房子,
屋況也有好壞之分,要我們花一樣的錢,有人買到好物件,有人買到會漏水的,
相信你我都不願意…但我只能說,這也是另一種思考的方向…

實價登錄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個人認為,馬總統這一任的任期都還不會實現,
若實價登錄是勢在必行,那也必須在「市價」是合理的情況下才能做,
不然的話,辛苦的還是我們小老百姓…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