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os121 wrote:
抵利型的缺點之一就是...(恕刪)
簡單說...
房貸利息多於儲蓄利息免稅額度(儲蓄利息一年免稅是27萬)的部份才能列舉扣除
可列舉扣除的房貸利息為(房貸利息-(儲蓄利息一年27萬) ,最高是30萬的額度
如果用抵利型房貸的產品,因為他抵利的帳戶也是會有利息的產生(相對一般活存戶頭來是利息高的),所以你要算清楚你個人目前的情形才會知道划不划算.
也就是說,因為你抵利的那個戶頭會給你產生較多的"利息收入",銀行就用這利息收入轉去付你的房貸(本金),所以你的房貸才會更快速的繳完
如果用在個人身上就要看你其他的條件,自己細算就可算的出來,只是很多AO不會跟你說到產生利息(這戶頭的利息是多少要問清楚,一定是比一般活存來的高很多)這一塊.(也很多人只會賣商品,其實自己也搞不懂這抵利是在抵啥利

也就是說,如果你本來只有房貸利息的支出(一年可抵收入的額度是30萬),而且你並沒有"銀行存款利息"的時候,那你就可以用每年支出的房貸利息來抵稅,但是用了這抵利的產品之後,你就會產生出"高額的銀行存款利息",加加減減之後就會知道你划不划算了
個人建議不想被銀行多賺利息最好的方式就是"快點還本金"就好

希望這樣能幫到你

不過辦有一陣子了,那時利息好像沒那麼高...
我覺得這玩意兒比較適合手上有一些閒置資金,不想一口氣全部還掉,
又不知道投資什麼的人。
當初辦的時候就把所有身邊的錢、老婆的部分存款、家裡也借一些,
一口氣全部放進去,幾乎全部抵完房貸本金,
然後錢再加定存利息慢慢還給家人,
有緊急使用也不怕一下子抽不出錢,
有投資機會,只要衡量獲利有機會高於房貸利息,
也會抽些錢出來玩一下,
感覺還蠻彈性的...
也比較沒有全力還房貸,房貸清完除了一棟房子卻兩手空空的不安感。
當然划不划算,
還是要衡量個人還款能力跟頻率,
精算一下,盡量不要讓銀行賺到錢,才是最佳的房貸方案囉...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