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Yorker2007 wrote:台灣的民主已經被貪官建商綁架了嗎?難道大部分的立委已經加入貪官建商的那一邊了嗎? 這不是早就已經成為的事實嗎?看看容積率法案被立法院大部份的立委讚同亂修正時就知道了,完全是為了讓建商可以在很小的土地盡量件很高的房子(土地的成本變低)如果沒記錯的話,容積率原本用意是,一塊固定大小的地,只能規定蓋多高,給多少人住,並且還規定那塊地上面必須有多少公共設施,例如停車場,公園....甚至日照等等都有一定比例規定但是被我們偉大的立委修改之後,建商可以在偏僻的山區蓋公園,來換取增加某塊地的容積率,造成當一塊地住太多人時,這邊的人公共設施不夠用,找不到停車位,沒有公園的問題產生這簡直就是亂搞,只要建商有錢賺就行了,所以有人說某某立委是建商養的,這是很普遍的狀況官員的話,就更不用說的,名下超過5件房地產的官員比比皆是,所以說,要是政府能夠 " 徹底" 打房是是不可能的,一定會留一些後門給有錢人和官員走小老百姓就認命吧.............
唉…大大如果您有上永慶房屋、信義房屋看過之後再上自售網之類的上去看你會發現其實,永慶、信義的成交價是比較接近"市場行情"為什麼?因為永慶、信義一不做假合約二比例上投資客比較少三買賣價是按合約走(所以永慶、信義的貸款也比較好過)四沒必要扎了自已的金字招排PS:你可以問問其他的房仲朋友其實還有不少業務的估價都是印永慶、信義的去估…你說自售網的,一定不準嗎?也不一定只是自售網的成交價真的就比較沒人管刊登的人po多少,就是多少至於台灣房市的成交量有公佈內政部查的到看"建物移轉件數"就有其實每個月的水果日報跟不動產雜誌都有刊成交均價的話…不是不刊…說的這個…只能說大大不是這方面的"知識"人物…你有沒有看過同一社區樓上樓下價差十萬的?你有沒有看過隔壁住戶左邊社區跟右邊社區一坪差二十萬的??請打電話問大安區的房仲面市民大道的電梯房價還比光復南路巷子裡的公寓差而且差很多!!房價,很難用平均屋齡、屋況、樓層、景觀、附贈物、售屋動機、管理、社區名稱、公設、管理費、名聲、ETC...就連單層戶數、住戶水準、建商,太多太多的條件都會去影響到房價大大,你覺得…房價可以用平均的嗎??您希望用怎樣的"單位"來做一個平均值?用鄉鎮縣市??看一下信義區的松仁路跟吳興街的房價你就知道,一坪差到100萬,是不可能平均的用街道巷弄??看一下大安區的忠孝東路一段到忠孝東路六段你也會發現,一坪差到40萬,是不可能平均的用方圓一公里??請查一下信羲路四段、建國南路、仁愛路三段、金山南路你又會發現有大樓、有公寓、有透天、有純住、有商辦、有店面從勤美樸真一坪200萬、仁愛路一坪100萬、金山南路、建國南路一坪70萬要怎麼平均??反觀仲介,不但記的是路名、還要記社區幾年前那一戶賣多少,現在那一戶又賣多少我們記的東西,不會比考公家機關少大大您如果還不相信…那…也只好請您自已做做功課每天去問誰在賣、賣多少、賣多久、為什麼賣等大大您可以在一個"街區"問到一百位屋主以上時您就暸解到我們為什麼叫"專業"了
kobe5287 wrote:成交均價的話…不是不刊…說的這個…只能說大大不是這方面的"知識"人物…...(恕刪) 你說的這個大部分人都知道,所以均價的變動要去分析變動原因,絕大部分的統計數據都是有偏差的,例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CPI 樣本的產品功能進步,CPI 的樣本選擇的改變等等,都會造成CPI 的不准確,但是這些統計數據對了解整體情況還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政府願意花很多的精力去收集、去統計、去分析、去調整,而這些數據不是用來估計個別產品(個別樓盤)的價格變動,而是看整體趨勢,你舉的例子只能顯示你的知識有限。
NewYorker2007 wrote:成交價灌水的方式,是...(恕刪) 我呆信義二年,基本上只有延遲(大約半年前的資料,最新的因為怕被同業破壞之類的都不會登載).沒有說謊.或者大哥是屬於"只相信自己相信"的那種?呵呵那樣就真的....
sun震 wrote:我呆信義二年,基本上只有延遲(大約半年前的資料...(恕刪) 請問半年前的資料要幹嘛?大陸這裡每週公佈一次。你看這個版上的虎大為什麼可以每天在虎爛?不就是因為你沒有資料嗎?我就說現在房子搶瘋了,成交量暴漲,你能反駁嗎?政府怠惰,立委幫忙劫貧濟富,可憐。
NewYorker2007 wrote:請問半年前的資料要幹...(恕刪) 那可以督促政府摟~不過沒魚蝦也好...不然大哥可以親身去想要的大樓或區域,每間每間問,弄個平均價吧...或者熟識代書,讓她給你看"最近"簽的合約價....
HaHaSue wrote:你真真的的很信任房仲......我只信任刑法跟稅法...(恕刪) 這麼說吧, 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幾棟我有在關注的建案, 成交的金額跟公佈的金額一分不差, 包括我自己買的.我不認為這是巧合啦.如果你也可以幫忙驗證一下, 比方說你熟悉的地區, 那大家就更可以判斷房仲公布的行情值不值得做參考了.
HaHaSue wrote:千萬別懷疑台灣政府就是做不到而且最酷的是『做不到房屋價格公示登錄』這件事本身全球的已開發國家就已經沒人能做到了(恕刪) 我真的不懂,實價登錄跟課稅為什麼會做不到,肯不肯做而已我在澳洲買房子,我可以查到房子前兩手的交易價格,還有鄰近區域兩年內,類似物件的交易價格,都是實際成交價。政府沒決心,仲介沒良心,老百姓就等著傷心
NewYorker2007 wrote:請問半年前的資料要幹嘛?大陸這裡每週公佈一次。你看這個版上的虎大為什麼可以每天在虎爛?不就是因為你沒有資料嗎?我就說現在房子搶瘋了,成交量暴漲,你能反駁嗎?政府怠惰,立委幫忙劫貧濟富,可憐。...(恕刪) 半年前的資料很有用呀!永慶/信義的資料是配合地圖一起公佈的, 所以如果你對那個區塊夠熟, 根本可以用歸納/ 消去法推論出來是哪一個建案.配合上有些建案, 兩三年才有一戶釋出, 如果有半年前的成交紀錄那參考價值真是很高.你在"大陸那邊"的話, 恭喜你政府立委危害不到你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