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磚造是一種結構系統的形式,主要靠磚牆來承載自重並扺抗地震力,磚牆四周圍的RC柱樑是用來圍束磚牆,使磚牆可以承受更大的力量,也就是用RC框來加強磚牆。這種構造在蓋的時候是先砌磚牆,磚牆與磚牆之間先預留一個柱子的空位,並在這個空位綁上鋼筋,等到這一層所有的磚牆都砌好了,才把柱子與牆上方的樑以及樓板灌起來。而一般所謂的鋼筋混凝土(RC)結構,指的是RC構架的結構系統,先把RC柱、樑、樓板都灌好了之後(或者RC牆),才在其他需要的地方砌上磚牆(例如做為外牆或是隔間牆),磚牆是內填在RC框架內,樓上的載重會直接傳給柱子而不是磚牆,這種叫做"後砌式磚牆",在簡單的結構分析方式中,無論是RC牆或是磚牆都不計算他的抗震能力的,只把牆當成載重。所以無論是加強磚造或是RC構造、SRC、或是鋼構,不同的結構系統並不能直接分別說哪種好、哪種不好,重點應該是在這個建築物本身,有沒有依照該系統應遵照的設計方式去設計,沒有的話,921地震已經幫我們測試了,不按照該有的作法去做的RC結構的大樓,倒了一堆,而用加強磚造蓋的透天厝,那種室內隔間牆很少的,也倒了一堆,一樓整個被壓扁;而好的RC結構依然站在那裡,好的加強磚造建築再站個一百年也不是問題(其實大部分在日治時期運用到鋼筋混凝土的建築,都是加強磚造)。加強磚造的牆真的不能隨便拆,要拆的話一定要請結構技師看過,此外,不管是什麼結構系統一定都有基礎啦!! :)
yclycl wrote:加強磚造是一種結構系...(恕刪) 瞭解,總算有高手來解或了,感謝大大~對了還想請教大大,一般舊的三層樓以下的加強磚造似乎都沒有挖地基或地下室,請問這樣是否也會比較危險呢?當然我想若是一整排都是沒有挖地基地下室的應該是還好,就怕獨棟或兩棟相連而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