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john-1 wrote:
頭前重劃區完工的新成...(恕刪)
建商的廣告訴求就是:
漲了你應該要買因為會繼續涨
跌了你更應該要買因為可以逢低買進
所以, 任何時候都是看房的好時機........
事實上目前副都心的商業機能是零......
五年內它的居住方便性都不會比頭前重劃區(隔思源路靠近幸福路)的純住宅區還要高
既然是定義為CBD商業區應該要有大規模的建設和招商才有價值,否則如何吸引更多的外移人口
而投資要除了等兩三年後機場線完工通車之外, 也不是口袋淺的人的市場......
宅男乞丐 wrote:
事實上目前副都心的商業機能是零......
五年內它的居住方便性都不會比頭前重劃區(隔思源路靠近幸福路)的純住宅區還要高
既然是定義為CBD商業區應該要有大規模的建設和招商才有價值,否則如何吸引更多的外移人口
而投資要除了等兩三年後機場線完工通車之外, 也不是口袋淺的人的市場.........(恕刪)
讓我想起了長輩曾經跟我說的一個例子:
民國77年省都發局重劃了林口特定區並開放,許多建商立刻進去大肆蒐購土地,並且把林口的未來畫一個大夢,當時主要炒作的區域還是在文化一路靠林口國宅一帶,文化二路,三路,北路都還是一片荒蕪。當時林口的房價,土地也因此一路飆高。
民國80年代,房地產崩盤,許多建商與投資客淚灑林口鍛羽而歸,林口消失的十年自此展開~
民國90年代SARS後,隨著房地產大幅翻揚,建商又開始炒作林口的土地,可是炒作的標的卻偏移到文化二路,文化三路,文化北路一帶,至於文化一路呢???卻已經因為附近建物老舊,沒有炒作價值,而被永遠遺忘~(當初文化一路旁的房子解套了沒?答案是沒有)
我舉這個例子,是要版上大大好好想想,認清楚大型重劃區的本質,現實其實是很殘酷的,過個10~20年當機能完整,重劃區價值開始浮現,可是當初你買的房子也已經老了舊了,你的價值還是消失的~
珍惜你所看的到,摸得到的東西,而不是去相信一個10~20年後或許才能完成的夢^^
好好想一想我所說的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