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之星入門台灣之星入門台灣之星入門台灣之星入門台灣之星入門台灣之星入門


figo1958 wrote:
看看日本~~這國家老人化比我們先行很多年,臺灣再5年也會步入相似的光景吧!

他們有失落的10年,或許會一直失落很多年下去,甚麼事都提不起來。

因為~~"老人家"的特性就是(省),你去問沒在賺錢只領補助款的人就知道要多保守了。

因此日子還得過下去,一切都得省些;以至於日常消費、旅遊、房價、生產(子)...都提不上來。

房屋需求總數仍一樣嗎...?我也不清楚,但我確知凡事都有定律、因果、真理真相。

或許在沒幾年後我們應該可以回首歷史來印證一下,這個社會的走向是否如此。



題外話
日本失落10年指的是1991~2000,現在應該已經要改成20年了吧!!!
台灣雖然沒有經濟長期不振,不過以勞工來說,經濟景氣沒有反應在該有的薪資漲幅

在我認為,以勞工來說,其實我們已經失落10年了
前面有寫到,出生率低,可是死亡率更低,所以造成人口仍增長
這樣我們國家老人化只是遲早的事

台灣的稅收主要來自勞動人口,除非台灣吸引大量移民
不然勞動人口可能會因為出生率低而停滯不前

如果薪資調幅又低於通澎,存款利率也持續低迷低於通澎形成實際的負利率,老人家老本被通澎吃掉
外加人口持續老化,因為少子化變成年輕人要養更多的老人
這樣未來社會福利與醫療支出會大量侵蝕國家稅收,也因為薪資跟勞動人口停滯,國家稅收起不來
到時候台灣就真的科科了~~~


很多人沒搞清楚

1.出生率減少,但不見得人口減少。

2.人口負成長了,表示死亡大於出生,將屆死亡的人沒有住屋的需求,但新生的人
未來有住屋的需求

3.房子也會老舊毀損,但只有都會區的少數會都市更新,而其他沒有辦法都更的人,
在房子毀損不能住時,就有住屋的需求

所以人口有成長率,房屋也有。

當新房子蓋的速度低於舊房子淘汰的速度,就會有更多的人有住宅的需求

而現有的房子,很多都是爺爺輩30歲的時候蓋的(50年前),早該換了


統計不是只看數字,還要分析
出生率減少,但不見得人口減少?
剛開始總人口當然不會減少
可是隨著時間過去 人口當然會減少
怎麼不會減少?!
人口不會減少 各國家政府 也不會這麼緊張出生率了

半點不由人 wrote:
出生率減少,但不見得人口減少?
剛開始總人口當然不會減少
可是隨著時間過去 人口當然會減少
怎麼不會減少?!
人口不會減少 各國家政府 也不會這麼緊張出生率了



既然是討論目前房屋的供需
請問"現在"人口減少了嗎????
出生率下降要反映到人口,必須等到死亡率大於出生率
請問現在發生了嗎?
若現在還沒發生,如何影響現在的供需??


另外,你忽略了目前境外移入的人口大於移出。


人雖然少了, 但時代變了.
我小時後家中是三代同堂.
但現在,老一輩的都自己住了, 只有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 才二代同堂.
我也一直很懷疑媒體上說的"北市的房市是需求大於供給"的這個說法
明明政府提出的數據是北市的空屋率10%,不大懂"需求大於供給"的說法是甚麼意思?
應該是說大家惜售不肯賣吧~
再者以前是"一個家庭一間房"的單位,現在變成了"一個人一間房"的單位
可能這才是房屋數需求提高的主因吧~

大家都只看出生率減少,好像都沒考慮壽命會增加,老人壽命越長,佔住房屋的時間就越久。

這裏 ...
台北萬華打造老人優先城市 路塗色、字放大

台北以後會步上萬華區後塵,成為老人城市,年輕人則被踢到新北市周邊去 ...




所以現在是
人口沒減少
住房人口減少
移入人口增加
造成需求不減嗎
那這樣要何時才能買到想要的房子呢
房屋需求總數應該和全國總家庭戶數比較有密切相關
相關資訊可到內政部及主計處的網站找相關統計數據

可對照過去資料數據的演化歷程, 你可發現, 全國家戶總數的成長遠大於全國人口數的成長, 也就是說,再過個2,30年後, 就算台灣人口開始負成長, 家戶總數量仍會維持正成長

房屋需求數應該會持續增加, 一堆希望看到生育率下降就判定房屋需求下降的人或許要失望了.
lelotw wrote:
大家都只看出生率減少...(恕刪)


這個觀點我贊成,除非家有祖產或是很會賺錢,才能留在台北市。

我住的地方很多年輕夫妻,超級多小朋友,社區中庭都是小朋友的玩鬧聲,附近幼稚園拼命開,14歲以下人口佔1/4強,年輕夫妻只能買的起這裡的房子。

台北市以後大部分都是老房子這是一定的趨勢,都更困難、產權複雜,會造成都市的老舊衰敗。比較大的建商寧願去買塊地造鎮(利潤比較高),也不願再投入複雜的都更程序。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