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 買第一間台北市吳興街600巷98弄公寓2樓33坪 有貸款315萬
30歲 吳興街賣掉 620萬 到三峽買一間大樓33坪給母親跟姊姊住 貸款330萬
32歲 結婚 買一間在通化街公寓5樓13坪有頂加6坪 貸款420萬
34歲 投資 買一間公寓在麟光捷運站旁24坪弄成套房出租 貸款560萬 月收4萬
36歲 去中國大陸創業 賣掉通化街 去租頂樓加蓋24坪老婆一個人住 月租17000
38歲 中國大陸創業失敗 賣掉麟光捷運站出租屋 買景美捷運站旁28坪43年的老公寓租人月收18000
目前在信義區吳興街租房子24坪公寓三樓 月租15000
總結
三峽一間 貸款剩2百出頭吧
景美捷運站一間 無貸款
個人買房的想法
房價會漲會跌我不知道,但有一點我肯定,物價會一值上漲,房價跟的不是薪資而是物價。早點買進把時間拉長來看一定不會吃虧。
如果重大災難發生怎麼辦? 能不能活都不知道了想那些做啥呢。
目標 50歲退休 有5000萬淨資產
15歲 考上私立專科,第一年的學費跟住宿費是母親典當東西才籌出來的。
16歲 五專二年級開始打工 自此沒拿過家中一毛錢 我的學歷也只有5專畢業(讀了6年)
23歲 退伍 第一份工作19000
27歲 年薪約70-80
30歲 年薪破百
23-27歲 生活只有工作,這期間是學習成長最快的時候,一定要努力表現。
年輕人,你沒有埋怨的時間,你有的是努力的時間。
大家共勉
(上班的第一天,銀行剩下的存款不到3000元,要發第一個月薪水的當天,那天連早餐錢都沒有了

27歲換了另一份工作
28歲手頭上有一百多萬 ==> 以我這樣省吃儉用來說,算是混得很差的
29歲想買房子,放眼望去大多都買不太起,也不想背太多貸款,所以就開著我當RD時買的那台破車到了林口重劃區看看
林口重劃區當時的狀況,荒煙蔓草、裊無人跡 (住在當地的人就知道,狀況差不多就是這樣)
整個重劃區除了草就是霧、還有地上的爛路,連隻鬼我看都找不到

我心裡想的是,看來我能買得起的就是這裡了...
幸好人家有錢,我有破車,車開著要去林口老街或是長庚附近應該還算方便,就看看吧
於是乎就找了幾間銷售中心樣品屋,進去看了一下,問了問價錢大概都是每坪十萬出頭
比來比去都差不多,各種唬爛、殺價、哈拉招式都用了,看來行情就是這樣沒錯
於是就買了一間已經動工了,但仍在預售的房子
之後就是一邊交著房租、一邊交著預售屋的工程款等房子蓋好
後來我才知道,買房子不能錢算得太剛好,不然房子買了就會像我一樣家徒四壁...

交屋之後,果然就是什麼都沒有,而且現在不知道哪門子的規定,不裝潢不行嗎?
有需要交屋的時候,屋頂還是水泥粗胚的板模表面...,找人處理要花兩萬多...
於是就是花了些錢,買了一些補土、油漆、樓梯、工具之類的,自己處理

後來就買了幾張椅子、一張床,就搬進來了
那時同事、朋友來我家參觀,還問我,你家怎麼沒買電視、冰箱、洗衣機...
我都回答:我不喜歡喝冰的、我也不愛看電視...,衣服我喜歡去用投幣的洗

(後來當然慢慢都買齊了)
不過住到現在,隨著人口慢慢增加,附近的環境總算慢慢開始好轉,比當初好得太多了...
貸款也早就可以還清了,但是因為前幾年利率降得還算低,所以也沒必要急著還,就慢慢交著
人家說林口房價漲價沒道理,我是覺得房價往往都是跟生活便利性有很大的關係
當年非常不方便,沒有人想買,到處荒蕪一片,那當然很便宜
慢慢的,有了便利商店、有了超級市場、有了公車、有了一些小吃店面...
大家都認為生活機能還過得去而且越來越好了,房價當然就會慢慢增高
預算不夠,又不想經歷那些不方便的年頭
想要找到生活機能又好、又是好學區,房子又新又大又漂亮...
我只能說天底下應該沒有這種好事...
如果有,我當初又何必千里迢迢跑來這種地方... 買個台北市大安區不是很好

話說回來,大安區也曾經有過不便利的年代,也曾經很便宜,只不過現在不是這樣了
隨著時間過去,便利性提升之後,後面的人想要直接享受這些成果,當然就是得掏錢出來換囉
不過我還真是懷念小時候住在大安區,路邊的水溝裡還有魚的景象...

(不是每條都有,我沒這麼老,老家附近只有固定一兩條可以看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