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小蜜蜂 wrote:
這裡不是要問大家為什...(恕刪)
若你說的是現在6-7年級
那很難...
因為這世代的兄弟姊妹都不少...-->買屋需求強勁,價格當然下不來
若你說的是8-9年級
等到他們長大那你說的會成立...
少子化結果-->獨子長大後大多和爸媽一起住
到時買屋需求會銳減...
來騎單車吧~環保健康!
才讓我覺得也想有自己的一點空間...版主講的我可以體會~~當初也想過...後來跟哥哥在同社區買房後就覺得解決我們很多問題...離家近,同社區一下就到(雖然我還暫時租給舊房客中),不過至少不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卻又是非常近的距離,每天也都可以回家吃飯...我個人是覺得,買房是一種歸屬感吧....至少是一個固定的資產...跟租的感覺~~~及跟爸媽住一起~~但掛名不是你那種感覺不同...
一個是與父母同住「相處」的問題
另一個是「居住開銷」的最適合花費
第一個問題,因人而異,但大都和男方父母與妻子間的相處有關
不合的內容包羅萬象,從打掃到教養小孩都有
事實上,依照當代的個人價值觀,
因為第一點而無法同住的情況會很多。這樣你這提案就被打槍了,
事實上,為了節省一點住屋開銷而犧牲夫妻關係與生活品質,是值得深思的!
根據上述,在合併第二個「最適住屋開銷」的考量
其實您應建議大家考慮「租屋」,但「租在父母家附近」
然後參考其他網友的建議,就是「常回父母家」但「不住父母家中」
這樣可以保有夫婦的私人空間,但又可發揮父母幫忙帶小孩或照顧父母或被父母照顧的部分功用
事實上,說難聽一點
房子往往活得比人久,若剛好又是家中獨子的話,就直接等繼承父母的房子(不太用擔心以後沒房住)
長期來看,那個房屋租金花的會蠻划算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