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138729 wrote:
今天這奢侈稅的問題....兩年 前後4%的利息+本金(寬限期) 兩年管理費 基本公設用電....
有點程度的屋主一定都可以cover的過來....(恕刪)
johnnyw0719 wrote:
而其他奢侈稅開徵前已購入不足兩年的屋主~~理論上大部分應該已鎖不到兩年~~頂多撐個一年半載~~應該也不是大問題~~所以也是佔不到這類屋主便宜~~(恕刪)
沒錯,我想投資客不會連幾千塊的利息都繳不出來,
不過我不認為寬限期過後每個月要繳幾萬塊的本金時,他們還能繳的如此輕鬆愜意,
奢侈稅或許是玩假的,
不過銀行催討房貸可不是玩假的。
奢侈稅開徵前我看了幾個月的房子,
我發現和會被課奢侈稅的物件相較之下,
屋主繳不出房貸的物件的底價才真的有如自由落體般的直線下降!
奢侈稅或許有一堆漏洞可以鑽,
不過當銀行開始催繳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房貸本金時,可是沒讓投資客有漏洞鑽
(就算自己挖洞鑽也躲不掉,現在都是用轉賬扣款),
還沒售出前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帳戶裡每個月都有幾萬、幾十萬的存款不斷消失,
這種痛每個月都會來,而且會很準時的來,
喝再多的熱巧克力或是吃在多的姑嫂丸、月月安也沒用。
cloud.chen wrote:
不過我不認為寬限期過後每個月要繳幾萬塊的本金時,他們還能繳的如此輕鬆愜意,
一般用到寬限期不都用兩年,兩年的話,奓侈稅也避掉了..
真繳到本金也不過一兩個月,一兩個月左右就賣掉了,都撐兩
年了撐不過一兩個月嗎??
話說..最近上591,這開價比以前還誇張呀.我也是潛在的換屋族群,
可換可不換,這樣的價格真的下不了手.
xieb wrote:
一般用到寬限期不都用兩年,兩年的話,奓侈稅也避掉了..
真繳到本金也不過一兩個月,一兩個月左右就賣掉了,都撐兩
年了撐不過一兩個月嗎??(恕刪)
那應該就是要看扣掉這些短期買賣、玩高財務槓桿的投機客後,
買方的承接力道,以及物件本身的價值吧....?
所以我個人對於"好的物件還是有人要,B咖區開A咖價的則會摔的較慘"的理論還算蠻認同的。
jerryFQ wrote:
這一切的一切
就是看看兩年後自己抱著的是炸彈還是黃金了
很簡單啊(恕刪)
應該不用二年。
又不是每個投資客的房子都是今年五月過戶的,
這個月可以看98年5月以前過戶的房子,
下個月可以看98年6月以前過戶的房子,
下下個月可以看98年7月以前過戶的房子,
下下下個月可以看98年8月以前過戶的房子,
每天都馬會有已持有二年(同時也是寬限期結束開始要繳本金)的房子放到市場上求售。
2011-06-07 10:48 by cloud.chen wrote:
沒錯,我想投資客不會連幾千塊的利息都繳不出來,
不過我不認為寬限期過後每個月要繳幾萬塊的本金時,他們還能繳的如此輕鬆愜意,
奢侈稅或許是玩假的,
不過銀行催討房貸可不是玩假的。
奢侈稅開徵前我看了幾個月的房子,
我發現和會被課奢侈稅的物件相較之下,
屋主繳不出房貸的物件的底價才真的有如自由落體般的直線下降!
奢侈稅或許有一堆漏洞可以鑽,
不過當銀行開始催繳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房貸本金時,可是沒讓投資客有漏洞鑽
(就算自己挖洞鑽也躲不掉,現在都是用轉賬扣款),
還沒售出前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帳戶裡每個月都有幾萬、幾十萬的存款不斷消失,
這種痛每個月都會來,而且會很準時的來,
喝再多的熱巧克力或是吃在多的姑嫂丸、月月安也沒用。...(恕刪)
其實馬政府打房是玩假的,所有的投資客都一定會用兩年~三年的寬限期,所以才會定下兩年奢侈稅的期限。
這樣子閉鎖期都是只付利息,不用付本金。如果這樣都撐不下去的話,根本不能算投資客,只能算來亂的而已。

另外保留了一大堆的漏洞、後門,如果這些還不會用or不夠用的話,真的

而且一直等到選前半年多才實施,這一小段時間發酵一下才能在選舉時當政績。也許等選後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