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很多歐洲一般房屋數百年了還可以正常住人?

對於建築法規很嚴格的歐洲國家,
整修老房子可是會累死人的,
除了工資高,
很多部份的整修都要技師簽證的.
歐洲的老房子是在沒有地震的區域才沒有倒,西班牙不過五級地震就把Lorca摧毀了
台灣的老房子一般人不敢住的原因是怕地震會倒吧
以前建築法規還很寬鬆的年代,偷工減料很普遍,除非是自己監造的房子,不然誰也沒信心
在台灣如果能保證地震不會倒的房子沒人會說他是危樓
ilikegoodgod wrote:
為什麼很多歐洲一般房...(恕刪)

kuo116 wrote:
超過50年的房屋有些...(恕刪)



他應該是反諷啦....

住百年以上的房子...我一直想到 陰宅?這部電影,美國的...

軒轅浩 wrote:
他應該是反諷啦......(恕刪)

是在反諷+1
我也覺得住那種古蹟房,心裡總是有陰影
特別是看了一些電影後,哈哈


主要是因為沒地震,像阿姆斯特丹的房子(或其它荷蘭城市),根本就是磚造的百年房子(沒鋼筋),紅毛國地質又都是泥碳土(地下水位又高),站在房子面前看每棟都歪不同的角度,大家還不是是住的很爽。
台灣也有很多日式木造平房...都超過50年的阿

台灣別說50年.超過30年沒漏水的就算是優良的健築了
台灣濕氣加地震房子壽命不如歐美木頭房屋耐的久. 最主要是台灣老房屋都沒什麼在保養.. 美國木頭房10-20年換換屋頂, 美國大樓每年都洗外牆. 台灣管理處就是請保全人員喝茶睡覺...
前面許多大大已提到過的地質和建物安全的部份我就不再多說了。若單純就建材、外觀和都市規劃的部份來看的話,中式建築印象中以竹、木、土建構而成居多,時間一久較容易崩壞,而歐洲地區則有許多以石材、磚建構而成,故建物的壽命較不受風霜雨露的影響。
同時一般中式建築多為低矮的平房,隨著人口不斷的增加,只好不斷的改建一途。中國大量引進西方的建築技術和元素也是近幾十年來的事,於此期間,所思的不過就是可以遮風避雨的房子而已,絕少在其空間或其他的整體規劃、都市形象相結合的。一旦人們的需求提高了,舊建築的老、舊、破、醜的總總缺點就曝露無遺了。
所以雖然學校教授總是耳提面命的告訴我們,建築物是百年大業,所以規劃和興建時一步都馬虎不得,但是事實就是你我目前走在各城市角落所看到的感受了~~~~~~~~~~~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參考中外建築史唷^^
Chris0701 wrote:
亞熱帶的氣侯,房屋基礎老化較快(多雨、濕熱)、...(恕刪)


你知不知道亞熱帶區氣候是地球上溫度最適宜的區域?

到了像英國寒帶氣候,給你天天陰天又下雨,冬天再來個下雪
到了熱帶像東南亞國家,一會雨季天天下雨,一會40度曬死人,
更不用談到那赤道國家氣候了
你就知道台灣這亞熱帶區的氣候相比之下有多好了~
百年有什麼了不起,大陸的萬里長城幾年了?還不是一堆觀光客在上面走,
請先去問歐洲那些人,房子有沒有整修過,修過都不算猛。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