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 wrote:
是阿 受害的不就是你最大
怎麼要拆人家地基前沒想到這問題
(恕刪)
我也覺得受害最大的是樓主說
到時候房子傾斜倒塌
你就是傾到你這邊嗎??
那時候該怎麼解決
會不會又是上法院一途??
好奇....
北林 wrote:
是阿 受害的不就是你...(恕刪)
Chad Yih wrote:
經過幾個月的施工後,
當現場變成這景況時,
突然有位"屋主".....前來工地,
告知他買下了房子,
並要進行整理工作,
將改成學生出租房,
希望我們能配合其施工相關.....
我極好奇這位新屋主是否知悉該建物地基有一半被我們切除了,
所以跟他談了許久....
聽完後,只能感嘆.....怎有人買房子不先打聽打聽呢?
這幾個月,都沒見任何售屋的廣告,
這新屋主是以1750萬成交,
沒錯......比之前的1400萬多了350萬,
且賣他房子的所有權人,
也不再是有檢察官兒子的老太太,
變成了一位X小姐,
有趣的是.....這位X小姐剛好是我另一客戶買房子的仲介服務人員.....
聊完後,
我告知他買下的房子地基有一半是被我們拆除的,
也概略談了我目前興建的建物成本,
新屋主臉色一片慘白......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不過,
頭都洗了,不剃嗎?
當然不.....
所以還是再增建5樓,
依舊要改成學生出租房,
唉!!!!
租屋的學生......一定不知道自己租的是危樓....
因為外觀將是美美的~
Chad Yih wrote:
果然多數的消費者看不..
PS.新建物全部混凝土都被結構技師規定使用245kg/cm2
這樣的基礎是蓋5F,
隔壁的那樣的基礎也同樣蓋5F,
難道現在的結構技師都頭殼壞了嗎??
建築成本都不用考量嗎?
921地震之前,
土壤液化問題從未聽過被討論,
為何現在大家都以筏基為優先考量??
再來就是在商言商,
新建的建物使用執照是民國100年取得,
隔壁的使用執照是民國6x年,
建物價值差異多少?
同樣以出租房來說,
新建這棟保有每個房間均開大窗,
同時設置有機房標準8人座電梯,
且最大優勢是位於三角窗,
2~5F出入由側面獨立進出,
完全不影響1F店面之營運,
試問....
您是租屋者,
有這樣的物件在旁,
隔壁這間舊屋的出租率會如何???
回到總預算,
隔壁舊屋購屋成本加上翻新成本,
與新建這棟的購地與營建成本其實差異極小,
身為消費者的您若是知道這些後,
會不會臉色發白呢???
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問題,
為什麼買房子的人不是跟原屋主買的呢?
聰明的房仲業從業人士,
一定知道這中間有數百萬的利潤流入誰的口袋吧??.........
用這樣的文章試探消費者的認知,
其實頂有趣的!!!!.(恕刪)
台南找窩 wrote:
記得爬過版上很多大大的文章, 口徑滿一致的說, 只要結構技師認可簽證,
筏基, 連續, 獨立... 應該結構安全上都是 OK 吧. 也不必要為筏基而筏基,
搞了一堆鋼筋. 除非此處的地質非筏基不可. 所以請問這裡土壤液化會嚴重嗎?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