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你到底買到的是什麼房子??

北林 wrote:
是阿 受害的不就是你最大

怎麼要拆人家地基前沒想到這問題
(恕刪)


我也覺得受害最大的是樓主說
到時候房子傾斜倒塌
你就是傾到你這邊嗎??
那時候該怎麼解決
會不會又是上法院一途??

好奇....
北林 wrote:
是阿 受害的不就是你...(恕刪)
好奇 +1,想看接下來的討論
wafture wrote:
我也覺得受害最大的是...(恕刪)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人生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果然多數的消費者看不見真正的問題所在,
首先回應一下,
隔壁的房子絕對不會因為地基柱頭被我們切除一半而倒塌,
因為在它左側還有三戶連棟,
我們所做的並不會影響到它原有的穩固性,
但是以它地基的現況並不應該可以被增建至5樓,
建物的總承載是有極大問題的.

再來看一下我們所新建的5F建築,
在結構技師的計算下,
是怎麼樣做基礎的.......









PS.新建物全部混凝土都被結構技師規定使用245kg/cm2

這樣的基礎是蓋5F,
隔壁的那樣的基礎也同樣蓋5F,
難道現在的結構技師都頭殼壞了嗎??
建築成本都不用考量嗎?

921地震之前,
土壤液化問題從未聽過被討論,
為何現在大家都以筏基為優先考量??


再來就是在商言商,
新建的建物使用執照是民國100年取得,
隔壁的使用執照是民國6x年,
建物價值差異多少?
同樣以出租房來說,
新建這棟保有每個房間均開大窗,
同時設置有機房標準8人座電梯,
且最大優勢是位於三角窗,
2~5F出入由側面獨立進出,
完全不影響1F店面之營運,
試問....
您是租屋者,
有這樣的物件在旁,
隔壁這間舊屋的出租率會如何???


回到總預算,
隔壁舊屋購屋成本加上翻新成本,
與新建這棟的購地與營建成本其實差異極小,
身為消費者的您若是知道這些後,
會不會臉色發白呢???


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問題,
為什麼買房子的人不是跟原屋主買的呢?
聰明的房仲業從業人士,
一定知道這中間有數百萬的利潤流入誰的口袋吧??.........



用這樣的文章試探消費者的認知,
其實頂有趣的!!!!

Chad Yih wrote:

經過幾個月的施工後,
當現場變成這景況時,
突然有位"屋主".....前來工地,
告知他買下了房子,
並要進行整理工作,
將改成學生出租房,
希望我們能配合其施工相關.....

我極好奇這位新屋主是否知悉該建物地基有一半被我們切除了,
所以跟他談了許久....
聽完後,只能感嘆.....怎有人買房子不先打聽打聽呢?
這幾個月,都沒見任何售屋的廣告,
這新屋主是以1750萬成交,
沒錯......比之前的1400萬多了350萬,
且賣他房子的所有權人,
也不再是有檢察官兒子的老太太,
變成了一位X小姐,
有趣的是.....這位X小姐剛好是我另一客戶買房子的仲介服務人員.....

聊完後,
我告知他買下的房子地基有一半是被我們拆除的,
也概略談了我目前興建的建物成本,
新屋主臉色一片慘白......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不過,
頭都洗了,不剃嗎?
當然不.....
所以還是再增建5樓,
依舊要改成學生出租房,
唉!!!!
租屋的學生......一定不知道自己租的是危樓....
因為外觀將是美美的~


所以 應該是房仲從隔壁媽媽手下買下 1400 ..

再賣 17xx 多萬 .

Chad Yih wrote:
果然多數的消費者看不..

PS.新建物全部混凝土都被結構技師規定使用245kg/cm2

這樣的基礎是蓋5F,
隔壁的那樣的基礎也同樣蓋5F,
難道現在的結構技師都頭殼壞了嗎??
建築成本都不用考量嗎?

921地震之前,
土壤液化問題從未聽過被討論,
為何現在大家都以筏基為優先考量??


再來就是在商言商,
新建的建物使用執照是民國100年取得,
隔壁的使用執照是民國6x年,
建物價值差異多少?
同樣以出租房來說,
新建這棟保有每個房間均開大窗,
同時設置有機房標準8人座電梯,
且最大優勢是位於三角窗,
2~5F出入由側面獨立進出,
完全不影響1F店面之營運,
試問....
您是租屋者,
有這樣的物件在旁,
隔壁這間舊屋的出租率會如何???


回到總預算,
隔壁舊屋購屋成本加上翻新成本,
與新建這棟的購地與營建成本其實差異極小,
身為消費者的您若是知道這些後,
會不會臉色發白呢???


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問題,
為什麼買房子的人不是跟原屋主買的呢?
聰明的房仲業從業人士,
一定知道這中間有數百萬的利潤流入誰的口袋吧??.........



用這樣的文章試探消費者的認知,
其實頂有趣的!!!!.(恕刪)



但是如樓主說 , 新大樓來出租一定比較優 .


andy2000a wrote:
所以 應該是房仲從隔壁媽媽手下買下 1400 ..
再賣 17xx 多萬 .
...(恕刪)


我比較相信房仲用低於1400很多的價格買下,
因為當時原屋主是很擔心我們蓋起來後,
他會無法脫手這間屋子.....


所以利潤........相當可觀~
記得爬過版上很多大大的文章, 口徑滿一致的說, 只要結構技師認可簽證,
筏基, 連續, 獨立... 應該結構安全上都是 OK 吧. 也不必要為筏基而筏基,
搞了一堆鋼筋. 除非此處的地質非筏基不可. 所以請問這裡土壤液化會嚴重嗎?

感覺樓主在第 13 樓的這篇回文有點... 嗯...
135度彎角不是現在的基本要求嗎? 也很好奇 5F半 透天主筋需要到#8 18支唷?
記得有許多透天建案建商 #6 14 支就蓋一大批了. 當然成本是考量, 但是是否
安全性其實就夠了?
很抱歉, 小的不是建築專業, 如有誤謬, 還請各位大大不吝指正分享.

小的只能說, 看完樓主的分析, 隔壁的舊屋買太貴了. 該臉色發青.

另好奇想請問, 跟隔壁棟間隙滿大的, 是做一般看到的水切防止將來滲漏嗎? 還是
有其它方式呢? 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資料言論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建議,本人對使用本文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台南找窩 wrote:
記得爬過版上很多大大的文章, 口徑滿一致的說, 只要結構技師認可簽證,
筏基, 連續, 獨立... 應該結構安全上都是 OK 吧. 也不必要為筏基而筏基,
搞了一堆鋼筋. 除非此處的地質非筏基不可. 所以請問這裡土壤液化會嚴重嗎?
...(恕刪)


一個簡單的說明,
結構技師設定安全係數是有成本考量的,
例如建商的案子可能就採最低標,
若是自地自建的案子標準自會提高,
不然何需大費周章自地自建?

此外目前建築系統中,
結構技師算是很離譜的一個行業,
他們從不到現場,
單純上機跑一跑數據,
丟出來的請照圖是怎樣,
現場就必須按圖施工,
沒錯,
這案子的配筋與混凝土連建築師都看不下去,
按圖綁出來的柱筋灌漿超難灌,
密度真的太高了,
但是能怎樣?
結構技師說了算.......


至於135度繫筋您有看到數量嗎?
一組共5支,
基本上一般多半只有2~3支,
事實上這個案子所有鄰居都以為我們要蓋10樓以上,
不過確實就是只有到5樓(屋突一層是樓梯間,屋突二層是電梯機房,
至於是否採用筏基,
基本上是地質鑽探後,
結構技師決定,
並非我輩或建築師可決定,
總之房子單純只是要不會倒,
當然可以很簡單,
不過原始設計就不是5樓建築的基礎,
在經過多次增建後變成5樓,
敝人是無法相信它的安全性的.......


二屋間的間隙,
我們這面牆有完整的施做防水層,
因為隔壁新屋主不允許我們做水切,
他要保留現有窗戶,
怕水切影響他的房間通風,
因此我們是有搭鷹架完整施做防水層,
但我也說明日後這間隙的清潔問題他們須負全責,
因為我們完全沒有任何開口,
而他有那麼多窗戶,
無法保證承租人不會把菸蒂,垃圾隨手丟出窗外~

樓主發的文都可以讓我們有一些收獲呢,多多發文吧
樓主的發文點出了

買屋者未做足功課

賣屋者只管射後不理

仲介者...(自己填吧)

唉...人心
經過這次日本的大地震,
不知道大家對於建物安全是否有多一層的省思?
請留意若非海嘯,
其實當時地震後建物的損害是非常有限的,
消費者真的還要繼續容許最低標準的建物存在嗎?

又過了些時日,
讓我們來看看隔壁的進展,
以下照片為工地施工時進入拍攝的,
因現場無人管理,
所以也無人關心我為何拍照.....

這是1F騎樓天花板原始慘狀


相信嗎?連2F天花板都可以這麼慘...


所以3F就不要期望會比較好了....


請注意為何油漆都只有刷到樑下?
因為要做天花板擋掉這一切.....


整理後奐然一新,
誰會是下一位接手的買家??



我常告知業主,
寧願買一間現況破舊的房子,
也千萬不要買翻新整理好的房子,
希望這篇真的能幫上有心購屋自住的普羅大眾.....


PS.
隔壁更多慘烈的照片,
限於隱私,
不好多貼........
只能建議高雄的朋友,
避開這間屋子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