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有為的政府只會漲國民年金,漲建保.減富者的遺產稅,營業稅.因而造就了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
社會現象.近幾天大陸陳光標來台灣祼捐的行動,確實對政府來說真是天大的諷刺啊.
現在的政客為了選票老是挖未來台灣子民的福報來實現看他們現在的福利.
願天佑台灣人民,政府有遠見一點.將熱錢引導到未來有前景的產業吧.不要讓熱錢只會炒房地產.
光一個房地產政策就是一大問題....20幾年後孩子少了,一堆房子裡頭又住了蚊子加上老子孤獨而終住進墰子.這不是很好笑嗎?還是政府其實是想說到時後住不滿就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自由定居.嗯真的大陸人多
來一億就夠了.
不是人少了就代表需求少了
現在多數女生還沒結婚就指名以後一定不跟公婆住
好不容易生了小孩長大到了2x歲,就想獨立生活有時開趴或同居
跟家裡吵個架離家出走,老爸只好買間小套房,免得小孩在外面吃苦,反正算算租金還不如繳房貸
你算算光這需求就比以前多多少
我還不要算如果男人在外面養情婦,可能也買個房子金屋藏嬌
不要說你不相信,自己身邊就很多實況在上演
房價能不上漲嗎
至於台北市的房子對陸資來說,我覺得在亞洲國家比起來更是好標的
香港的房價太高,成本高投資報酬率相對也可能較低
日本雖然環境好房價也不高,但是需求也低,日本人可以依賴地鐵住在郊區,即使東京市區貴鬆鬆,也不是非住東京市區不可
台北的政治因素根本就不必考量在內,要嘛被中國統一,也沒什麼差,頂多變成另一個香港,反正對"大陸人"來說台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要不然頂多就是維持現狀,雖然大陸的房子比台北市的更漂亮更好炒,但是沒所有權,買個台北市房子還可以拿來跟親戚朋友說嘴,直航飛機一下就到,比自己大陸的城市還近,當行宮住住也沒什麼不好
所以如果真的要玩國外房地產,你覺得陸資要選誰
少子化說真的能少去哪,板南線每天從早到晚幾乎都是滿的,各大廠商每年營收都在創新高
人少了,需求或購買力就下降了嗎
房子只不過是貴一點的商品罷了
需求真的有那麼多嗎?我也不盡然相信,從一些地點還是黑嬤嬤來看,不然就是有人一次買了好多戶
買多戶當然是要賺錢,要賺錢就不能讓他跌,要極力抬高,方式百百樣,很多人在玩
關鍵點在不能讓他跌
在月薪變動不大的情形下(每年調3%好了),假設本來每月貸款3萬可以買到的窩,現在要4萬
相對每月可以支配的錢就降低,原先打算生2個小孩,也會變成1個,這樣人口數可是降的快
更嚴重的本來只生1個也許就不生了,當然以傳統觀念是比較少,當青壯人口減少時,每人要扶養
的比例就往上升,可是薪水又漲不上去,姑且不論投資方面,國家要負擔的老年成本就會增加
沒有錢做事,國債增加,加上一些從中獲利A的,國家會越來越沒競爭力
諸如種種沒幾人會關心,但高層不知道嗎??還是被商界掐住脖子,抑或以商領政?
選舉要錢,利益團體的票,也許政自己就是商
政府可能想屆時就引進對岸移民問題就解決了
房子會漲的原因如下 (針對台北)
1.目前大多數的房子都是由投資客把持,需要買房子的人只好忍痛買屋,故房價不跌。
2.賣屋只講究短期獲利,根本就不需要考慮未來台灣少子化的世界,因為是別人沒有後代;有房出售、租賃穩定獲利的人依然考慮第三胎獲利的福利。
3.因為上述兩項原因,房價可以維持穩定不跌;如果再思考陸客富人投資,位於豪宅的台灣投資客,退場機制完備。
退場一間億萬豪宅又可以轉進數間千萬房屋,故中間房價自然又不跌因為有買客,同理低價房子自然又找到買主,買不起的只好租屋或是離開北部。
上述3點至少可以讓房價維持10年穩定價格,不會有大波動
再過幾年後也許才會因為少子化出現斷層,這時政策只要轉個彎,要在台灣有居留權的必須有不動產,
政府便可以利用賣房,賣地換取國庫收入照顧老齡社會的台灣。
因為這些原因,我實在看不出台灣短期房價會跌的趨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