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現在打房方式 肯定無效 反過來說可能好笑

taiwan2008 wrote:
三黃一劉 的帥先生都...(恕刪)


1. 什麼叫做市價? 4樓賣1000萬,2樓就只能賣1000萬嗎? 900萬算不算市價? 1100萬算不算市價? 自由交易市場並沒有所謂的市價! 成交價就是市價!

2. 不要以為緊縮建商的融資來限建很簡單,建商 = 利益 = 政治獻金 = 政治

3. 你應該先去了解全台灣靠 "優惠房貸" 的家庭戶數有多少?

4. 同上,提高房貸利率會影響多少還在繳房貸的家庭&企業主? 房貸的調升會影響的層面有多廣,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



其實房價只要課短期交易稅就會回歸正常面,當然可能還是會小漲因為投資客一定還是有,但增加投資的風險跟
難度小型的投資客就會減少,就像大盤商囤貨,下游如果沒有人接只是稱死自己。

重點在課稅的%數,如果只是10%~20%也只是抓癢沒什麼用,至少要課40~50%才會有阻力,簡單講就是
你房子1年內買賣就課中間差價的40~50%不論成本利息支出只看交易數字,就算有人會說大戶就往後過戶
就好啦,或其它很多漏洞可以鑽,這就如一開始講的打房不要打大的,要打小的,沒有小的去接大的大的只會玩
死自己,所以交易稅的%數要夠高,小投資客才會縮手,講個最難聽的,就算你是自住但看到房價漲就賣掉。。
跟投資客有差嗎?

為什麼大盤商要去掃貨,因為有人買所以掃貨賺差價,賺的就是需要的人的價差,因為你需要這個東西所以你只能拿更多錢去買,但如果發生口啼疫,吃豬肉的人少了,豬肉盤商還會去掃貨嗎?所以重點要減少如帥過頭講的,現在從西門町丟一個冰箱會砸死5個投資客,現在全民都炒房房怎麼會掉?事實上也是如此,不是嗎?

justin2362 wrote:
1. 什麼叫做市價? 4樓賣1000萬,2樓就只能賣1000萬嗎? 900萬算不算市價? 1100萬算不算市價? 自由交易市場並沒有所謂的市價! 成交價就是市價!
恕刪)


噗, 市價統計不出來!? 那公告地價怎麼出來的? 夢到的喔?
以前內政部還有公告地價佔市價的百分比勒

N年前就有一位財長要實價課稅, 他就不覺的難, 怎麼小市民替財政部擔心起來了?
立法通過爾後房屋賣價不得超過買價。中古房屋自然不會再漲,新屋也不會有人買來買賣投資。

實價認定很難 ? 不想做當然很難 !

很多東西買、賣都有鑑價機制 ~ 上市公司會計師簽核制度就可參照

市場房屋買賣大都透過仲介,政府可以在仲介業設立鑑(估)價制度,且嚴格執行真實資料庫建立

( 當然需要佐以法律規範,漏報虛報仲介跟賣、買方都有法律罰則 )

私人買賣(不透過仲介),則也需要公正(認證過)之鑑價師簽證,且需登錄於房價資料庫 <-- 手續未完備銀行

不準貸款 !

政府不想做 ~ 編一堆藉口愚民 ~ 可惡 !



Jackbless1688 wrote:
行打房之名,做加稅之實;才是這個政府現在所想的~~實在是看這個政府已到
為了加稅無所不用其極之地步,還打房勒!!??~~...(恕刪)


想太多了啦

現任的財政部長應該算是歷來財政部長之中,最不想加稅的了

說不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哩

加這種小稅哪裡算是想要加稅、想要打房阿?

真想加稅真想打房

就直接推成交價透明跟全面依照成交價課稅了

還跟你玩這種公告地價跟公告現值的小遊戲?

看看對岸跟香港怎樣對待建商跟投資客的,那才叫打房阿

別太擔心了

這盤棋局,人家財政部長都已經在讓子了,還不趕快進場加碼多買幾棟?

這點小錢,有錢人根本不放在眼裡,仇富?是掩護富吧?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是很好笑!!!
因為現在都是下面打混...上面外行...閉著眼睛喊打房!!

一年課稅?? ...這些人都不知道.現在國宅交易.人家就都5年信託....5年後才過戶!!! ...信託幾個月.一年就過了..小意思啦!!!..搞不好還賺更多.....
不需要玩6個月過戶.6個 月裝修.............那太沒效率了啦!!!....花個 幾千元託一下就可以了..........這個 稅..離我太遙遠了!!

5000萬.帝寶公告都沒5000萬了....這離我更遙遠!! 比月球還遠......

房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個人也是覺得把中央遷走,是最好的方式.......
原土地賣了,還可賺上一大把,搬遷蓋新大樓,還有剩....
呵...官員一定說行不通,因為他們就買在台北市......
搬走了,房價不是要大跌。
我覺得多少有些影響
投資客訣竅就是快狠準
拖一年...至少可以打亂他們的節奏

半年前桃園某國宅裝潢過
房仲也講明是投資客要賣
但定價遠遠高出太多
裝潢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現在這間已經降價50萬了

買屋的慌...投資客更慌了

問題再投資客嗎?

也是啦

它們只不過是火上加油的人

真正造成高房價的市政府與財團

財團吸你們的錢可以養地

國內的壽險業皆然

轉手就可賺好幾百億

政府就是幫兇

了解嗎?

這種不仁不義的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