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台灣經濟的苦難來自對房地產的迷戀

有位台大年輕醫師
閒暇時看到一建案 頗有質感
欲進門賞屋
接待人員:請問先生在哪高就?
醫師:台大醫師 (心想這個職銜應該可以得到不錯的禮遇)
接待人員:對不起,以你的薪資恐怕買不起這裡的物件,咱們就別浪費彼此的時間了...
.
.
.
.

醫師的地位在不合理的房地產面前 是一文不值的...

無聊浪子 wrote:
有位台大年輕醫師閒暇...(恕刪)


可笑的是台灣有群人

還認為買不起是你家的事

是你不夠努力

很有趣,也有很多觀點很不錯。
下面這句更是讓我笑到飆淚,身為房仲的我還真不曉得有這種金句名言在市面上流竄呀。
totofan wrote:
“台北的房地產是無價的,”一名房仲業者告訴我, “這就像一個宋朝花瓶或畢加索的畫,大陸有13億人等著收藏它們,你說標什麼價好呢?”


別傻到以為對岸那些同胞會提現金來解救你啦。
換誰來都一樣,買你房子的都是投資客啦。大陸人來炒地皮跟台灣人炒地皮又有啥不一樣?

更何況,那些陸資來台買房的消息全都是黑心建商營造出來的假象好嗎。
假象很甜蜜,告訴你明天會更好、不買就來不及了。
別告訴我中古屋跟黑心建商沒關係,環環相扣啦。中古屋都這麼貴了,新成屋哪有比他便宜的道理。

這要怎麼救?無解吧。
只要心裡還有期待,角色只要互換一下。輪到誰都一樣,今天誰當屋主的時候會想要便宜賣呢?
樓上批評開版的說是迷戀的說法其實也不完全正確。
沒有心理層面的迷戀,又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持續去支撐它的高穩定性及低風險呢?

從教育開始改革,三、五十年後再來看看會不會有所改變。


====================================================================

最後讓我幻想一下,如果可以打爛整個台灣的房價。
訂幾個超不民主的惡法,建設公司國有化、強制訂定全台房市統一價格策略(或許就用房屋評定現值來買好了)。
(那些改革的犧牲者就送他們到史書上面留個名好了。)

這樣房價就永遠統一訂價標準,舊房子永遠不會比新房子貴,買了以後就慢慢越來越便宜。
房市不能賺錢,有錢的人還是有機會住的起大房子、評定現值高的房子。
私下交易房地產者鞭刑。
有錢人想買很多房子也絕對沒問題,反正除非你自己在房子旁邊蓋公園搭捷運。(哇,這才叫真佛心。回饋社會呀!)
不然房子也不會漲價,還會依照屋齡不斷的折舊。
(回去問問家中30年以上的老屋繳交多少房屋稅就知道折舊的多快了。)
只有地上權,但是允許不斷翻修。不整新翻修者,達使用年限(物理上的極限)就強制拆除啦。
台灣目前房子的平均使用年限真的很短呀。多多維修保有老建築吧。

反正房子都是政府蓋的,就大量採用競圖的方式選用那些有志成為大建築師的社會菁英的作品吧。
說不定蓋的比目前的黑心建商們更漂亮呢。

不滿意台灣的房地產不能投資?
台灣的房地產不歡迎來炒地皮的外資,要炒地皮請滾到別的國家去。
台灣值得投資獲利的地方還有很多,要炒地皮的請到月球去好了。

民主社會搭配強硬的法令規範在新加坡做的還不錯,說不定我們有機會把他搞的更兇。
哪天我選總統的時候就提這一條政見吧。
看看黑心的建商們會不會請殺手把我抓去灌水泥。

frankw wrote:
這篇文章很重點的提到,雖然我們小民買不起房子自己住,
但其實我們大家已經花了一堆錢去買房子了,
就是政府幫我們出了錢,現在的投資客,建商的錢哪來的?
銀行貸的,低利是誰在負擔補貼?還不起是又是誰幫忙還?
正是買不起房子的你。

這就像小偷天天偷你家錢拿去蓋大樓,又天天跑到你家門口酸你:
沒錢是你無能,不要在這裡哭說買不起房子。

當然,你可以昧著良心加入他們,變成小偷,
但也可以選擇跟大部份人一樣,成為對全民經濟有幫助的生產者,
而不是短視近利的炒作者。


本日最中肯
大家都會去欣賞他人的成就,至於是用什麼手法,大家就都不計較了...
當一個國家的GDP是靠房地產及股票撐起來的
這個國家的經濟大崩盤也近了...
不論文章出處為何,還是篇好文。借分享一下!

stephen02 wrote:
根本就是一個搞不清楚...(恕刪)


看起來前年金融風暴前的全世界榮景和英美房市頻創新高,都是沒有好投資標的嘍!

或許台灣得天獨厚房價只會一直由銀行膨脹的通貨撐向上,一路不回頭?

擦鞋童太多的話,那就該退出了。
http://www.mora.tw/
cw1199 wrote:
在澳洲~~~~
房地產也一直漲~~~~~當然~~~炒手是因為大陸人大量的進入


恩, 我就在雪梨看過拍賣會, 很誇張.
每年都在漲.

不過, 就算在澳洲漲個不停, 澳洲房價跟租金的比大概是240個月左右.
也就是租金繳了20年就相當於房子的價值.

在台北, 這數字有多少? 應該有500~600個月吧?
所以最保守的估計, 台北房價大概超過應有價值兩倍以上...

llinsh wrote:
說大陸人蜂擁到台灣置...(恕刪)


.....大大你反應過渡了,文中所謂"土土的大陸人"所反指暗示的就是
"台灣人以為對岸的大陸人都是鄉下的土財主"的這種心態,並不是真的說
對岸的人就是土土的 冏
前面說了那麼多鬼話,又忍不住想回到現實一下。

台北目前的房市亂象是大環境加上社會結構、法令體制下無言的結局。(房事說不定也很亂)
我必須要狠下心來說:關於這一切,你、我都無能為力。
這是不能改變的結局,無法回頭的。

不是今天號昭大家一起抵制,或是一起努力就可以把它救回來的。

只要這個房價市場機制還在,一個新的城市也遲早有一天走到這一步。

就像人類的原罪一漾,連上帝都無能為力。只能靠大滅絕來改變這一切,使重生的人們不具有原罪。
房價的機制就是高房價的原罪。
(以上無宗教立場,純舉例。請多包涵。)

房地產的市場上沒有清白的人。人人都是高房價的幫兇。
只是你什麼時候站出來為惡而已。

買房子的時候有人會說我只是要自住的,希望他賣房子的時候還記得這句話。(或許賣房子的已是他的兒子了。)

哪有。
你會大聲的說你只是要賣到市場行情罷了。

只是你不知道你所說的市場行情有多麼可笑而已。
(屋主總會聽說別人賣多少,我要賣多少而已。)

就算你真的佛心,賣別人的半價。
沒關係,下一手屋主馬上會幫你把房價回歸到市場行情
因為人們打從心裡認為房子會幫你賺錢呀。

想要改變高房價的未來?
只能從教育改革,或是毀了這個市場機制。






p.s.最後說個笑話。
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房屋仲介會被屋主恐嚇:"你們不要破壞我們這棟的行情。不然我們這棟你們就不用想賣了。"
賣便宜可是會惹來殺身之禍的呀。
仲介難為呀。
1997年是台灣電子產業泡沫!!

當年拿股票不用課稅!!
當年一個剛出道的碩士生年薪可能是他交大教授的十幾倍!!
他們又不用交稅
結果全國人心浮動
炒股票等!!

結果某家半導體廠市值蒸發掉一兆台幣!!
一萬個家庭每家庭一億就有一兆
公司老闆沒破產


另外科學園區還有一種文化
某些副總級要擔任白手套
例如營建廠回扣
機器廠房設備回扣....
一家學一家
公司賺錢大部分進老闆口袋
公司賠錢
股東就慘了

這種文化下, 台灣沒亡國已經不錯了
人心浮動下
只想賺錢了


經濟戰敗國日本台灣
應該一起到越南或什地方
重建園區 特區
三個國家做好一個案子
然後再複製

不可能共產制度偉大





發表這篇牢騷文, 其實沒有看空台灣房價! 所以板上投資客及房仲無須過度反應, 反過來說, 我認為台灣的資產價格恐怕還有一大段上升坡要走, 眼前的現實是, 台幣的長期走升, 以及愈高的資產價格伴隨越困難的工商經營環境, 小有儲蓄的庶民除了購買房產不會有其他更好的資金避風港, 這是個不可逆的系統性自我毀滅, 政府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無關乎善惡,問題不在政黨是否介入資產炒作的利益, 而在全民都已涉入太深資產投資這檔事, 在台灣已玩了兩個世代, 要轉彎會翻車, 因為多數家戶的身家多少都壓在上面了! 執政黨總不能在自己頭上開槍, 這賭盤垮了, 它們就跟著垮了!
這跟對岸不一樣, 中國政府打房打爆的根本是別人的頭, 太子黨賺的當然是第一手, 國土規劃是他們說了算, 現在握住資產籌碼的你猜是第幾手呢? 打房當然是打真的啦! 用力的很, 沒看到高度效果之前會一波接一波! 好讓他們接手玩下一圈! 可樂得很咧!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