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兩岸買房與工作觀念分享~

iscyber wrote:
這點,小弟實在孤陋寡...(恕刪)



你真的30歲嗎 ??你不知道早就有高中軍訓課 + 大學軍訓課程 + 成功領新兵訓練可扣抵 ...
不管怎麼算 ,以現在30歲的台灣男生要當上兩年的義務役還真難





3) 不是只有上千萬的房子才能住人吧,現在台北縣很多公寓一坪也沒到二十萬,不然林口、三峽那種應該也能住人喔。

這點我很認同 , 目前法拍市場上 ,新莊 ,三重 公寓 一坪20萬以下 ...新店,中永和,板橋快30...

但新蓋的都要35萬以上 ...新店也有 一坪 60-70 萬 (近裕隆城) ...




裕隆城 你該聽過了吧 ??????????
iscyber wrote:
..現在大學有很多在職班啊!
.(恕刪)


我已唸完了大學在職班了

也在台北買了間房

但我還是不同意房價這麼高
個人要努力,這是沒錯.
但是樓主有想過,多少努力的人,努力的一輩子所存的錢,
就這樣一口去被建商拿走,你覺得這個合理嗎??

政府放任建商投資客炒房地產,早就是不爭的事實了!
連個小小的雨遮,政策都可以反覆不定,
公社當初的用意是用來獎勵建商,但如今看起來像是在逞罰消費者,
也沒聽過哪個人想修法處理這些事情.

今天政府如果都不管,那還無所謂, 就讓他回歸市場機制,
問題是今天,政府還是一直幫忙做多.
多少投資客,隨意買個500w的房子,賣個6~7百,請問他賺的錢有繳稅嗎??
別跟我說他投資有風險,今天就算你買股票投資,都有課稅,而且還是不管賺還是賠,
什麼東西沒有風險?,我今天上班, 明天也有可能被資淺的風險..那為什麼我還要繳稅!
政府既然收了大部分的人的納稅錢,難道不用維持這基本的"社會公義"?!!

當普遍人的薪資,沒有調漲,然而房價卻是一飛沖天?
所有的錢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合理嗎?別告訴我這些人特別的努力.

現在的想法沒有要政府一定要介入打房,
只希望如果政府要介入,請公正一點.
不然乾脆完全的退場,讓整個市場回歸最基本的機制.少在那邊作多!

當然,哭杯歸哭杯, 還是要努力上班才有錢........
不然老是忘樓興嘆也不是辦法!!!

125329155 wrote:
我和老婆每天工作14...(恕刪)


三重兩房近千萬?

會不會太誇張?

便宜的一大堆,為何不看?
iscyber樓主.. 你開此文當然希望多一些贊同的聲音.. 但是很不幸的.. 不滿的人仍佔多數..
我歸納一下眾多版友的不滿
1. 不滿現階段房價過高
2. 不滿現階段房價過高 而政府不作為
3. 不滿現階段房價過高 而政府不作為 批評政府還被譏笑為不努力

常見錯誤投資:

1. 學位念高高,但工作不需要。
2. 說不需要也是假的,因為公司行號基本上就是以這種方式給起薪。
3. 教授是學校聘來收學生的,收進來後呢教授要學術產值,所以他也樂意收;只是學校要教授多收學生,因為學校要賺學費:而學生也想求學位,因為社會看學位。

大家就這樣玩,於是學生進修到可以畢業就差不多30歲了。過程中間幾乎沒有產值,大都在吃上一代的老本。

這社會的環境因此而非常惡劣。偏偏許多20-30歲的吃不了苦。不少人工作常換,看來在收集工作經驗,其實是遊戲人生,過一天算一天。

我的同學在大學就靠自己存錢,一雙運動襪穿了6年,腳跟處磨破了都還繼續穿,大學畢業沒多久,他在永和買房,同學中第一人。他可以省到很快買房,我做不到,只好晚一點買。

許多人總是嫌現在房價太高,我卻奇怪,當時我同學怎麼不囉嗦這些事情,什麼一定要在台北市,還要怎樣的地段,還要計算什麼幾年不吃不喝,算來算去就是不會想到身體力行去節儉。

老實說我看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輕的),假日要上館子、要約哪裡出遊、要過夜、要出國、要團購、要上夜店。可能是聽多了這些,就覺得無奈,無殼蝸牛活動我聽過,也當過無殼蝸牛。但我更知道有一群人士是不囉嗦的,要買屋就是要存錢,要省下吃喝玩樂的。有些年輕人是這樣想的,畢竟「拚命賺」不夠,還要「拚命存」!但我的經驗中那是居少數,很多人不是不賺,但卻很會花。

我30歲時連買一杯咖啡給女友都被罵不應那樣花錢(更別說在她碩、博士畢業時買花了,我想都別想!),其實那樣的想法真好!我當時就知道我們有打拚出自己居住地方的共同目標,我們也辛苦做到。

而我現在卻看見許多薪水未必比我高的人隨便就是一杯starbucks在手,想必是花錢觀念不同了。只想說,抱怨歸抱怨,實際行動更重要。房價不合理是一回事,畢竟這世上有錢人真是多,對我們這種受薪階級而言,更重要的問題是錢要怎麼花(存)。

說實在的,三重房子要上千萬?也沒怎樣,秤秤自己的斤兩,有必要一定要買嗎?為何很多人的胃口是那樣大?難道就是打死都看不上500萬的?
台北物價10年來上漲30% 房價50%+,但人民實質所得卻沒增長,另外貧富差距年年增加,有錢的人可以參加微風VIP特賣,窮困的人往往3餐白吐司,政府照顧財團,土地徵收劫貧濟富,被放無薪價還要被官員說想出來的該得諾貝爾獎,我想投主應該多看點社會不同的聲音,多觀察大環境的情況,並且找出問題癥結點所在,起薪22K的新鮮人,要怎負擔一坪20-30萬的老公寓?下這種標題的人真的是無知
jonny2008 wrote:
常見錯誤投資:1. ...(恕刪)

旁邊新大樓一坪賣50萬,舊大樓本來賣20萬,你覺得舊大樓還有可能賣20萬嗎?你有實際去了解嗎?現在垃圾都當黃金賣摟
iscyber wrote:
1) 現在大學有很多在職班啊!
2) 當兵小弟那時候要當足兩年,現在應該沒那麼長吧?
3) 不是只有上千萬的房子才能住人吧,現在台北縣很多公寓一坪也沒到二十萬,不然林口、三峽那種應該也能住人喔。...(恕刪)


i 大 林口房價已經正式破 20 了
還有的喊到 30 了喔 ~~

隨便買一買也很恐嚇
這就是台灣的現況,有錢最大,還會有人嘲笑沒錢的人
yaki1234 wrote:
台北物價10年來上漲30% 房價50%+,但人民實質所得卻沒增長,另外貧富差距年年增加,有錢的人可以參加微風VIP特賣,窮困的人往往3餐白吐司,政府照顧財團,土地徵收劫貧濟富,被放無薪價還要被官員說想出來的該得諾貝爾獎,我想投主應該多看點社會不同的聲音,多觀察大環境的情況,並且找出問題癥結點所在,起薪22K的新鮮人,要怎負擔一坪20-30萬的老公寓?下這種標題的人真的是無知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人生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