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關銀行鑑價

提供一下個人的經驗分享..
我最近8月底才交屋
之前請一銀鑑估是250萬
請代書介紹的銀行..安泰鑑估是420 (與成交價一樣)
代書另外有介紹渣打銀行..鑑估出來的價值也與成交價差不多..
後來..選擇了安泰..因為一段式的利率較佳,而且綁約只要一年,...渣打要5年

我的感想:
銀行鑑估..聽聽就好了...

我們家似乎比較不一樣
當時在銀行弄貸款手續時
我跟銀行拿鑑價的資料來看
比我們的成交價高
幾乎是定價的價格了
可能是因為鄉下地方吧
銀行估價"原則"上不能高於成交價,怕日後逾繳時被檢討。
另外眼前情勢不明,銀行放款比較保守,所以估價也相對保守。
至於是否買貴?說實在,很難判斷。
如果你比較過許多房屋,也沒有怕被其他人買走而急著下訂,那自已應該知道行情在那兒。
不過我從來不把銀行鑑價當作一回事,每家銀行政策不同,鑑價的標準也會不同。

說個故事,讓大家知道銀行人員的無奈。
有某銀行評估是否將拍賣的抵押品標回來,再以出售的方式解決。
銀行覺得應由鑑價人員先評估房屋市價,若拍賣價偏低,應該可以標回來,這樣出售時就不會再虧一次。
鑑價人員估價時就天人交戰,明明現在放款估價就是500萬,那上、下、左、右,或附近類似房屋350萬拍賣應該標回來吧!
鑑價人員不敢說不行,不敢說賣不到500萬,甚至400萬也不到。
所以一個月、二個月過去了,銀行依照這個程序標回來許多不動產,後續還有一堆不動產等著投標…
最後,這個執行方案在低調、低調、低調的方式中結束。
infinity188 wrote:
新手有個問題想請教各...(恕刪)


你可貸到的最高金額

在台北而言,一定是銀行鑑價再打八折

而不是成交價打八折

所以你對自備款的需求,

真的要再估高一點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銀行鑑價和市價都會差很遠

就我買賣的經驗鑑價都和我買賣的價格差不多


但當我想看新北市的房子時

鑑價的結果卻只是當地成交價格的七、八成

那如果又降低成數放貸的話

可能就只能貸五成左右而已了

不過,當地的農會卻又都估的到也貸的到你要的成數

所以有時如果自備款不足的話,不妨問問當地的仲介吧!
其實鑑價的金額跟成交價

大概差五十萬

我是覺得還在合理範圍內

但是我老婆一直擔心我們買貴了

他雖然在金融業服務

可是人脈跟專業知識一般般而已

所以沒有再追問鑑價的過程是如何

所以我才會在這邊求助各位
infinity188 wrote:
新手有個問題想請教各...(恕刪)


1.以兩者孰低者計算。

2.至於『如果是800萬來放貸 這樣購屋時是不是要抓更緊的預算或買比預想中更低的總價了嗎?? 』這類貸不到自已要的額度或是成數不足等問題,有其他的做法解決,例:用信貸或增加自備款或另找銀行估價等,但基本上脫離不了依自身的還款能力來購屋的原則。
alfeddye wrote:
其實鑑價的金額跟成交...(恕刪)


1坪差1萬,30坪就差30萬了,如果還有車位的話,差距會稍微大一些。看估價的樣子,應該不是說你們買貴。只是沒便宜到哪裡去而已。
各位大大都回覆甚為詳細,應可提供樓主一定程度的參考...

小弟的經驗是
不同銀行的鑑價真的有差喔~~
但是,重點是房屋之地點及價值評估,
"據說"銀行也會參考仲介的資料,
公股銀行又比民營的保守許多~~
若以台北市物件,又在捷運走路10分鐘內
一般鑑價結果會跟成交價差距較小
其他可能差距就會較大~~

加上現在有連串打壓措施
銀行相對保守,不敢輕易核貸
所以若真要貸到8成或以上
建議找民營銀行~~

銀行鑑價也是要確保債權之動作
所以一定會保守點估算,畢竟行員也不想扛責任阿
所以多比較,多問問才是有用的~~
alfeddye wrote:
上個禮拜終於決定在板...(恕刪)


你老婆在銀行上班應該很清楚

市區熱門地區:一般說來,銀行的鑑價是行情價的8折

市區外圍:一般說來,銀行的鑑價是行情價的6.5~7折

偏僻地區:一般說來,銀行的鑑價是拍賣價的8折

這些都牽涉到貸款成數&還款能力

銀行風險管理部門如果有熟人就可隨意貸


PS:
擔保品風險
違約發生時,銀行可藉由沒收或出售擔保品,降低或消除信用損失,並伺機移轉信用風險成為回收風險與資產價值風險。
資產的清算價值,隨著擔保品資產的本質而改變;例如,現金資產之價值風險為零。擔保品若是按照市場價值計算的證券,則依P/P= -MD R公式知,敏感係數乘以利率波動即為此擔保品之價格波動幅度。
個別銀行可依授信作業要點,推估這些擔保品的鑑估價值與可貸值。然後,再以可貸值佔實際貸款額之比率作為擔保比例,來反映債權保障程度;擔保比例越高,債權越有保障。
第三人提供之保證被視為銀行的或有債權項目。
第三人保證涵蓋雙重風險:
第一:有不能強制履行保證的法律風險,風險大小則視保證性質而定。
第二:可降低信用風險,因為借款者與保證人之違約風險若相互獨立,則藉由個別違約風險相乘而得的聯合違約風險,將變得非常的小。
借款者與保證人之違約機率若為1%和0.5%,且相互獨立,則依統計原理,計算而得兩者的聯合違約機率為0.005%(=1%*0.5%)。
借款人之個別及聯合的違約機率均相同時,銀行是無法藉由第三人保證來提高債權保障。

如果是新成屋的話~找跟建商配合專案的銀行

銀行會承認成交價的

如果是中古屋~銀行的鑑價就要看屋齡地段等條件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