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眼前情勢不明,銀行放款比較保守,所以估價也相對保守。
至於是否買貴?說實在,很難判斷。
如果你比較過許多房屋,也沒有怕被其他人買走而急著下訂,那自已應該知道行情在那兒。
不過我從來不把銀行鑑價當作一回事,每家銀行政策不同,鑑價的標準也會不同。
說個故事,讓大家知道銀行人員的無奈。
有某銀行評估是否將拍賣的抵押品標回來,再以出售的方式解決。
銀行覺得應由鑑價人員先評估房屋市價,若拍賣價偏低,應該可以標回來,這樣出售時就不會再虧一次。
鑑價人員估價時就天人交戰,明明現在放款估價就是500萬,那上、下、左、右,或附近類似房屋350萬拍賣應該標回來吧!
鑑價人員不敢說不行,不敢說賣不到500萬,甚至400萬也不到。
所以一個月、二個月過去了,銀行依照這個程序標回來許多不動產,後續還有一堆不動產等著投標…
最後,這個執行方案在低調、低調、低調的方式中結束。
infinity188 wrote:
新手有個問題想請教各...(恕刪)
你可貸到的最高金額
在台北而言,一定是銀行鑑價再打八折
而不是成交價打八折
所以你對自備款的需求,
真的要再估高一點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銀行鑑價和市價都會差很遠
就我買賣的經驗鑑價都和我買賣的價格差不多
但當我想看新北市的房子時
鑑價的結果卻只是當地成交價格的七、八成
那如果又降低成數放貸的話
可能就只能貸五成左右而已了
不過,當地的農會卻又都估的到也貸的到你要的成數
所以有時如果自備款不足的話,不妨問問當地的仲介吧!
alfeddye wrote:
上個禮拜終於決定在板...(恕刪)
你老婆在銀行上班應該很清楚
市區熱門地區:一般說來,銀行的鑑價是行情價的8折
市區外圍:一般說來,銀行的鑑價是行情價的6.5~7折
偏僻地區:一般說來,銀行的鑑價是拍賣價的8折
這些都牽涉到貸款成數&還款能力

銀行風險管理部門如果有熟人就可隨意貸
PS:
擔保品風險
違約發生時,銀行可藉由沒收或出售擔保品,降低或消除信用損失,並伺機移轉信用風險成為回收風險與資產價值風險。
資產的清算價值,隨著擔保品資產的本質而改變;例如,現金資產之價值風險為零。擔保品若是按照市場價值計算的證券,則依P/P= -MD R公式知,敏感係數乘以利率波動即為此擔保品之價格波動幅度。
個別銀行可依授信作業要點,推估這些擔保品的鑑估價值與可貸值。然後,再以可貸值佔實際貸款額之比率作為擔保比例,來反映債權保障程度;擔保比例越高,債權越有保障。
第三人提供之保證被視為銀行的或有債權項目。
第三人保證涵蓋雙重風險:
第一:有不能強制履行保證的法律風險,風險大小則視保證性質而定。
第二:可降低信用風險,因為借款者與保證人之違約風險若相互獨立,則藉由個別違約風險相乘而得的聯合違約風險,將變得非常的小。
借款者與保證人之違約機率若為1%和0.5%,且相互獨立,則依統計原理,計算而得兩者的聯合違約機率為0.005%(=1%*0.5%)。
借款人之個別及聯合的違約機率均相同時,銀行是無法藉由第三人保證來提高債權保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