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還是經濟,台灣的所得10年多不進反退 ~代表的是購買力下降
當需求逐年下降,購買力逐年降低....搭配現在台北市的房價比東京還高(房租報酬比東京還低)
你說現在買房好不好?,,,,買在台北市或許還好~買在北縣偏一點的就要小心了
為啥呢?因為有家人上波高點買在南部,不可能回到當初的買點了 再放下去只會更貶
你可以想像一下,如鍋當時你買在高雄市,每一年你的房價都在貶值,你的薪水在景氣過後縮水(南部現在約兩萬的薪水)
房貸你要繳到退休,你會快樂?更何況現在景氣有那時好?起薪有那時高?
如果台灣的所得再惡化,你說結果會如何呢?再看看大陸的競爭力~~我不得不謹慎以對
如果未來10年台灣欣欣向榮,那恭喜大家會慢慢加薪,房價再繼續墊高~
沒差~我就是租房也好 反正薪水夠
如果經濟再沒起色......我可不想背一輩子的貸款 老來剩個不值錢的殼
賭個機率罷了
這年代,原諒別人,等於做濺你自己阿...
我爸媽的同輩平均約有3~5個孩子,我的同輩約只剩2~3個,比我年輕的一輩,約只生1~2個,
許多年輕夫妻已不再生小孩,台灣成為全世界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反觀房價,似乎越漲越高.
房價的高低有許多複雜的經濟因素,人口多寡並非成絕對關係!
1人口
2物價
3當時的價值觀
4薪資水準
未來就算人口逐步減少,但以下因素只要有變動,房價就不一定會下降
仍會有變數。
1.建築成本是否居高不下。
2.價值觀是否變更?若人人嚮往獨棟透天,或莊園式豪宅,導致[人均居住面積]坪數擴大等。
另外,房屋也會自然老外,而成為無效財產,但卻是所謂帳面上的空屋,使人誤以為空屋率很高,
房價應該下跌;事實上中南部那些超過30年的老屋,早已無人想要。
如果人人追求新屋,又要講究舒適大坪數,建築成本又居高不下,試想未來一二十年,人口就算逐步減少,那些新成屋的房價,又有多少下跌空間呢?
最後,未來的新成屋的推案量勢必相對亦變得稀少,屋屋價格受到變相宰制及剝削的機率提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