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何台灣人能接受花錢買"公設"這件事??

樓主要問的應該是


台灣房地產這種亂七八糟的價格,為什麼台灣人(限自住客)可以接受,還買得這麼開心?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我也很在乎公設,所以買了屋齡14年的中古屋大樓,只有約11趴的公設,89趴為主建物。簽約的時候才知道,權狀主建物含該層之電樓梯。建商如此玩法,下次會不會告訴我,主建物含樓上及樓下鄰居之客廳。
我會這麼問是因為我覺得, 如果公設不要做那麼多, 或公設不計價, 其實我覺得台灣現在的房價並不貴, 今天又去看了一戶新大樓, 權狀十六坪多的房子, 室內只有將近十坪, 一個單親媽媽帶了兩個小朋友住, 只放的下一個雙人床, 搞的一個小孩要睡客廳沙發, 看了我好心酸, 仔細看看公設, 就只有樓梯電梯, 還有接待大廳, 一個按摩池也被管委會封了, 那個媽媽說他買了一千多萬, 我當下就很想問他這個問題.......

試想今天這間房的公設不是這樣處理的, 這位媽媽扎扎實實的花了一千多萬就實實在在的有十六坪可以用, 就不需要住的那麼辛苦了, 撇開建商或政策的問題, 消費者應該要有自覺, 但偏偏沒有, 這幾十年大家都是這樣接受的, 所以誰能回答我, 像這位媽媽一樣的買方, 為何願意花一千多萬來住的那麼辛苦?? 如果大家都拒買, 建商和政策還能這樣幹嗎??在指責建商和政府的同時, 我們是不是也該看看自己是不是共犯結構的一員??


HaHaSue wrote:
樓主要問的應該是台灣...(恕刪)
tzechiny wrote:
我會這麼問是因為我覺得, 如果公設不要做那麼多, 或公設不計價, 其實我覺得台灣現在的房價並不貴, 今天又去看了一戶新大樓, 權狀十六坪多的房子, 室內只有將近十坪, 一個單親媽媽帶了兩個小朋友住, 只放的下一個雙人床, 搞的一個小孩要睡客廳沙發, 看了我好心酸, 仔細看看公設, 就只有樓梯電梯, 還有接待大廳, 一個按摩池也被管委會封了, 那個媽媽說他買了一千多萬, 我當下就很想問他這個問題.......

試想今天這間房的公設不是這樣處理的, 這位媽媽扎扎實實的花了一千多萬就實實在在的有十六坪可以用, 就不需要住的那麼辛苦了, 撇開建商或政策的問題, 消費者應該要有自覺, 但偏偏沒有, 這幾十年大家都是這樣接受的, 所以誰能回答我, 像這位媽媽一樣的買方, 為何願意花一千多萬來住的那麼辛苦?? 如果大家都拒買, 建商和政策還能這樣幹嗎??在指責建商和政府的同時, 我們是不是也該看看自己是不是共犯結構的一員??


但也不能漠視需要如此公設的人吧...各有所需...也許該問那位媽媽為何一定得要買這種新大樓呢!? 難道不知她自己買的房屋公設多少室內坪數只有多少嗎? 她是否也該對自己小孩被迫睡客廳沙發而負責呢!?
tzechiny wrote:
所以誰能回答我, 像這位媽媽一樣的買方, 為何願意花一千多萬來住的那麼辛苦?? 如果大家都拒買, 建商和政策還能這樣幹嗎??...(恕刪)


所以囉

我才會問

為什麼還是有人要買這樣的房子?

台灣人喜歡自虐

從這點看得出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再一次921你就知道了

什麼叫公設了

~~~~~~~~~~~~~~~

台灣不比歐美,地震帶---有的公設是安全考量

至於你說的,設備,見仁見智,人是有選擇權力的

老公寓,炒防炒到,管他有沒有危險性,大便宜最重要,還有改建機會
請問什麼公社是安全考量

在現在平均25-30%的公設比裡面 有幾%是安全考量公設

講的很懂的樣子 說來開導一下大家....
感覺公設似乎被妖魔化了...

電梯也是公設、梯廳也是公設、樓梯也是公設、水塔也是公設、消防設備也是公設...難道都不要嗎?

很多人喜歡公設比低的建案,你喜歡低公設比,建商就給你小一點的電梯、小一點的梯廳、小一點的水塔、小一點的樓梯、再加上1樓多賣幾間店面,東省一點、西省一點,當別人都是30%,他就可以弄出27%,但是這樣真有比較好嗎?

cinnamon wrote:
請問什麼公社是安全考量

在現在平均25-30%的公設比裡面 有幾%是安全考量公設...(恕刪)

我也很好奇這一段...

不過 我還知道,某些建商 把一部分建築延伸當"公設"
怎麼說勒? 大家都知道建築物延伸出去
某些土地會是"道路用地"
尤其是在巷弄內
而道路用地 政府如果沒錢 未必會徵收
以前 這部份 有錢人常用作捐贈減稅用
因為道路用地的價格往往是住宅用地的1/5 甚至不到
畢竟誰都不知道政府啥時會徵收
結果...建商把這部份當作建物賣給你(往往還可能作圍籬或者是用花盆之類的擋住)
那就是實實在在的"建物價格"....
甚至還可以包含所謂"容積率"一起加成

這是為啥建商不希望把公設標示清楚的主因
畢竟 某些公設:停車位,道路用地....一旦都標出來
誰要買單?
電梯,防火巷,樓梯....講真的這些最多佔用一棟建築物的10-15%
可是台灣動輒25-35% 公設,這才是建商賺很大的地方
ejan1969 wrote:
感覺公設似乎被妖魔化
梯廳也是公設、樓梯也是公設、水塔也是公設、消防設備也是公設...難道都不要嗎?...(恕刪)

您可以仔細看看 這些公設的大小是多少...
我有朋友在當建築師
他說過 這些公設頂多10-15% 就可以弄得很漂亮了
也可以符合安全規範
為啥公設會到40%....您真的要好好得檢視您家的"公設"
不然 可能被騙了 還幫建商辯護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