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若按「實價課稅」阻止惡性炒作,大臺北地產還是資金停泊處嗎?

更正樓主幾個觀念...
1.台大在亞州排名是很前面的
2.福建省的大學除了廈大排在中國第十七名之外,其它福建省的大學可以算是不入流的
3.台大是綜合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不夠比,你要拿北大清華比還差不多
4.兩岸開放之後,樓主只看到台灣島內的人流金流物流出去,而沒見到全世界其它地方的人流金流物流進來,這會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5.談房價問題,請把點集中!!不要把台大拖進來,更不要把福建省內的大學拉進來,台大和福建省內大學比就好像bmw比toyota
我覺得人都有往好的地方住的心態,版主的心態是什麼,以我個人來講我對台灣的歸屬感就很重,並不會有版主說得狀況發生,另版主的假設問題問的有點搞笑因為你比喻的都是非常傑出的人會不會,怎麼做,我相信會有版主假設狀況發生,但那只是極是少數而已,而您的假設問題7更有問題,難道台灣人創業一定是要有房子要沒貸款嗎?或是有才華的人就不能買房子買在價格比較低的地方嗎?------以偏蓋全.
另外,請問樓主"走出去了嗎"
小弟在中國十年了,其中福州來回待了快六年,娶了福州老婆,在蘇大拿了碩士....最後呢....回到你提到的嘉義市,一待就待了三年,問我要回去嗎...答案是....那裡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台灣

lc2004 wrote:
除「按實價課稅」這辦法以外,別無其他辦法導正 房地產瘋狂飆漲。
各位可別被建商誤導了。建商公會養很多 地政專業的人才,他們會想辦法搓掉「按實價課稅」。

假如「按實價課稅」真的被搓掉,那我們這次看清楚了,就反過來操作,
看是要組織私人公司進行炒作,把炒房產跟自住需求徹底切開,徹底的海撈。跟建商一塊搶地。

有錢人在這基本面不看好的情況下,不買股票、不買公債、寧可買房,證明房產有其獲利優勢,
不是完全瘋狂炒作。有其理性根據。

我希望我的文章被推翻,若沒被推翻,大家就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跑。
所以也別 永遠厭惡建商、或土地炒作者,您會喜歡當他們的股東。

所以我的文章主旨發生錯誤,只有兩種可能:
A. 實價課稅後,房地產竟然繼續漲、房價與收入比仍然降不下來。
B.不採用「實價課稅」,改採某種X政策,竟然可以讓房地產停止飆漲、而且房價與收入比也降下來。


你指的是現行的財產交易所得稅,房屋稅,地價稅,遺產稅,贈與稅,土增稅全部都按"實價"計算來課稅嗎 ? 還是只有部份稅是按"實價"計算 ?
還是要立法課房地產交易的資本利得稅?
這和目前的財產交易所得稅有什麼不同?

全台灣都改按"實價"計算來課稅, 以遏止部份縣市房價過高?

一堆不懂?

台灣人想要台灣進步台灣發展的心應該都是一樣的... 但到底現在台灣出現了什麼問題?出現了什麼危機??
我個人看:

1. 政治的危機 - 一國兩制.. 台獨議題.. 如何簽定兩岸和平條約等等.. 這個議題最複雜.. 我相信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解決..

2. 兩岸經濟力的失衡 - 大陸的市場.. 磁吸效應.. 我個人覺得.. 唯有將台灣的人均收入提昇到3w美元先進國家之列.. 方能使兩岸達成平衡.. 亦即大陸走的是"工廠""代工"路線.. 台灣走的是創新.. 科技.. 精緻.. 品牌.. 高附加值的產業.. 由整體產業及人民收入的提昇.. 拉動台灣建設.. 提昇台灣優值觀光產業.. 去貪除弊.. 提昇政府效能.. 改善租稅環境.. 吸引各跨國企業將亞洲總部設於台灣.. 並營造台灣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

3. 人才培養.. 像我們5年級生.. 很多有本事的都跑來大陸工作了.. 據我所知.. 很多外商願意用台灣人而不願意用大陸人.. 因為外商認為台灣的人才在工作能力思維邏輯跟西方較接近.. 日本人也認為台灣人工作效率好.. 循規蹈矩.. 對法律合約意識強......... 但是.. 當我們回過頭去看現在的台灣教育.. 我個人非常懷疑將來台灣的下一代怎麼去跟.. 香港人.. 新加坡人.. 乃至大陸人作競爭.... (大陸出國流學的人變多.. 大陸一堆海歸人士.. 台灣呢? 還在搞10分上大學?)

講一講.. 有些離題了!!

炒房地產.. 就算價格炒到1坪500萬.. 台灣競爭力是不會增強的... 台灣要如何進步? 唯一的答案.. "正確的產業" + "優秀的人才"

john65172大說的真好 , 一點都不離題 .

炒房地產.. 就算價格炒到1坪500萬.. 台灣競爭力是不會增強的... 台灣要如何進步? 唯一的答案.. "正確的產業" + "優秀的人才"

現在的政府的主力發展產業在哪 ?? 台灣過往的成功模式就是一個產業成功再換下一個 . 現在呢 ??

有好好做人才的培育嗎 ? 搞一堆幾10分的野雞大學 , 要幹麻 ?

搞不出名堂也就算了 , 放任房產炒作投機 , 加重一般人的負擔 , 真是夠了


TONY_H wrote:
john65172大...(恕刪)



學校的泡沫化已經在實現中 (今年全年大概只會生16萬人)
老師 , 相關幼教 ,幼兒產品 等著看吧 ~~

接下來 ,一直享受 低薪的企業們 ...

在10年後 , 才發現便宜的人已經不見 ,而且也沒那麼多好品質的台灣人可挑 ...
現在已經一堆人才拼命往政府機構跑 ... 試問這到底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 ??

房價的問題 5年後就會浮現 ,但是如果政府開放新移民 ....?? 唯一確定的是這樣做會讓 兩位蔣先生 哭泣的~~

整個台灣幾乎都往最壞的情況走下去 ,雖然前 ,後任政府都在試圖拉回來 ...
但是遇到民只政治最可貴的價值 - 利益團體操作下 , 不妥協也難 ...


西方的民主 ,在日本是成功的(多少跟他們的QC精神有關 ) . 在台灣 ? 你自己填答案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