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房市多空推背圖之2012大決戰

pickupbig wrote:
台北縣市擁有二間房以上的"平民老百姓"
超乎你的想像
他們只是暗爽不發聲
房價大跌了 選舉不用選了


大大您好:
二間房真得很平民
會暗爽可能真的景氣太差了
德律風根 wrote:
自住型的百姓怎麼會因為房價大漲而高興???

就說換房好了!
原來20坪房子(每坪20萬)=400萬

現在想換40坪
若沒漲價(每坪20萬)=800萬 - 賣舊屋(20坪*20萬=400萬) <-- 準備400萬換屋
現在漲價(每坪40萬)=1600萬 - 賣舊屋(20坪*40萬=800萬) <-- 準備800萬換屋

連自住型的都哭死了!!

)


不是這樣算吧

您怎不說原來20坪房子(每坪20萬)=400萬

現在想換40坪
舊屋漲價(每坪漲20萬)=賺400萬

拿這400萬搬到三峽一坪10萬可買40坪,還賺400萬,等於白白賺了三峽40坪的屋子,

房子漲不是全部地區上漲率都一樣的,這個您不會不懂的.

所以結論:自住的房價漲愈大,對自住客愈有利
E93KING wrote:
不是這樣算吧您怎不說...(恕刪)


大大您好:
你的標的物不同
如何做比較
就好像拿大立光的股價跟聯電做比較???

拿去澎湖買可能賺更大
德律風根 wrote:
大大您好:你的標的物...(恕刪)



大大您好:
為何一定標地要相同,難道您一輩子都只買同一檔股票??
當然是賣掉賺好幾倍的然後去找那些剛要起漲的來買.

不同時期當然有不同需求.
台北市房子漲到1億,拿去買澎湖退休過爽爽也未嘗不可啊.


所以別再說房價飆漲對自住型的沒有好處了,好處才大著呢

我有一位朋友的父親,就是原本住的台北市房子飆漲,賣了北市,買了中和2間新房,給他們兩兄弟一人一間成家.
版主把自由機制想的太簡單.....

房子大家都想買便宜,可是什麼時候才能買到便宜?

現在要買屋,一定有道理(家人太老沒時間等、房子太舊無法住、換工作縣市....)

央行不能齊頭限制貸款成數,取消寬限(銀行可以自由競爭,自行評估要不要做);

防堵投資客,拿自住者墊背,極不合理!(自住者又沒有投資客有辦法....)


台北舊房子值錢,賣的價可以買個桃園,憑數放大又換新,生活機能也不錯,很多朋友這樣
不會沒這個屁股,還想住大安森林公園、住信義計畫
也有一些人認為過了淡水河就是蠻荒之地,不適人居

E93KING wrote:
為何一定標地要相同,...(恕刪)


大大您好:
價格比較當然是以同一地區而言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參數影響

我們現在是討論房價炒作後對同一地區換屋的影響

而非炒作房價後你要換屋可以從大安區換到三峽所以賺到了!
賣了大立光買聯電(這樣是賺到???)

這有點邏輯性存在
德律風根 wrote:
大大您好:
價格比較當然是以同一地區而言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參數影響

我們現在是討論房價炒作後對同一地區換屋的影響

而非炒作房價後你要換屋可以從大安區換到三峽所以賺到了!
)


大大您好:

當然是同一區啊,台灣不就都是算同一區,別忘了台灣還沒廢省前,還叫台灣省耶.賣大安到三峽退休,更合邏輯吧,
我身邊真的有人賣北市到屏東現在才40歲就給我退休過爽爽的咧.

沒有人規定一輩子都住在同一個地方吧?這樣也真的會膩啊.
PointView wrote:
版主把自由機制想的太簡單.....

房子大家都想買便宜,可是什麼時候才能買到便宜?


大大您好:
小弟認為市場機制其實就是你我想的這麼簡單的!

利空低檔掃貨 --> 利多高檔出貨
這是連主力都無法違背的原則

如果你在每一次聯發科上600元上下時
都把市場機制想得太複雜
你永遠都會進場套在600元

現在租金報酬率=1.7%

用5萬元買了一隻被炒作過的雞
買回來卻不會生蛋
請問這隻雞的價值何在?


PointView wrote:
台北舊房子值錢,賣的價可以買個桃園,憑數放大又換新,生活機能也不錯,很多朋友這樣
)


+1,這波房價上來,的確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
E93KING wrote:
大大您好:當然是同一...(恕刪)


您好:
如果您是說賣掉市中心的房子去買郊區
那真的蠻適合退休族這樣做的

但是如果是大安區換大安區的房子
房屋被炒作之後馬上被剝了一層皮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