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前段班真可憐以前老一輩買房,即使過了20年也還能享受持續升值的待遇,因為還是有那麼多成家立業的人有購屋需求.現在買房的年輕人,20年後不知道要找誰來接手況且大家越生越少,國人房屋自有率又屢創新高,以後小孩繼承父母的的房子就夠了,沒有買房的急迫性,就算要換屋也可以慢慢看.不幸的是,即使明知20年後房子能保值就偷笑了但許多人卻因種種因素不得不買......只能希望不要當最後一隻老鼠只能希望20年後情況沒有那麼悲觀
hoshen wrote:樓上的 人口都不會...(恕刪) 是啊是啊!等那些人掛光了,你也5、60歲了,再來背20年房貸繳到死嗎?等人口變少需求減少,房屋供給變多,房價下跌。依這理論,那根本永遠不要買房子,因為人只會愈來愈少,房價只會一直跌,那又何必買房子。
樓上的 我真的敗給你了......有時候邏輯不好的人 是真的怎樣都教不會的....我都五六十歲了 神經病還貸什麼款買房子 買靈骨塔還比較快一點~喔 對了 我是不會買的 是因為 我根本不用買~ 我家房子這麼多 幹嘛要買?
hoshen wrote:樓上的 人口都不會...(恕刪) 查了一下經建會的人口預測http://www.cepd.gov.tw/dn.aspx?uid=5821可以參考看看台灣的人口(萬人)民國 // 高推估 //中推估 // 低推估145年 // 2113.5 // 2028.7 // 1927125年 // 2376.6 // 2341.3 // 2302112年 //2393.8 // 2380.8 // 2364.6美國人口資料局預測台灣人口民國139年(2050年)為1890萬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4405473.shtml經建會:人口負成長,延至2027年(民國116年)http://blog.udn.com/alexandroslee/2142098
出生率只是人口的變化,但本質是大家還是更越都市擠,就算台灣人口剩1500萬人,相信我..減的不會是台北,台中跟高雄,為啥?因為鄉下找不到好工作,留在鄉下只剩下餐飲業跟加工廠當作業員.現在年輕人想作?唸到大學/碩士只為了立志當個作業員或餐廳服務生?你工作在那成家立業大概就在那了.所以造就台北的高房價,工作賺錢就想住舒服一點,地段好一點,所以造就台北,台中,高雄的豪宅的高房價.年代不同不能用以前4~5年級的刻苦耐勞有錢賺就好的思維去想現在7~8年級的年輕人想法.現在年輕人不太能接受每天作同一個反覆的動作,這樣會覺得人生看不到未來,在說,換作是4~5年級的老爸也不想自己兒子大學畢業去當務服生或是作業員,阿爸的期待跟從小到大的思維不同.所以可以肯定的還是往都市擠.這是想法的改變也是現實的轉變.
這一代跟上一代的都拼了命最少也要買一棟房子到了那新生人口數銳減的那幾代獨生子更多爺爺奶奶有房子..外公外婆有房子..老爸老媽也自己有房子在老爸老媽也是獨生子的狀況之下....一個人可以繼承最少三棟房子估計他們對於房子的需求應該不像現在這麼高了:P
為啥一定要用人口出生率來推算?減少又如何~台北依舊是全國人想進去的地方~就算台灣剩下23萬人~也是大部份都往台北盆地裡搬呀 ~你怎麼不去探討 到底有多少人願意住在古蹟裡 ?全國平均屋齡是歲? 台北市平均屋齡是幾年?把那些古蹟扣除掉 再來算供需吧~版上的 7 8 9年級還有多少覺得住公寓很舒適.. 覺得住古蹟很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