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聯合報:為何「新市鎮」無一成功?

重要的是,這裡有新蓋的中小學嗎?有醫院嗎?有消防局嗎?有警局嗎?有大眾交通嗎等等公共建設嗎?

學校 : 有而且增加中,
已經滿額的桃子腳國中小學
興建中的龍埔國小,
計畫中的龍埔國中,
以上學校都是設置於北大特區內.

警局 : 已經規畫好(有地)未來會進駐,現在已經先行成立臨時派出所.
郵局 : 已經買好地,未來規劃會進駐.

至於消防局我就不清楚.

也許還是不足,但我覺得已經成型,還算蠻成功的.




不知道 大家對成功新市鎮要求為何 ?

食 -> 量販店 總不會都跑 7-11 買東西吧

衣 -> 賣衣服
住 已經有了
行 -> 當初說三鶯線 ?
不過 如果真有捷運 應該會更好 .
育 國小 國中 好像有拉 有沒有圖書館

樂 有電影院 ? 夜市 ?
哈普羅 wrote:
地理、天候條件不佳...(恕刪)


淡水風光明媚,夏日往往是大台北民眾最愛去的地方
但為何新市鎮人口始終上不來,除了交通問題,地理氣候條件也是主因
冬天東北季風吹來擋都擋不住
雖說冬季最低溫可能也只比台北盆地低個1度
但北風狂吹,細雨打在臉上,吹進窗內,真是難忘

不過在水源街後山待4年,還是覺得淡水是令人懷念的地方
眺望對面的福地.......

就算再造幾個鎮都沒用的, 外來人還是要往北市中心擠.......
你要小孩去念在市中心設備老舊但升學校風優良的學校 or 在郊外設備最新但只要能畢業的學校?

tenrivers wrote:
淡水風光明媚,夏日往...(恕刪)
lienly wrote:
你要小孩去念在市中心設備老舊但升學校風優良的學校 or 在郊外設備最新但只要能畢業的學校?
......(恕刪)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要多了...
不可能把孩子丟給學校,然後就建中北一女台清交一直上去...
現在的家長都太依賴學校跟老師...
可以翻一下舊文, 看看淡海輕軌是那些集團在喊, 甚至要出資興建
商人又不是笨蛋, 可想而知就是他們早在那邊買好地, 坐享其成等著爆賺~
誰知道後來滑鐵盧 ......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要多了...
不可能把孩子丟給學校,然後就建中北一女台清交一直上去...
現在的家長都太依賴學校跟老師...
~~~~~~~~~

明星學校是台北人的觀點。
我住羅東是鄉下人,學校近就很好了,自已認真一點讀,能讀到那裡算那裡,
台北人樣樣併第一,也太累了吧。
agree.

弟子規很好.

rugbysamz wrote: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恕刪)
正港帥過頭 wrote:
好大喜功,台灣人口出鑍率一直往下降,台北縣淨流入一直在前三名,算是最突出的縣了.也不能規劃出一個30萬人的新市鎮。何處跑來30萬人;這裡有大型電子工業嗎,或是兩兆雙星在淡海,這裡沒有就業機會,這裡就只是台北市的附屬。往台北市上班,不管劃多好,捷運也過來好了,坐捷運要很久,又要轉車,對一般人的吸引力可是限。天天累,我又何必買在這裡.建商不標地,就是證明了。...(恕刪)


再同意不過!!!

建商的鼻子比誰都靈...
在沒確定有商機之前~
不大可能會輕易把資金投入!
因為機會成本划不來!
同樣的一筆錢
可以去作不同的規劃!
立即享有資金報酬率!
除非是像三重幫這樣有足夠財力的集團...
才有可能先買一些起來放著!
一養30年....
從來處來,往去處去
北大看來有機會成為第一個成功的新市鎮~~~~

小弟看幾個原因

1, 北大鄰近的三鶯樹林人口數達到30萬人左右, 對比淡水鄰近區域的人口數, 基本盤就差一大截囉~~

2, 淡水雖然有捷運可以跟台北市連接, 但不可否認聯外的道路只有一條, 反觀北大雖然沒有捷運, 但鄰近
北二高, 連外道路也持續的再擴建~~聯外的範圍更廣更近

3, 北大的預定規模並不像林口或淡水那麼大, 相對的要塞滿就比較簡單囉

4, 北大鄰近土城工業區, 離龜山工業區也不遠, 基本上有就業就有住宅需求, 相對來說, 淡水周邊並沒有
類似的工業區, 就業機會不多, 全然依靠台北市的外來客真的蠻難的~~不像林口, 周邊還有林口工業區,
華亞等等, 未來成功的機會也不小

5, 社區住民營造的居住環境還真的不賴, 感覺起來北大的住民都非常重視居住環境品質, 小弟佩服的是住民交流
的能力, 這點相對林口也是, 基本上居住環境除了外在的環境之外, 內在本身品質的維繫更重要~~


不管如何~~~住的開心就好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