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那麼久的宿舍可以住.....中間也經歷幾次房價修正....沒買....偏偏現在房價高的時候說買不起.....如果,中國大陸馬上出動戰機來台灣飛一飛...這位教授不知道會不會買
2. 在淡水買房子賠了3成,代表房地產有漲有跌....你買的跌了....別人買的漲了....只能說技不如人吧
3. 教書時都住台北市代表退休也該住台北市嗎?那之前為什麼買淡水...?這版很多看空的人...說穿了...一定是覺得當初看才多少....我都沒買...現在要我買我更不願意.......
我只是要提醒想買房子的朋友們,
他們的一些思考跟感覺比較直覺,而那種直覺(錯覺?)只會造成他們情緒上的波動,
而那個東西是買房過程裡最不需要的,
就跟誰搬走我的乳酪那個故事一樣,
快速認清事實即早出發尋找新乳酪,比較重要,
起碼比一堆人在版上抱怨取暖來得有用~
苦行僧001號 wrote:
給你鼓鼓掌。
...(恕刪)
我是看空派
所以我來回一下妳的迷思好了:
迷思一:房價真的那麼高不可攀嗎?
台北市還有多少房子房價是二開頭我不清楚
但是房價高不高是整體性的問題
要討論也應該拿均價 還不是標準差外的物件
妳這說法很明顯是在誤導大家
更不用說隻後隨雞起舞的人
"這就是人性~"
說的好阿!
當然
我承認我沒有數據
但是之前已經很多前輩以台灣房價與國外大城市相比較
我想公道自在人心
迷思二:才一年就漲好幾百萬, 漲這麼多, 不合理!
一年漲幾百萬合理不合理
跟我有沒有買
顯然也是毫無關聯的
再討論一年長幾百萬的合理性時
你是怎麼會天馬行空的想問我為什麼不買呢?
以閣下的邏輯
如果股票被人為炒作個三四倍
到底是該去調查炒股的人 還是該怪散戶不買呢?
迷思三:要建立房價透明機制才可以抑制高房價
建立房價透明機制的確不能保證我能買到合理價位的房子
但是至少給我一個公平公正的判斷機制
每一條政府法規都不能保證沒有漏洞存在
但是立法的精神仍然是必須堅持的
這是政府最少可以做的
如果連這最少的都不願意做
你能相信這個政府什麼事呢?
迷思四:我這麼努力工作卻買不起房子, 很不合理
說的好!
房子也是市場,市場就該回歸市場機制
但是問題是
妳確定現在的市場機制是有效的嗎?
妳確定我們得到的資訊不是經過加工偏頗的嗎?
如果連這些批判力都沒有
你
拿什麼來說服我呢?
迷思五:判斷力值多少錢?
如果沒記錯
巴非特的公司不僅買入股票
也有可能適時介入公司營運
進而保住許多人的工作
再說
他的財富也捐出了大半
跟我們營建業的諸董相提並論似乎不恰當
不過判斷力的確很值錢
但是值錢 跟對社會有益
也是兩回事
判斷力可以很值錢 卻傷害著台灣的經濟跟國家競爭力
迷思六:投資客穩賺不賠該死?
投資客的確沒有穩賺不賠
如果是在靈活的市場裡
但是如果我可以找人頭貸了又貸
寬限期延了又延
那就不是一個fair game了
我對投資客沒有敵意
但是對政府拿全民的納稅作多投資客以及建商
非常反對
這群膽小自私的看空者也知道房子可以用租的啦,他們也知道偏遠一點的房子可以住人啦。
他們笨嗎?不,他們不但不笨,可能比投資客還精明百倍。
但他們為什麼還要嘰嘰喳喳的吵吵吵。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也想在台北市擁有一棟「抗跌性佳、有增值空間」的精華區房子啦。
~~~~~~~~~~~~~~~~~~~~~~~~~~~~~~~~~~~~~~~~~~~~~~~~
那群膽大寬心的看多者知道房子可以用買的啦,他們也知道市中心的房子也可以養蚊子啦。
他們聰明嗎?對,他們很聰明,比實際有居住需求的人聰明千倍。
那他們為麼還要叭啦叭啦的鬧鬧鬧。
原因並不難,因為他們很怕台北的房價跌下來,房子就不能養蚊子或是賣盤子,自己就變接刀的人囉。
以上文章只針對看多的房市投機客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