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大家支持開徵房屋交易所得稅嗎??贊成的請推一把

SaimonKo wrote:
其實回歸孫中山先生的...(恕刪)


這兩年更慘,減薪失業率高升,房價飆到天價,今天才知什麼叫窮,比以前喊窮沒營養午餐更嚴重
一堆人罵仲介費墊高房價
現在又支持政府來收另一條"仲介費"......
??
一堆人罵仲介費墊高房價
現在又支持政府來收另一條"仲介費"......
??
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因為有仲介費~屋主要多加進仲介支出當成本~以後多加收交易稅~屋主再多加個5%~一手+5%仲介費4%.轉手要多9%~結果也不錯~政府直接賺5%~沒多做啥事情就多5%收入~然後就又來說政府無能讓房價飆漲
別傻了吧?房地產走入空頭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為什麼呢???長期來看,房地產的價格(價值)都必須維持漲勢。

因為:

1.維持漲勢不僅是房地產持有人的期望,同時也是2.政府的責任。

1.維持漲勢是房地產持有人的期望:

假如你花了1000萬元買了1間房子,住了25年,

當你年紀大了想說把房子賣了搬去住銀髮社區居住,好好過退休生活,

可是你的房子卻只能賣500萬元,請問你能接受這種結果嗎?

辛苦工作大半輩子,努力賺錢交給銀行猛賺利息,結果落得這種下場。

如果是這樣,你現在願意買房子嗎?

如果大家都不願意買房子,

那現在的建設公司、營造商、房屋仲介、衛浴廚具商、磁磚業、室內設計公司

只能全部倒閉,然後又一堆人失業,說不定連你自己都被掃到‧‧‧

因此,

不論你現在有沒有房子,最好不要期望房地產價格走上跌勢的道路。

2.維持漲勢是政府的責任,為什麼呢?

在台灣(不止台灣,美國也一樣)所有的貸款最後都押在房地產上面,

當你用一間市價1000萬元房子抵押去跟銀行貸款,

銀行借800萬元(貸8成)給你,

若這間房子的價格滑落到800萬元,這對銀行來說豈不成了逾放?

而且這時候銀行最怕被你"打槍"(就是貸款不還了),

這對銀行來說就變成不良擔保品了(放款部門主管會被砍頭),

要是房地產價格走勢變跌,那第一個陣亡的就是銀行(很可能是土地銀行),

如果銀行都掛光了,那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就全面停擺‧‧‧

你不會期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吧???

政府更不會坐視不管吧???

再者,

要是房地產價格走勢變跌,那第二個陣亡的會是誰呢???

答案是保險公司!

你有買保險吧?你買了保險之後,

保險公司就要承諾給你理賠、給付、還有高於定存利率的利息吧?

這些錢從那裡來呢?

常聽到保險公司在高價搶地、搶樓吧?

聽了很討厭嗎?

不過保險公司收了你的保費之後,它就必須去炒呀!

不然你的理賠、給付、還有高於定存利率的利息要從那裡來?

如果房地產價格的走勢變跌,

該給你的理賠、給付、利息可能都給不出來,

這時恐怕不是你心情不好而已吧?演變成金融恐慌都不足為奇了!

政府不會坐視不管吧???

綜上所述,

房地產的價格(價值)必須維持漲勢,大家才有好日子過!

min1313a wrote:
別傻了吧?房地產走入...(恕刪)

你說的不就是這次的二房風波嗎?
資產膨脹到一定程度 就是會破滅
二房的風暴在一段時間後還是會上演 只是用哪個型態出現而以

我覺得...一個戶號裡的人 只能有一間房子 只有一間就優待 減稅
如果有二間以上就多繳10%的成交價當成交易稅
三間的話第三間就多支付20%交易稅
以此類推 最高上限100%

如此的話 會變成有錢人 只有大大的一間房子 老房子會出售不是囤積
小孩成年 也比較容易買房 老舊社區都更也比較容易了 舊屋比較沒人想住
連帶炒樓的投資客也只能買一賣一 無法一次囤積
好處多多

只是立法諸公們 一定不會這樣做的

這種政策自己想想高興一下就好
因為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實施的

房地產是資金宣洩的重要管道
如果把房地產這洩壓口堵住
那資金將會到處亂竄
到時政府更無法管控

過去多年因為台灣所得停滯不前
導致個人存款大增
現在很多人都是資金滿手
再加上未來前景美好與最壞時機已過
這些資金隨時都有可能噴出來
再加上大中華概念與目前亞洲市場最強等~~各地資金勢必湧入台灣~~
如果沒地方宣洩~到時有可能出現嚴重的通膨~
當通膨出現~~你的一切將成泡沫~~

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將土地炒做行為轉移至中南部
因為中南部土地多而且過去多年來漲幅有限
這樣不僅可以增加中南部人的資產
還有宣洩各方資金
並維持市場多頭走勢
因為供給大~~也可以適度壓抑漲幅~~
min1313a wrote:
別傻了吧?房地產走入...(恕刪)


總是會有人講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
等你退休了要換房子,你的房子貶值的同時
難道新房子會價格特別貴嗎

漲同漲,貶值自然一般情況下也是同貶

所以反而買新房壓力更小!!
基於對言論負責,發帖人不能射後不理,
我們鼓勵住者有其屋,但是反對炒作房屋獲利,
房屋是財產,當然可以交易,
所以個人雖主張開徵房屋交易所得稅,讓房市交易失去利潤這層誘因,
但也深知要讓房市降溫,需要更多更嚴謹的配套措施才能奏效。

以現在可能採行之調高房屋稅、地價稅或升息等手段,恐怕就是我所說的雙面刃,
自用住宅戶還未蒙其利,已先深受其害。
尤其是利率政策,牽一髮動全身,房市沒降溫,總體經濟已先受影響,
所以我主張開徵新稅,目標是為了打擊投資客,而非廣大的自用住宅戶。

君不見投資客的手法,100萬的現金不是用於購屋自備款,而是拆成5筆20萬,先搶下標的物,
反正優惠期間只需先付少少利息,一屋轉手即可百萬入袋。
小弟購屋時原看中40坪的二手屋,前手屋主半年前取得時,一坪約14萬,但半年欲出售時,開價卻是一坪17萬
前後半年時間,房子的價值有高到每坪差3萬嗎?投資客即是以此手法炒作房市。
可笑的是,房仲人員認為我沒房地產知識,只笑者說我出的價錢沒行情,拚命叫我一直加價。

拋出這項議題,獲得一些寶貴意見,然而其中或有錯誤,不得不指出問題以正視廳。
部份人認為房地產維持漲勢是全民期待,甚至是政府責任。

即使是新成屋,在經過10~20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後,也會老舊,如同二手車會折舊一般,
購屋者不能存有房屋只升不跌的心理預期,沒跌就很阿彌陀佛了。
(因此我們更要壓低房價)

政府對景氣榮衰或有責任,於是房市低迷時有經發會期間提出土增稅減半措施,
股市低迷時有四大基金進場救市,考慮面是總體經濟而非個人的私有財產。
難不成我的鴻海跌了50%政府要負責,他的台積電跌了70%政府也要負責,
在這種邏輯下,我的房子老舊了,政府也要負責嗎?是買回?還是折現補貼差額?

至於房市或許仍可歸於火車頭工業,有刺激消費帶動經濟的作用。
住者有其屋是全民的夢想也是需要,我願意為了我的狗窩花錢裝潢、買家電、付水電瓦斯...
房市歸於自用住宅的層面,仍有其效果絲毫不打折,
但是反觀投資客炒房,空空如也的房子交易來交易去,沒人用於自住,何來帶動經濟之說?

這項議題很大,也非一時片刻可以實施,尤其值選舉在即,改革更難,
但希望經大家廣泛討論後,可以讓政府注意到進行研究,也許以二年的時間集思廣益,
在2012總統大選後,新政府可以不被選舉所綁架,提出更貼近庶民經濟的措施,
中南部居民,可以不必重蹈台北高房價覆轍,不用高薪也能成家立業。



空屋稅跟空地稅我覺得更有效

增加投資客找人頭的成本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