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6619 wrote:
感謝大大詳盡的解說,...(恕刪)
lienly wrote:
若在北市, 盡量不要...(恕刪)
這種物件.....是不會出現在台北市的
板主所說的物件應該是淡水的物件吧!!!
這個物件並沒有很好的"使用" .再不知不覺中已經慢慢淪變為"負資產"...只是因為不明顯.所以板主不自知...
要將管理費.房稅計算上去.才會出現"成本"
目前板主所擔心的應該是.利率上升後.再增加直接成本的問題.......
其實你的問題再低房貸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莫名其妙"跟著買房..而確沒能妥善的運用"資產"..無形中卻開始擔心受怕.....這是很多人心中的問題.....
其實房地產.不管政府怎麼炒.媒體怎麼吹.....你只要不要去相信.就不會追到最高價!!!這不過是本來無一物問題.
因為台灣不管哪黨執政.只能大力舉債.狂印鈔票的一條路.......持有"資產".永遠比抱著新台幣安全....
你賣掉房子.可是卻無力處理賣房後手中的新台幣....只能看著對商品的購買力漸漸消失......除了悲哀還是悲哀
20年前新台幣100萬買間房子.20年後新台幣100萬只能買個停車位.....
如果你有辦法的話.我是建議你"轉進".放棄3級戰場.轉進2級戰場..........3級戰場的變化.5-6年都不會很大.對於不善管理的人來說.風險很高!!!......2級戰場比較起1級戰場.穩定度高.不易暴漲暴跌........
美國的資本市場將會日本化.這應該是很明顯的清況了......長期經濟低迷徘徊.利率長期低利率..失業率長期高居不下.........所以要漸漸習慣.不參考美國利率........20年後也許取代美金的新貨幣就會誕生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想想,賣房子也麻煩,所以就決定賣掉了
不過,仲介又提出一個建議
他會去跟買方再拉抬一些價格
不過,超過260萬的部分,希望跟我平分
也就是說,萬一賣到266萬(假設),仲介費就變成13萬(10+(266-260)/2)
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或許買方本來出價就高於260萬
那仲介不就是變相要求增加仲介費
如果不答應,其實仲介也可能去跟買方說,他可以要求屋主降價(一樣對半分)
若降6萬,他還是可以拿到額外的這3萬仲介費(假設原先出價266萬)
所以,我好像只能接受仲介的提議了
是這樣嗎?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