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樓主分析的部分與小弟想法相近
房市看空需要天災人禍
如此房屋持有人才會被迫釋出房產
除非投資客
一般人非到不得已是不會出脫房產
如今因科技進步
人類對天災的回復力已經上升
而人禍的部分
應屬 經濟蕭條或是戰爭這類
假如沒有上面現象要房價大跌應該是不簡單
一樣的捷運蓋在台北有盈餘
蓋在高雄就不一定可以賺錢
台北市土地有限
光是每平方土地的公共建設投資金額
就超過其他縣市
城市發展這東西本來就不是齊頭式的平等
絕對是有可能大者恆大
但是中型都市的開發才是最容易賺錢的地方
如新竹科學園區週邊
台中七期八期這些新開發點
都是很正向的都市開發模式
做生意跟做事原本就應該越努力做越成功
今天買不起不一定明天買不起
就算一輩子買不起
那也是努力不夠或是方法不對
與其天天唱空或是抱怨他人旁門走道
不如自己多努力
每提升自己一點眼光自然也不同
雖然小弟沒錢買下台北市的房產
但希望有一天我可以
此外,房價真要下跌,不是政府就能檔,別對政府存有幻想。美國日本股市房市大跌之時,政府能幹嘛呢?
我只是一直覺得,把美好人生的絕大多數所得,拿來花費在一棟會變舊變髒的消費品上,應該在那個消費品價格便宜或合理的時候進場。
現在經濟不景氣,建商卻還能享有高利潤,這本身就是一件勢必要修正的事情。
投資客不出脫也沒關係啊!沒人規定他們一定要出脫,只是,等到更多重劃區、更多土地、更多房屋被釋出之時,絕大多數的投資客的房價,還能維持在現在的水準嗎?投資客也不是每個都會賺的。
至於什麼幾百萬人的生計,就當作笑話一則,哪裡掉下來的數據啊?夢到的嗎?
所以一定會跌下來
我想跌是一定會跌下來
不過有的成功的財團和投資客已經在房價上漲的波段中賺飽口袋
所以即使跌下來
她們的口袋也比一般人深厚
而且藉由市場的消息管道比較靈通
房市回溫的時候 她們搶進的時機和速度還是比一般人快
就如同樓主講的 大家知識越來越豐富
寒冬就會一次比一次短....
有多少人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找到自己喜歡又符合需求的房子
所以說~
大概沒辦法期待哪一天可以跌死這些財團和投機分子
然後大家快快樂樂的買房子~
另外提到為什麼大家連很貴的房子都一窩蜂去買
搞得房價下不來
我覺得有些狀況是真的有房屋需求
不然就是有的好的物件被壟斷 (開賣就被訂走然後你看過了四個月都沒人住)
結果符合需求的房屋雖然超過自己的理想目標價格
但是還是得買 只因為真的有需要
只能說買房屋有時候還真是需要一些緣份和運氣
以前聽過一個觀念 覺得還不錯
就是第一次購屋可以試圖著先找尋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購屋
地點選在房價可以持平,甚至增值的地點
重點是房貸壓力要小 能夠存錢的物件 (以不超過薪水1/3~1/4為限的房貸)
還有就是一定要存有換屋的想法和計畫
過個十年
因為貸款壓力小 有存錢能力
薪水通常也比以前高
就可以把目前的屋子賣掉加上積蓄
變成下一間屋子的頭期款
十年後的薪水 就可以負擔更多的貸款壓力
往更好和更市中心的物件發展
依照每個人家庭的開支不同
理論上都可以達到一~兩次換屋的計畫
最終可以換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缺點是10年~15年要搬家一次
但是比一次就購買自己很棒的房子
然後一生被房貸壓住的狀況好很多
至少我看到幾個家人和朋友的例子都還蠻符合這個觀念
一開始買爛房子的人
存款累積比較快 (有投資頭腦的 存錢更快)
大多已經換了一次屋子 (我出社會9年)
而且第二次換屋就是很接近她們自己理想的屋子
而一次就買很美但是很貴的房子的人
卻都一直還在原本的房子
雖然房價有漲 但是因為存款數字也不高 所以也不太敢做其它打算~
目前的大環境 有時真的讓人覺得很無力甚至感到氣憤
但是小老百姓除了抱怨之外
只好練練殺價功力和找到一些方法慢慢打下基礎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