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為,不必一步到位.貨那麼多,繳的錢都銀行賺走利息.從小屋再慢慢換成大屋比較划算.風險性也較低.除非台灣回到以前錢淹腳目的年代,一年薪水調個7%以上,每年房價都有10%以上的成長,當然可以不計代價先卡位先贏.不過台灣早已不可能回復到高成長年代.看看大學生起薪不比十年前高.加上少子化,真的不必當個超級屋奴.有個遮風蔽雨的地方就不錯了.
他到底是哪一家公司的啊..讓大家開開眼界吧..是不是IC設計的..不然..買得起的人還真少..我有朋友也買了1700萬的..不過夫妻二人加一加,我想每年至少有300萬以上,也許他們才認為沒什差..要是一般人..我連想都不敢想..代1200萬..一句話, 太感動了..要是利率升到3%,光一年利息就要36萬了..看來真的跟商業周刊一期寫的一樣..當屋奴了
趙藤雄表示,台灣近10年來的房價僅上漲16.6%;首善之區的台北市,上漲約37%,與全球平均漲幅的150%相比,台灣的漲幅僅有全球的十分之一,所以台灣的房地產不可能泡沫化。根據趙老闆的說法其實他買的是便宜的~~~還有快100%的比價空間~~~聽趙老闆的穩賺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