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在研究這一部份, 但是對於一些名詞的定義卻是有點不了解...請問, 所謂的建坪到底指的是建築的權狀坪數還是實際的室內坪數呢?其實算起來, 除了公寓有改建題材以外, 目前使用已達 30年左右的華廈再來改建, 是不是都不太划算呢?
bartkidd wrote:最近有在研究這一部份...(恕刪) 就算公寓都不見得有改建題材有改建題材的前提是土地是精華地段再來是容積率沒用完面臨的馬路很寬(至少超過8米)再來是有都更獎勵如果你想要改建的地方沒有這些條件,根本不要想改建,改建完比原來老舊公寓還要小,拉皮還比較划算看看正義國宅,這四項全部符合,滿分...所以有建商來談,不聽話的碰碰所以這四項至少要有三項符合,才會有建商想要來改建
感謝各位給小弟一些建議,我再補充一部分~我家這裡是屬於商三用地,建蔽率為65%,容積率為560%,整個更新基地面積約為1700坪,有3,4,5層樓的老房子都有, 基地四周都是(雙向單線)兩線道(我不太清楚幾米),距離捷運站大約走路5~8分鐘路程吧~希望各位大大再給小弟一些意見~
最重要的是你跟建商怎麼分啦,一般是四六分吧 ,也就是你有100坪的地,但是你要割40坪的土地出去,所以你只能算有60坪的地,然後60乘6= 360 坪的房子.大概是這樣吧.我家以前也有人來談過.不過都沒談成,因為我家是透天,隔壁是五樓,五樓的會多要求條件,建商都要殺我家去補,所以很難談.建商還買下其中一戶卡這塊地,讓別家不用來談,現在建商的弟弟在他們買的一樓開店.我們這裡才七名地主.都很難談.版主如果要談合建案,慢慢談就好.租屋補助那些都是小錢,車位跟如何分配比較重要啦.還有分不平的部份,跟建商的買賣價比較重要.參考看看.有錯的話,再請版上的前輩指正.感恩
若在台北市中心商業建築假設一坪可以賣70萬一坪土地可蓋出10坪建坪,一坪建築成本大約10萬銷售成本人事大約在抓一坪10萬若分給原地主60%,建商的利潤約在20%以上是可以在去爭取一下啦!看能不能爭取到7坪再不然你們住戶聯合起來找建商委建,利益全部自己賺不過這樣就比較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