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民代本身很多就是球員兼裁判,很多都有開營造廠包工程當然也包含蓋房子,現在的新建築每棟都是大樓大樓就是佔一定比例公設,當然不可能自己吸收,因為牽涉到太多利益,沒有人會跟利益過不去,除非像民國70幾年那時爆發無殼蝸牛潮不然這環境是不會改變,人多勢眾嘛
這算典型的政商勾結!許多立委都用人頭開建設公司, 或包工程在做.如果不灌虛坪, 當購買人覺得誤差太大, 請地政鑑界求償時, 大概都是整棟都有同樣的問題.另外政府科稅是以房屋和土地權狀的登記坪數做為計算基數.如果按實坪計價, 那政府的稅收會少很多(不要認為只有公寓有虛坪, 透天的私設道路用地的地價稅也是屋主要繳的)牽扯這麼多的利益, 政府是不可能挺小老百姓的!
ccd_hci wrote:只有樓梯+沒有停車場+機車位+外牆小塊5X3磁磚..你會買??沒有管理員---你會買??天天追黃色的少女祈禱你會買??路很小只能走路進入的小巷子-你會買??你說的房子不就是小弟目前住的房子嗎??只有樓梯沒有車位沒有機車格...外觀馬賽克...沒有管理員...每天晚上7點要衝到巷口等小黃丟垃圾...路小條車子開不進去...屋齡已經超過40年了...不知道什麼叫做房屋稅了....目前和未來的女王住的還滿開心的...這種公寓大概只等改建了吧
ccd_hci wrote:看自己拉...如果有...(恕刪) 政府既然可以制定基本公設...如逃生梯.避難空間...當然可以訂建商最低公設比啊,不過在銷售時只能依居住單位的實坪計算,這樣建商要用什麼方式去吸引客戶就各憑本事.不是像現在,地下室停車空間已經納入公設銷售了,車位再賣你一次,獎勵車位再賺一手,不以立法強制消費者那有能力對抗,只能消極的選擇不買.如果有一天以實坪計價,就算是房價再往上升,至少我確定我買的是實在的坪數,不是花一大半的錢去買用不到的公設
twccsun wrote:何謂實坪?? 千萬別...(恕刪) 實坪不就是指室內空間嗎?不管所謂大公還是小公,都不在室內,如果建商要在加蓋個電機間送給你二次施工那不就算你賺到嗎?相信不會有那麼好心的建商.
honton621 wrote:實坪不就是指室內空間...(恕刪) 扣掉公設面積不等於您實際室內使用面積..那些隱藏起來賣錢的才恐怖..大公小公都可以調整..它只是一個是數值..難道扣除這來賣就一定對消費者有利?問題的癥結在於整體房價結構是否合理..這其中更牽扯了許多稅制與建管相關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