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不要再怪年輕人了 四五六年級的 還不是握有龐大資源 卻沒有把台灣帶向更好

呵呵~年輕人真的有在努力嗎?有!努力享受當下吧!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8成非新車不牽、非蘋果不拿、非名牌衣不買、追求限量跟隨潮流、吃吃大餐、喝喝下午茶、++宵夜、天天星巴克或手搖杯,聊天問起房子每個人都嫌貴買不起WTF?當然你可以說每個人價值觀不同,先甘後苦或先苦後甘,之後請對自己負責,難道要大環境配合你?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每個年輕人都想當人生勝利組,但請問你跨出去了嗎?
忍耐是一種美德沒錯,但是一直忍耐未必是正確的
我們換個角度,用數據減少個人觀感與情緒話的發言會比較客觀

一般普遍認為刻苦忍耐,日子一樣可以過
邏輯上正確,減少物質慾望,確實生活品質未必會更差,但是我們要把機會成本考慮進去,需要忍耐過日子,代表你要付出其他代價來替換。
以買房來說,
同樣購屋,房屋交通越不便的房價越低
時間是一種機會成本,研究顯示通勤時間越長,對健康的傷害越大,工作表現也越平庸
生活圈也會越小
所以考量到機會成本,生活成本未必是越低越好,再以食衣娛樂來說,延遲享樂已經被證實是成功者的人格要素之一,可是延遲享樂不代表不享樂,而是把自我身心靈滿足的程度最大化,有效率的運用人生,然而在減少慾望,也就是忍耐的過程,可能是十分傷身的,先不論食品安全的問題,就人際關係與社會認同的角度,忍耐中可能要放棄人際關係以及犧牲社會認同,在消費經濟為主流的現在社會,食衣娛樂的成本已經不單單是生活成本,而是社會認同成本

就第一點的結論,當個人的收入趕不上生活與社會成本的增加,勢必會被社會邊緣化,這部份不是單純的勤儉刻苦可以克服的
從各方的統計顯示唯一解就是大幅提高收入
而現在台灣社會競爭的結果,受薪階級要找到高薪的工作其實是相對困難,2014-2015台灣受薪階級每人平均收入為35986
台灣人而經常性薪資平均為38208
從人數統計上來看月薪超過40000的受薪
者,只有31.4%,而且平均年齡超過40歲

白話的來說,只要你是低薪,不管你怎麼忍
怎麼刻苦節儉,靠薪資你從20歲忍到65歲
你還是魯蛇,而且有更高的機會憂鬱症跟各種慢性病或癌症纏身。

年輕人需要延遲享樂,但不要忍耐
要反抗,才是翻身的機會
反抗?反抗什麼?
當年一路忍耐配合公司共同奮鬥,公司也給我機會成長,雖然常抱怨公司不人道,但是還是依照前輩的路在這近7000人的公司混出一片天,心中滿是無奈,但還是一路走來。
看到要年輕人反抗的字眼覺得唯恐天下不亂,紅衛兵製造者。
年輕人應該多想多學習怎樣才能成為人中不可或缺之人,而不是反抗造反,會被一棒打死的絕不是在位的老頭們而是自以為是的年輕人,只要自己成長茁壯不怕沒出息,並善用公司資源發展自身才能出頭,到時是公司求你懂嗎?
行道人 wrote:
忍耐是一種美德沒錯,...(恕刪)
把相同情況擺到對岸,現在對岸賺錢容易

如果對岸的一個 20出頭歲年輕人狂酸 456 賺那一點算甚麼
他們隨便做個幾年,465就是沒用,一輩子賺的也比不上他們這幾年
這時 456 的又作何感想

努力固然重要,但運氣也是不可缺少
偏偏 456 多半不願承認這件事
部分 456 讓人厭惡的就是得了便宜又賣乖的態度

每個年代都有努力和懶惰的人

01 一些 456 最愛的就是以偏概全
只要類似的文章
一定立刻說全台灣 789 都是人手 iphone,周周大餐,年年出國
深怕被人說他們努力是因為在對的年代

yutaiC wrote:
把相同情況擺到對岸...(恕刪)

我剛好是7初,但我身邊周遭看到的是789的確是這樣
抱怨、哀怨、怨天尤人...孤兒怨(誤..
無嘴無腳、有嘴無腳、快嘴慢腳
當然比我還好還優秀的人也不少,但比例跟上述比很少,
而我還是持續邁進。

456跟789拿時空背景來做比較,我是不知道那個比較苦,我只知道我父母這輩子,賺錢買房養育教育我們這些789,我只有感恩並好好照顧回報他們而已。

yutaiC wrote:
把相同情況擺到對岸...(恕刪)



我就是八年級的 我拿SONY過季手機 月租費300多 有時候假日還要趕工 就像現在接近年底 工作量還是多到趕不太完
在456嘴裡 就成了 手拿蘋果 月租吃到飽 只想週週休的 世代


然後罵年輕人22k只想享受 我65k 就算不再自家上班 出去外面隨便都有4~50k
可能這樣的薪水在456眼裡還是跟屁一樣 儘管我的工作內容不輕鬆 在他們眼裡 我們永遠只是想享受的世代



有些人或許會認為有房的人會跟著一起霸凌沒房 指著他們教訓
不是所有人都那麼自私的 但要靠一己改變是很困難 這是要靠大環境在背後來推擠的...


說什麼年輕人只想享受 不儲蓄 還妄想買房
那是不是也不能否認現在房價過高的情況??


每個時代都有溫拿跟魯蛇 但我們不看個人 一個國家要強盛單靠個人是沒用的
現在社會平均薪資沒有大幅成長是事實 現在房價結構有問題也是事實
如果要單靠一個人的成績來論社會 去年我家淨利隨便加加減減 我隨便拿捏一下也都有破700以上

那我是不是就該拿我的家庭來看社會?
我們的本業獲利不在房地產 我也說過了 我家的房子給你隨便跌個3成都還是有賺的

456太多自私的人了 拿著一點成績就指著罵後進人員
享受著易成功的果實 卻沒有想過這是時代的優勢 ..


如果456真的這麼厲害 擁有龐大資源的你們 怎還會把台灣帶領這地步?

如果真要劃分為二 456 78 這兩族群 誰有最大的資源? 誰拿了最多的分配?

kamiru621210 wrote:
年輕人應該多想多學習怎樣才能成為人中不可或缺之人,而不是反抗造反(恕刪)

很遺憾聽到這總結論

飢餓遊戲永遠只有一個贏家
可是參與飢餓遊戲的人確很多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說
按照社會遊戲規則是好最安全的方法沒錯
但是從全體的角度
不是人人都讀台清交成,更不用說
在階級世襲下,機會本來就是不平等的
留美的打本土,本土的比學校
多數年輕人注定是要當魯蛇
這是社會現實

與其欺騙他們說努力,光明的未來等著你
還不如教他們怎麼存活,有價值的過日子
當年輕人連發展的未來都沒有,跟他們說
努力!我可以你也可以,這是要騙誰?

難道現代社會發展只需要資本家跟能幫他
累積更多資本的”人才”嗎?

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台灣過去15年的
GDP成長完全沒有反應在薪資上
少數人壟斷了經濟成長的好處,壞處卻是
所有人一起承擔,隨著科技越來越進步
勞力與技術開始淡出經濟發展活動,人
能做的工作越來越少,可取代性越來越高
外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年輕人的未來在哪裡?
台灣偉大的資本家願意產業升級嗎?
不,產業升級是政府的事,資本家是要賺錢
的,所以繼續追求低成本,繼續代工
台灣除了製造沒有其他上的了檯面產業
現在的顯學就是想辦法把公司賣給大陸
因為公司玩不下去了
其他產業像金融業服務業這種內需產業,一旦外銷不振馬上就大受影響
玩不下去台灣的老闆就開始罵了
年輕人不努力!
可是台灣的技術勞工是全世界屬一屬二便宜
技術程度是世界頂級的程度
台灣的工時是全世界第四高
還是有人在妄想努力可以克服一切
台灣的問題不是勞工更努力一點可以解決的
台灣的問題在於產業結構的升級
在於世界經濟體系的變化
歐盟年輕人的失業率是25%
北歐國家可能好一些8-12%
西班牙,意大利,希臘 都是20-50%
台灣很好嗎,青年失業率13%

這種世界發展結構上的變化
不是靠個人"努力"可以改變的

要靠制度的改革以及產業的升級
順帶一提台灣的失業補助是薪資6成
一年最多領六個月
條件嚴苛,要"非自願性失業"

歐洲最"努力"的德國是67個月
領完每個月繼續領384歐,租屋再領450歐
一個月8百歐,台幣三萬,還沒算食物其他
扒拉扒拉的福利
台灣只會叫年輕人繳國民年金給老人花
台灣真是好棒棒

努力就可以成功是騙小孩的話術
努力就可以成功是騙小孩的話術
努力就可以成功是騙小孩的話術
太重要了要說三次

說魯蛇造反太嚴重,但是對抗不公平的規則
對於其他70%的魯蛇們來說太重要了
不反抗,魯蛇們是沒有未來的
而民主的真意就是少數服從多數
多數尊重少數,民主社會不會發展到
搶錢搶糧搶娘們
但是稅改,土地正義,必然會衝擊
既得利益者,前例就是恐嚇台灣經濟會
完蛋啦,要離開台灣拉扒拉扒拉
魯蛇們要反抗的不過只是這些

就算是雞排店,人事費用也只佔凈利
的兩成左右
你幫公司賺100,公司付你20-30
剩下70-80屬於股東
沒有人真的難以被取代
除了股東,或是國王的人馬
台灣之所以"叛將"多
除了對手"高薪"聘僱以外
當初的不受重用恐怕才是主因
結果當初出走的2-3線人物們打的台灣產業
落花流水,資本家們還立了一個萬惡的競業
條款,結果人才出走更快XD
離題了,只是感嘆年輕人出走也被罵
留在台灣也被罵,工作權利被漠視
資本家們真的對的起台灣,對的起年輕人?

不反抗,除了飢餓遊戲的贏家其他魯蛇是不是等死就好了,到時候才是真的快要"造反"
人多就是正義這是萬年不變的真理
多數人過的不好,少數人是能爽多久我還真的不知道
~快意~ wrote:
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8成非新車不牽、非蘋果不拿、非名牌衣不買、追求限量跟隨潮流、吃吃大餐、喝喝下午茶、++宵夜、天天星巴克或手搖杯,聊天問起房子每個人都嫌貴買不起WTF?

你少寫了一個最重要的
在本版,是......
買屋一定要買台北市市中心的新屋

shadowjon wrote:
你少寫了一個最重要...(恕刪)

難怪我只能在台中市市區買屋
真是誤會大了
行道人 wrote:
很遺憾聽到這總結論...(恕刪)

資本主義不就是這樣
我也不是抬青椒,只是某私立學校,
我讀高中~大學時要就學貸款,
讀出來也跟工作性質沒啥關係,
對你說國外福利好環境好,有能力誰不想去國外發展(包括我)
你說努力不一定會有收穫,
但前提是努力過了嗎?
努力1天、1個月、1年?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