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全球 N' 美國 貧富差距 圖表 ~~~~


icyjellybean wrote:
我也長期看好你說的區域,但最近的新聞:中市推案2千億 創新高

對我來說,過度樂觀是警訊

我算信義計畫區的原住民,也看過當年二三十萬的「盛況」
印象中市場上湧現的各拍屋蠻多的,沒穿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十二期快速道路旁已經出現40萬的開價,真有那個價值?等人被洗出去可能比較划算喔


同意! 台中未來的30年內我只注意七期和水湳, 而且不能過樂觀, 要審慎以待!
買房子我還是以自住為主. 十二期? 不在我考慮居住的範圍. 所以再便宜應該也和我無關...

icyjellybean wrote:
我也長期看好你說的區...(恕刪)


新愛的老哥
尊敬的戰友

現在跟未來的情勢,盡量別碰,台北市以外的區...
連新北市都別碰~~除非你是買來爽的 不管漲跌。

原因很複雜 我大概說明原因

桃園 新竹 台中 高雄 台南
這些都是一百多萬的人口...
他們無法建立起 具規模的的聚落效應。頂多只能算LOCAL級...
資源還是會往台北市集中

再舉個例子
台北市平均交易房價是55萬/坪
全台第二名的新北 直接攔腰 均價是28萬/坪
你就知道 強者恆強的效應 是怎麼回事
畢竟台灣已經是成熟 往衰老的市場
你想要走 看好潛力股模式去買台中 高雄
相信我 就算30年後有漲,也沒有台北來的貴

我1F的影片其實就在傳達這件事情
就像 銀河系 永遠都是中心點最亮 最亮最亮 周遭的太陽系都圍繞著中心點
太陽系 永遠是太陽最亮 行星 彗星 永遠繞著太陽
就像月球繞著地球 也繞著太陽 一樣

又像 微軟 頻果 下面數萬名員工 再怎麼努力
創造多大的商業利益 拿最多的都是 最核心的那幾個....

所以要選好房 一定要買在 收入最高 消費力最強的地方
所以你看全球最貴的店租 是 紐約第五大道
為啥? 那邊消費者 千萬年薪很基本...再加上觀光人口。

人口1.3億的日本 也只有一個以東京23區為核心的 大東京聚落
經過過去20年的通縮時間,大家以為日本房價全走跌
其實有幾個精華區,房價是破歷史新高的 但那是特定那幾個點。

未來台灣也保證是這樣,所有的資源只夠支撐一個核心區
台北市是唯一選擇。
又像 晶圓雙雄 你看現在兩間股價差多少?
一堆搞DRAM晶圓的股價剩多少?
以前YAHOO 跟GOOGLE再拼 現在GOOGLE拿走全球50%以上佔有率

美國以紐約最貴
英國是倫敦最貴
日本是大東京都
大陸13億人口 也不過造就 上海 跟北京兩個大核心
日本是東京
還有 香港 曼谷 雅加達 吉隆坡
巴黎 首爾 新加坡烏節路 新德里 慕尼黑 雪梨
大家推崇的房屋政策天堂的 瑞士
這些市中心都是爆貴..根本沒有便宜過
經過100年 有便宜過嗎? 經過1930年大蕭條 到現在這些都市 有便宜過嗎?

我不想得罪 台中高雄 新竹 桃園人 甚至苗栗嘉義雲林 南投宜蘭 花蓮 頻東 台東

但我得說這是事實 參考看看吧

除非你像我一樣 我去年買的房是 新北 100多坪的封閉社區獨棟別墅
那就是我要自爽 以後退休用的
那我才不管漲跌 就像買台車一樣 跌到0元 我也不在乎~

不然你要往 保值 投資 工作 營利 開公司 開店面
最好選台北市是最安全的做法
就算是南部的成功企業 很多在台北也會設 辦公室...
goblinlord wrote:
當土地資源高度集中在政府,地主,建商,房仲手中的時候,那價格就是隨他們喊


同意網兄所說

正因為如此,房地產投資,個人的philosophy是注意基本面(DCR、NPV),相信籌碼分散比較安全

一年多前在台南買的小店面,最近查實價登錄,今年初類似物件成交價多了50%
如果當初買預售/新成住宅,建商很貼心的先把未來漲幅幫我們算好,還不好砍價,八成沒這種好康(*)。就算漲幅接近,至少有好心人幫我繳房貸


*:總是有例外。家母沒跟到富立耘非凡的團購,很嘔

tagahu_1 wrote:
其實說真的,知道又能...(恕刪)


嘿啊房地產崩盤就很快樂了

madscrew wrote:
新愛的老哥 尊敬的...(恕刪)


是啊未來是強者超強的時代

台灣就算爆掉在全球化的時代你可以移到別的國家去

好的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

01鄉民就很羨慕日本 德國唷
madscrew wrote:
新愛的老哥 尊敬的...(恕刪)


好心(*)的網兄,謝謝你花這麼長的篇幅講解

我是半個台北人,住過幾年的舊家在威秀附近,你想表達的我懂。

住過海內外五個城市,我認同你的觀察是通則沒錯(連哈比國首都的房價都飛起來了)。但我認為,房價最終仍是回歸供需,沒有網兄說得那麼絕對。

固然,從比例來看,台北絕對是富豪、高所得者最集中的區域。長期來看,也確實最不容易失敗。然而,其他縣市也有其「蛋黃」,這些特例有其支撐,即便五(六)都中漲幅最落後的台南也不例外。

台南文化中心附近,大路旁的建地,經過2002-2003的洗禮,近幾年也是突破創新高。如虎尾寮重劃區,最近五年的漲幅普遍翻倍,不輸台北。該區低密度規劃、綠地密度高,且住戶平均收入/素質高,空地少、新建案有限,釋出少,很多人想擠進去。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台南興建中的總價5000萬以上「大樓」,560戶也已經幾乎被clean。

因為個人投資的criteria,我總偏好低基期的區域、標的。事後諸葛一下,結果也沒有很失望啦。
當然,如果信義大安出現漂亮的價格,尊敬的戰友還是得變競爭對手


*真的啦,雖然講話辛辣了點,但網兄肯花時間回一堆廢文教育陌生人,這點我自認做不到
icyjellybean wrote:
好心(*)的網兄,謝...(恕刪)


對阿~~ 奧克蘭最近的豪宅 1/3都被大陸人買走了
250坪 成交一億 平均60萬/坪 的獨棟別墅


如果像你說的 B級城市的蛋黃
那就是像台中的逢甲一樣 的確可以長期持有
不過RUN非首都的蛋黃區 就是噴高就獲利了結 會比較好

-------------

沒啦 我私下本身,根本不愛 大安區信義
那只是拿來舉例用的~~

我快37歲 做出口貿易,目前已經半退休 不靠房地產獲利,
但我喜歡選好的地方住。

如果想要自住 我個人推薦一個私密好菜 (非獲利用)
這篇應該沒甚麼人要看了~~ 應該可以放開來講

我去過國內外 很多地方~ 若是單單台灣來說
中山北路七段 [第二推薦是 忠誠誠品旁邊那一小區] 是我選出來的首位~~
七段自住優點是~~

@公園綠地又多又大 (含大小公園 +河堤 大概有30個吧 )
@道路漂亮 乾淨 樹又多
@人口密度低 [狹義的正天母僅兩萬人, 但享有超多天然資源]
@不怕地震,因為七段是岩盤
@不怕淹水 因為地勢高出水平面約40-80m左右
@沒炒作 (但也不會噴出)
@附近有4間大醫院 榮總 振興 陽明 新光(未來老年化 醫療很重要)
@有三個大百貨 SOGO 三越電影院 高島屋
@到大安區只需6-8公里 (其實我極少去大安區 ~~)
@陽明山在後面
@要去 故宮、天文台 士林兒童樂園 美術館 B&Q 淡水 大直 內湖都很方便
@後面都是別墅區 水準高~~
@七段有 8間以上 政府認證的 真豪宅~~士林區最貴的都在那區段
但周邊其實不貴 ~沒被炒作 超爽~
鄰居素質超高 <~這個我超重視
我討厭改車小屁孩,跟水準低的 中老年人,那邊的人水準都算高 又安靜
居民不冷漠, 白人,阿本仔 超多。


但千萬別買其他地方
例如 捷運芝山站附近 或是 中山北路六段 或是 忠誠路一段
因為那些地方 沒有寬敞的道路 也不防淹水 也沒岩盤 綠樹公園也不多
路小 壅擠巷道 一點都不舒服~~

最重要的是
七段那邊無法被炒作 也沒甚麼投資客
幾乎都自住 住滿滿。

首選幾個巷子
1. 天玉街附近 777 奧之細道 天母紘椐那區
2 中山北路七段114巷33弄世園那~或是41弄
3 中山北路七段141巷 天母公園附近那區塊
4 遠雄陽明附近
5 忠誠路二段 118巷-178巷 這區段 的前兩排房子 其他都不要選。

大概就落在那幾個區 有空繞繞吧 參考看看
這是我大量分析後 自己選的私房秘密
台灣整體房地產要起來,是要看台灣實體經濟能不能起來,人民收入能不能增加,但這幾年看不出有新產業只剩炒房業,又要面對這幾年快速累積房地產負債(高達7兆多,每戶平均背900萬元),很難看到曙光,買房的要有長期抗戰心理準備。

台中重劃太誇張,供給量太大,光消化那些賣壓就需要很多人口,到哪去找這麼多人口,像7期假如這麼好,不會空屋率這麼高,都是一堆投資客養房準備賺差價,他們又要付房貸、管理費、房屋稅等等,房子不斷折舊,房價又看跌,他們只是不斷消耗實力,可辛苦得很,沒跑掉的,最後可能跟上一波一樣金拍銀拍收尾。日本空屋率只有台中1/2不到,跌7成。

誰會喜歡房子被金拍銀拍,都是身不由己,上一波很多都是擴張信用撐不下去的,房貸常常是筆大數目,養房也有很多費用,還會折舊,資金鏈很容易斷,就被法拍,不是你想保住就能保住。這次基本面更差,多是靠借錢撐起,空屋率又這麼高,能不能像上次反彈,很悲觀。房價主要是供需決定,當需求越來越少,空屋卻是這麼多,就會跟日本一樣,一直跌,每年跌,跌到你不敢買為止。

台幣購買力小,會讓更多薪水階級縮衣節食,更繳不起貸款,那些有錢人也不是呆頭鵝,像台塑王文淵,連家大公子說買不起,其實是婉轉告訴你,這種房價他們不會當冤大頭。所以一直強調有錢人沒用,他們多不會那麼容易上當。

我是說假如拿公司經營的錢去炒變現不易的台中7期房地產,是很短視,像最近日幣大貶,中部許多跟日商競爭的產業,受傷頗重,需要現金維持,當公司資金套在房地產,那不是準備宣告倒閉,最後是公司保不住倒閉,房地產也保不住法拍,是不是很短視呢?

有錢人會成為有錢人,絕對不是去接掉下來的刀子,不然早就落到M型左邊。除非是旁邊已經買很多地或是剩很多庫存房,只好忍痛追高標一小塊地作價或是找個人頭高價買一間作價,那就另當別論,因為那不是真的買只是想借實價登錄拉高出貨。

小沙皮 wrote:
如果台中朝向世界接軌的腳步不變, 交通和經貿繼續發展, 如果台灣還想與世界一較長短, 那麼短暫的下跌只是一個過程! 而且, 若是因此有人被洗出去, 接手的應該是更有底子的人!
這些接手的人應該就是版主所說的那群少數人之一! 我以前住在信義計畫區旁, 看到的就是這樣! 一時短暫的下跌, 或抗跌! 2002以後就慢慢上來, 還創新高!
還有, 你看到的是房價的上漲(我也有看到), 但是我還看到台幣的購買力在減少!
一輛BMW 520在20年前大約130~150W, 現在多少? 250W! 連320都要180~200W!
一包乖乖價格沒變, 裡面的餅乾變少了!
一個麥當勞漢堡價格不變, size變小了!
受薪階級的薪水沒變, 能買東西減少了!
那麼, 到底是台幣貶值多? 還是房價上漲多?
就算房價下跌, 恐怕也不會跌太多, 因為台幣價值沒以前大! 而且大部分的人也買不起!
這應該就是版主詮釋的道理: 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有錢人對金錢與商品的看法和大部分的人不同!
很殘忍, but it's real!
所以, 多短的時間叫"短視"? 你可能須要先定義一下!

科瑞岱爾 wrote:
我是說拿公司經營的錢去炒變現不易的台中7期房地產,是很短視,像最近日幣大貶,中部許多跟日商競爭的產業,受傷頗重,需要現金維持,當公司資金套在房地產,那不是準備宣告倒閉,最後是公司保不住倒閉,房地產也保不住法拍,是不是很短視呢?


這跟房地產沒有直接關係啦,不重視本業的後果,投資什麼都一樣。當年精機拼命炒股票,也玩到GG
說真的 要投資

長期要增值或保值就屬台北市精華區

其它的漲價只是暫時的膨風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