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一搖 wrote:
現在除了現金飽飽的
一般人很難不去貸款吧 ...(恕刪)
問題是樓主現金已經有兩千萬了,想必收入也不低,
那就直接現金買房,至少再怎麼投資也不會動到根本,至少有家可以住.
我同事就是這樣,一結婚就用現金買了房子在士林科博館那邊,
兩人算算月入也不只二十萬,也不用跟別人一樣每天早出晚歸,
每個月多餘的錢再拿來玩玩股票,贏就賣,輸就放,反正無借無貸,基本上沒差.
一年還可以出國玩好幾次,這樣的生活多好?這樣才是新婚生活啊~~~
小倆口最近終於想把開了十幾年的車換掉了,開始物色新的進口車囉....
(車子的順序放最後,個人覺得很合理,畢竟這東西可是折價迅速的產品啊....)
至於有人說不要買在台北?嗯...如果工作都在台北,那省下來的時間成本可是更高啊.
畢竟其他地方30歲左右要有一個月十幾萬的工作機會真的比台北市少很多.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假如不是的話,就不應該全投進去,
反而要有現金為王,投資好的標的,美股與美高收益債、公司債是現今最好的標的,
當然隔一兩年後上證落底後也是最好的機會,
這些賺的都不會低於這房市高檔的機會,而且風險相對都遠低於這些,
只能說不會理財與看出趨勢,輸的機率很高,
就算買房還是一樣,而且有兩千萬的話,基本上已經是一般人退休的目標了,
年報酬率5%的話,一年就有一百萬了,那是不是一個月就有九萬多的收益,
但是一般人都不懂這,只以為置產保值即可,但是看版主講的案例,
又好像是有錢人家的小孩,所以根本不懂理財的感覺,想一下,20年後穩穩地可以變成4000萬,
還是買個台北市房子漲成4000萬,假如想要在台北市賺的話,就要操作成高檔市場,
選好地段有潛力的地區,並且應該買高檔的區域,這才有市場區隔,但是假如沒有這能力的話,
那想一下,現在的M型化房價,想要20年後再變一倍是很難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