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是鬼扯麻....都是你自己在想只用自己狹隘的心理看世界怎麼樣看見壞從不看好........整篇言論已經很清楚了討論歪來歪去.....一直講別人如何如何老幫別人找壞理由..你的人生會不會太多猜忌與猜疑..會不會太多都是自己看人家不順眼而已?其實很多人也對你現在行為有意見....花這麼多時間在嘴砲一點也不努力那對於比你繳更多稅的人情何以堪?黑羽斷翼 wrote:對不管幾年級都有買的...(恕刪)
1.首先,早期的人是只要花時間花心力,就能買房,你資質越好、付出越多,你買的越多。就像我擺爛的堂哥好說歹說也能買一間房子,而我同事她爸可以買五間(做水電)你跟我說現在一樣?同樣時間、同樣工作,你確定能幹到跟之前一樣成果?連我同事他爸都認為即使是幹水電也很難在原本地方買到1-2間....一堆人重點在於,我花了一樣付出,卻無法跟父輩一樣。就這樣單純。不要一直說啥阿你買郊區阿、你買哪裡啊,你不要跟你爸比買同地方啊。我只能說,重點在於同樣付出下收穫是不一樣。不要鬼扯東鬼扯西。給那些只會嘴合理的人,要是你活在那年代,做同樣事情,搞不好現在能買5間,在那年代你可以買不只10間。2.更別說郊區,知道郊區負擔的怎樣風險嗎?2-1.交通成本(不管時間成本或者車輛等其他成本,也包含了三寶風險成本)2-2.不是所有銀行都願意貸款給"郊區",不少銀行聽到郊區是連貸款都不願意貸款,更別說成數高低問題。除非是新房子、預售屋,不然老房?呵呵。還是政府有規定銀行必須無條件給新人貸款成數8成? 還不都是最高八成,還要看房屋況、地區、當事人財力證明等等。3.有多少人要求社會住宅必須蓋在蛋黃區?(101隔壁? 台北車站隔壁?)還是純粹某些人自己幻想以為一堆乞丐要求政府把社會住宅蓋在蛋黃區?4.退而求其次,誰去認定哪裡是蛋黃區?! 哪裡是蛋白區?! 一堆人認為三蘆是蛋白區,但現在三蘆新房子快突破70,舊房子普遍50.......是在哈囉? 50年房子一坪40~50+是在幹啥小!? 怎樣才叫做蛋白?怎樣才叫做蛋黃? 誰去認定?哪裡是市區?哪裡是郊區?誰說得算?5.現實就是,他媽的台灣房地產就是不正常,以及台灣薪資跟不上時代,這是不爭的事實。不要把台灣房地產當正常化,而去怪罪買不起的人肯定是不努力。你是所有買不起房子的蛔蟲?怎知道所有買不起房子的都是不努力?全台灣中位數人口年薪50萬,所以認為台灣一半以上都是懶惰不努力?怎不換個思考,一堆人把錢投入房地產,不願意把錢投入到其他消費上,那該消費相關行業是賺個屁?台灣又不是財團為主(僅占2%,就業人口佔全台20%),而是中小企業為主(占98%,就業人口佔全台80%),沒人願意花費在其他消費上,那等於叫這些中小企業去死,中小企業沒錢賺,怎分多錢給員工?員工辛苦存錢再去買房子,錢完全卡在房地產會是好事情?根據2021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達98%以上;中小企業就業人數為920萬人,占全國就業人數維持8成,且中小企業銷售額近9成來自內銷市場所以全台灣有將近80%勞工都是靠中小企業家去支撐,而這這些公司行號主要營業收入來自於國內自己,再加上錢只滾去房地產,房地產收穫後再滾到房地產,那就等於要全台灣將近80%的人去吃土,薪資停滯。
kantinger wrote:內湖當年幾乎都草怎麼...(恕刪) 南桃園、淡金一帶目前都是長草不應該買市區的貴鬆鬆房子要便宜就遠一點就有了總不能都要往市中心住然後靠背台灣1%土地蓋的房子那麼貴假裝看不到台灣99%面積沒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