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茵哈特 wrote:
我小時候剛好就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
有一句話 台灣錢淹腳目不是開玩笑的
有位長輩就跟我說過那個年代,做什麼賺什麼,就看你願意花多少心力去賺
現在 別想了,那時未來很光明,現在未來在哪?
我那時內湖的公寓約30坪一間也才100多萬,雖然那時銀行利率也高,但是買房並不像現在那麼離譜,現在如果那間還在大概也能開快1000萬去賣,很多人也是靠賣第一間房才有能力買第二間
所有問題都是錢
原來有人回我的文,這樓蓋太高了

我知道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
不過我阿姨跟舅舅算是晚生,沒搭到那年代
基本上阿姨生下第3個兒女時,台灣科技業人才早就達到飽和
過去唸電子電機,剛畢業都被稱科技新貴,但她們搭上的年代,電機電子剛出來起薪只剩22-25k
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是看著她兒女長大的,當時我就是"剛出社會領低薪的科技新貴"

有句話叫"時到時擔當"
我阿姨那時候養4個小孩.又租屋,真的蠻辛苦的,但一晃眼10幾20年,她熬過去了,現在基本上就是享福了
所以有時候我覺得人很奇妙,到了那結骨眼,自然就有辦法去處理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