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租VS買;實際算給你看

清流達 wrote:
你可以3.4%,不...(恕刪)

誰跟你說了穩定3.4%? 我只是跟你的圖表一樣(你暫定房貸20年都1.6% 跟臺幣定存是1.1%)
預設20年利息都暫定一樣的情形 去推估獲利空間 這點只是跟你的圖表用相同設定而已
(只是用的是目前美元定存利率3.4%)

而風險新聞說過29.5以下買是94.5%勝率 大多數的時間是賺的
就像你房價如果20年中 有19年都是賺的 你會故意選在賠錢的那一年賣?
還是其它賺錢的19年?

不過樓主認為自己的買房勝率 是只要扣除被法拍率1% 3成內都不算虧損
因此風險只有1%..有99%勝率 出現買房比買美元風險低的論調
頗為神奇

1.6%房貸跟3.4%利息是講今年的情形
未來20年還有波動可能 3.4%可能起伏 房貸利率也是 都有風險
只是投資用的是閒錢 頂多少賺
而貸款買房 有賺固然歡喜 萬一房貸利息漲超過3% 繳不出來 可是要被法拍的
(像是美元利息就1年漲了1% 房貸若跟著漲1~2% 是否還負擔得起?)

差別只是投資是閒錢 可以放20年 中間找個匯率高過30時換回
這並不困難
買房則是資金暫時套牢
也一樣要等划算時才好出售(20年內都得還清) 還得找到賣家

你可以選擇付房貸1.6%
別人不能把同樣的錢 選擇3.4%定存或者美元保單?
一樣是分享資金運用方式而已 看網友喜歡選擇哪種而已

在5000多天中 扣除200多天外 找個時間換回來
匯率持平 就能賺到利息費用
這有很難 風險很高?
光現在匯差就賺了4%多 但版上能賺超過4%的人更多
而且他會浮動 就不列入投資報酬 只以持平來論

想要用250+21*20=670萬 去選擇20年後現金1000萬或者一棟20年屋齡要付管理費的大樓而已
這還是不算折舊 預期房價仍舊會漲 不然假若20年舊屋670萬 那時新屋可能都要千萬左右了

就像你去隔壁股版 只講賺4%還會被人笑的
沒有10%可能都不好意思說

這邊臥虎藏龍 有能力者大有人在
勿以己之不能 渡人之不能 能人高手輩出
沒人說你不能使用無風險利率去定存
但別人不一定得跟你一樣

以前你來問過租屋 也曾很認真的幫忙查詢
如果你是去裝潢版開箱分享買房的喜悅 也很恭喜


但要以你自己觀點 在現在的時間點 提倡租不如買
還認為所有人觀點都須跟你一致 就有點超過了
不能有不同意見?

就跟你說了是個人選擇問題 不勉強
一些算數有問題的人..
是誰告訴你借錢來買東西還要付利息好棒棒??
只要是借錢購買來的東西一律稱為投資,不用再談下去了.
投資方式百百種,只有賺跟賠的問題而己
買不如租或租不如買這個問題要放在現金一次買清,沒有貸任何錢的情況下來算才準.
600萬的要借錢來買,怎麼不會去買60萬能一次現金付清的?
百萬以內的套房,只要是在繁華人口眾多的都會區內,且不是凶宅或有一堆問題的.
隨便出租都是四.五千起跳.那麼會算投報率,這筆帳請來算算..
有600萬不會一次買個四五間嗎? 算4.5間,一間5000元,一個月能收二萬多元的房租
穩穩隨便收都是4%起跳,還沒算上若干年後漲價的增值部份~
啊房價不是在跌嗎? 請問一台二十多年的老喜美,你用一.二萬元買回來
你還在想會不會再跌? 當廢鐵賣都不會賠,是要跌價個頭啊?
一間百萬有找很多的,都會區的小套房,是會再跌什麼價啊?
你跟我說買不如租??

poppoppop wrote:
一些算數有問題的人....(恕刪)

太妙了 這討論串裡面好多有毒的東西
如果沒有一點知識真的會被似是而非的奇怪觀念洗腦
我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了
前面討論都很正常,我也獲益良多,後來就看到樓主一直爆氣惱羞成怒
糾結什麼1.1%無風險什麼的,不提了,1.1%而已
我只有看到鬼擋牆的問題就是

標 準 要 一 致

假如3.4%獲利不能保證持續,那你的房價也不能保證會持續
而別人說他看空房價,你說他不可以預測未來(預測不準),那他的獲利你當然也不能假設以後就要會消失,搞不好還更高勒不是嗎?
要馬就
A不假設未來:
那就他的3.4%維持下去,你的房價也維持下去
不然就
B假設未來
他的3.4%有5%的風險,那你的房價也有X%下跌的風險,X不是1,1%那叫法拍,法拍是已經賠到3成以上,只要有賠就算(跟他的5%一樣),那你的X搞不好還不小

==>
A你有一間600萬的房子+XXX現金
他有1100萬的現金

B你有一間300萬~900萬的房子+XXX現金
他有OOO現金

要馬A要馬B給你選,不能你的房價不會跌,他的存款利率會波動,這樣不公平





甚至,我覺得 A(維持現狀)這個選項根本不存在,因為你的房價會繼續維持600萬這件事情就已經是看漲了
舊房子價值不變不就是代表新房子漲了嗎?
所以根本不存在不假設未來這個選項,買房子跟買股票買基金買外匯一樣都是投資,只有你看好你擅長哪一種投資,全部都是在預測未來。
有的人說他買房是自住殘值多少沒差,那就不在誰划算這個討論裡面
有人說買蛋黃區就是保值就是天龍....靠一坪140跌到120也是很保值很天龍阿,但還不是賠一票
買房哪裡就不是賭風險,最好是有這種事



nivla wrote:
前面討論都很正常,我也獲益良多,後來就看到樓主一直爆氣惱羞成怒
糾結什麼1.1%無風險什麼的,不提了,1.1%而已
我只有看到鬼擋牆的問題就是

標 準 要 一 致
...(恕刪)


又一個不願意做功課不懂"無風險利率"...
有點財金知識大概都知道:最差最差就是要打敗這個利率...
至於為什麼財金界都認同...你自己做功課啦!!

我也提過了:
這個參數不適用你,就換上你喜歡的~~

ddr大用5%,比3.4%還高耶!! 我有反駁他?

星空大要用3.4%,我也說過你自己舉一反三帶入就好..

我反駁的一直都是 "美元定存"穩定3.4%....

他還加碼澳幣是高風險--> 結果高風險是甚麼說不出來..
他還不肯提外幣轉換匯損--> 永遠不提...
他還建議2019年買29.5以下--> 找他對賭2019年買不到這個價,他也不敢賭

你覺得星空的美元外幣3.4%很棒很正確....那請便吧~~~


nivla wrote:
假如3.4%獲利不能保證持續,那你的房價也不能保證會持續
而別人說他看空房價,你說他不可以預測未來(預測不準),那他的獲利你當然也不能假設以後就要會消失,搞不好還更高勒不是嗎?...(恕刪)


你覺得美元外幣3.4%可以保證持續喔 @@? 我這篇從頭到尾沒提20年後房價如何耶....

你邏輯可以重修了...
舉個例子好了:
我的預測漲跌的正確率高達50%-->這跟丟硬幣有啥差別... 你覺得我有預測能力嗎?
但是我這個無法預測的人-->正確率有50%


在B VS C成立的情況下
要維持平衡狀態
確實是要採樓主所謂的1.1%無風險利率才有可能成立
像我舉5%的例子
其實就已經打破平衡了

我只是提出一個觀念的釐清
至於最後要選擇買房或租房
就看每個人的造化了...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清流達 wrote:
又一個不願意做功課...(恕刪)
ddr7011 wrote:
在B VS C成立的情況下
要維持平衡狀態
確實是要採樓主所謂的1.1%無風險利率才有可能成立
像我舉5%的例子
其實就已經打破平衡了

我只是提出一個觀念的釐清
至於最後要選擇買房或租房
就看每個人的造化了......(恕刪)


先感謝ddr大...

說真的,我把費用大概試算出來,要先花200多萬,在一個1.1%的機會成本下,一個月"最多"才省2500..
這樣的試算,到底你會想租還買呢?

(我如果單身一個人不需要顧慮小孩家人,我租個5,000學生套房也行....)
(裝潢家具120萬跟買台新車一樣,只是讓生活更舒適的"費用支出",我照樣算進去了)
(市場上你去哪裡租:房價600萬,花120萬裝潢家具...這麼奇怪比例的租屋? 光裝潢家具就要花70個月滿租才能回收資金...)

光120萬裝潢家具這個也是很不公平的比較...但不管...誰叫你要買 XDDD

每個人想法不同,連參數都不同.... 自己帶入不好了...
但是1.1% 變成最大的刻意攻擊點,因為太低了 XDDD...


我也沒提20年後房子是否跌或漲...
結果網友的結論(預設立場):
用1.1%根本來亂--> 可以自己帶入自己要的參數阿..
房價"幾乎一定"會跌啦--> 自己預測肯定會漲or跌的商品,這還要談甚麼? (說"無法預測"還有人森氣氣...)
很多人被法拍--> 找數據說2017-2018有1%的人被法拍了...自己擴大解釋成我認為"所有的買房風險"只有這樣...
我覺得很多人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很好
真理是越辯越明的!
不過我比較想透過討論確認的是
樓主提出的概念
有沒有辦法適用在每一位猶豫要買房或租房的人身上
大家把火力集中在這上面就好

就像P大說的
真的要算清楚得要現金買房才精準
但現實上想要現金買房自住就是難如登天(套房就別提了,四口之家怎麼擠套房?)
所以才會有樓主試著用貸款買房的例子來分析買房租房孰優孰劣?

ABCD這個概念我也是透過自身經驗慢慢印證
不敢說有多厲害
不過應該可以給還沒買房的人一些觀念上的釐清
有機會去做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而不是「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做就對了」
清流達 wrote:
先感謝ddr大.....(恕刪)
戶籍是真的蠻有差的
有沒有小孩也是考慮買房的一大重點
清流達 wrote:
先感謝ddr大.....(恕刪)

這個 先說樓主圖表用的東西
1.你先假設利率20年都一樣 自己先乘於20了
目前臺幣定存是1.1%
目前房貸利率是1.6%
而你套用的計算是暫定20年一樣
目前美元定存是3.4%

所以利率推論都暫定一樣去比較 一樣都是今年銀行公告的
只是小弟使用的是美元定存利率而已
樓主計算可以乘於20 別人乘於20就是錯誤?

2.你一開始就沒談論風險 所以圖表也沒顯示風險率 暫估兩者相當
風險率是漲跌 也就是虧損的機率 樓主假設被法拍率是1%
卻忘了被法拍率 是虧損3成的機率
(一拍之後8折 二拍之後64折 三拍之後5.12折 平均64折 先當它7折就好了)
這等於美元要從30跌到21元 我看這機率也大約是1%吧
美元跌到21元 至少前20年沒有看過

反而20年前看過房價腰斬 親戚差點跑路過
拿開價1500萬 曾賣出2棟1000~1200萬
但遇上房市反轉 曾經掉到當時連700萬也賣不掉 好聽說折1000萬變現 實際上是借錢
跑來情商借錢 用房子作抵押(變成20年老屋後還賣不到當初新屋的成交價 大約差不多800~900)
大約在這附近 大小也差不多
害家裡虧了100多萬 還少賺了20年利息 那時台幣利率可高著呢
不信可問問家中長輩 20年前的利率多少 以及是不是房市反轉過

樓主一開始沒討論風險 別人沒論風險就是錯誤?

3.再來論投資的商品本身價值漲跌
房價20年後是漲是跌 你說並不清楚 不去預測
所以暫定是持平
而匯率20年後是漲是跌 我也沒納入計算 同樣不去預測
所以一樣暫定是持平(房價持平等於是設定會漲 而且漲幅剛好把折舊攤掉了)

樓主省略商品未來漲跌沒講可以 別人沒講就是錯誤?

有點傻眼
==============================
實驗組跟對照組 兩邊一開始的假定要一樣 唯一的變數是投資的商品
哪有房貸利率1.6%不會變動 別人的就設定會變動?
哪有買房設定持平 絕對不會漲跌 別人的就設定會變動

一開始沒有講風險的是你 而你指責別人沒有講風險
後來講利息會變動的是你 卻忘了自己一開始圖表算20年
先預設20年都一樣利率的 也是樓主自己
最後沒談論商品漲跌的 還是樓主自己

最後圖表計算數據從17000改成22490
大家有因此指責你? 無心之失 又何必窮追猛打 放大檢視?
理性討論而已 要求兩邊設定一樣去比較很難?

最後怎麼選 是提供給網友一個選擇的理財空間
買房值得喜悅 恭喜入住新屋

但當作投資標的 就計算一下數據 給買房或儲蓄投資的人當作參考
個人選擇問題而已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