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朋友用我的名字買房,安全嗎?

fanny338 wrote:
小妹有一位多年的好友...(恕刪)


1 我舅舅繼承的土地 賣給我媽 好像沒有贈與稅的問題耶...

2 聽牠唬爛 賣價提高銀行就信了喔 你當銀行都是吃屎的 不須鑑價都沒成交價的嗎

3 重點是你有什麼好處 想超貸要買通鑑價人員 代書等等 玩假買賣真超貸 後續找人頭打假租屋契約當蟑螂 再拿房子來做保等等.. 20年前就玩過了 你確定現在還玩得動?
笨蛋,他姐姐拿到錢,爸媽也拿到錢,他住進了房子
你背了房貸,名義上有一間房子,但從來沒住過

全家就是一個詐騙集團。
李大兵 wrote:
笨蛋,他姐姐拿到錢,...(恕刪)

厲害
其實你只要告訴朋友說,你有計畫買房,就可以婉轉拒絕掉了。

以上是把名字借人等自己真的要買房的時候因為名下有房產不移轉走而差點無法買的血淚心聲。(最後還是幾乎撕破臉要對方移轉走了啦,總之過程很煩,強烈建議不要沒事給自己找事做)
李大兵 wrote:
笨蛋,他姐姐拿到錢...(恕刪)


父母從文章中並沒有確定知情

但是姐姐一定知道,而且姐姐是最大獲益者

而妹妹為了省稅金,卻加價買姐姐房子的傻蛋



北方威尼斯 wrote:
父母從文章中並沒有...(恕刪)


整件事有點複雜,但是以數學觀點來看,這房子無緣無故多創造了價錢,
獲利者是賣屋的姐姐。

是的!
無論最後是樓主朋友(故事中的妹妹)還是樓主承接了這房子,獲利者只會是姐姐。

依照樓主敘述表面沒有吃虧,但以零和觀點來想,姊姊賣高多賺了錢,那誰來虧錢?

故事中的父母,只是拿回本錢,沒有虧錢!
樓主頭期款,一出一進,沒有虧錢!
故事中的妹妹,沒有馬上吃虧!

負的現金,跑哪裡去?
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逐月攤提到每月房貸中。

吃虧只有付每月房貸的那個人,付房貸表面上是妹妹,
如果故事中的妹妹真的最後會買回,對她而言,為何要高價買姊姊的房子呢?
一般親屬間通常只有買便宜,沒有買貴的道理阿!

這想來不合理,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房子的實際產權與妹妹有關,
所以妹妹從中像房仲一樣斡旋去促成這件事,果真是姐妹情深呢!
跟房仲有高道德標準是一樣道理啦!

從頭到尾,吃虧的妹妹花最多力氣,賺錢的姊姊不費吹灰之力,這道理是?

表面看來樓主是避稅人頭,但可以細想,有無一種可能是,某個角色是被設定的,其實人頭不是樓主。
通常被設定角色有種特性,就是從頭到尾幾乎不出面或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

這篇其實嚴格來說不算是問題,應該算是證明題,這篇敘述表面看來怪怪卻說不出所以然,
我想在這故事中,如果姊姊的角色可以設定角色苦楚一點,
然後爸媽要求妹妹基於姊妹情深一起幫忙解決,應該就完美了!




洗錢出來花。就算繳不起。直接放手給他法拍。因為房屋和貸款都不是自己名字。
說真的有這種朋友我早就買好幾棟房子了。直接把風險轉價到別人的概念。

fanny338 wrote:
小妹有一位多年的好...(恕刪)


樓主!!你查一下內政部的不 動產交易!!!!
一堆是親友買賣的件!!那有什麼二等親贈與阿...
爸媽也可以賣給兒女,不過現在是新制!!
賣低,之後兒女賣高,那價差大,兒女繳的稅可是很高的!!

反觀你這案子很簡單!!
你把這個道理跟他說!!
然後要掛你的名下很簡單!!
市價如果是1000萬(要多找幾家仲介、銀行鑑價哦),
認識的,要打個八、九折啦!!
算8折好了(現在買家都打八折),你買800(先問仲介好不好脫手、銀行鑑價差不多)
然後可以馬上轉給你朋友,賣你朋友也是800,不好意思沒啥稅好嗎!!
土增稅(同年0,就算是107→108 也沒幾塊毛,連二年跌價了 ,跌價等於0)
現在新制會用 買價-賣價-成本(列舉:如仲介費、代書費、裝潢等等)
丫你800賣你朋友800,根本0阿!!
就多花個代書費、規費、契稅、有貸款再加個設定費→叫你朋友出

不信叫他去問仲介,或問代書!!
別傻了...告訴他,他會感激你一輩子哈哈!!
房屋現值有多少? 土地公告現值應多少? 扣掉免稅額220萬後的贈與淨額2500萬以內都10% 而已,先了解贈與稅有多少錢?在來評估....... 搞不好根本沒有多少錢的贈與稅,繞一圈⋯⋯
好朋友的忙一定要幫親兄弟明算帳,所以叫他全部用現金繳全額房價,外加10個%的贈與稅金額放在你的戶頭裡,兩年後房子還他的時候錢在還給他,另外在外收五個%的手續費這樣子我想應該滿安全,你可以告訴他你幫忙省了五個百分比還要叫他謝謝你,再叫他請你吃一頓好的差不多了
fanny338 wrote:
小妹有一位多年的好友...(恕刪)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