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ingdan wrote:何必硬是要來跟我們這些手頭緊的人湊熱鬧呢?
(恕刪)
當你買到貴的房子,等於是把你人生所有的籌碼都show hand
你的一輩子就註定是這樣的命運--一輩子為了這棟房子打拼
萬一你買到的是30年屋
等到你30年貸款繳完了,你的房子屋齡60年
台灣屆時的人口大概剩下2000萬多一點
0~14小朋友的人數將大概是65歲以上老人的1/5~1/6
少子化將讓內需持續惡化
能夠買房的人數,能夠負擔的房貸金額持續減少
在這種狀態下,誰要買你屋齡60年的房子
你用這屋齡60年的房子伴以房養老,你以為銀行是慈善事業嗎?
晚個五年買到更低價格的房子
你的人生將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我是"我是醫生,我現在不買房"系列文的作者
看到房屋交易量持續的低迷
很替現在的年輕人感到高興
漫步華爾街一書提到,房價下跌階段屋主惜售本來就是天經地義
讓房價下跌需要的是時間
現在只有炒房三位一體--房仲套套建商,會每個月都說房價打底春燕加班
五年後,開始有初步數量的社會住宅完工
實價登錄也將進入2.0,更為公開透明
等待,是一種策略,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雖然很現實,但是現在確實是某種形式的世代戰爭
老人已經把資源掠奪在手上,除非你有富爸爸,否則只有你能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
明知道房價不會再漲上去
不花時間等待房價可能的下跌
賠上一生去硬接老人丟出來賺飽飽的房子
將可能是看文章年輕的你一輩子做過最錯誤的決定
樓主這篇文章的觀念很好
也看得出他很有耐心,很沉得住氣
年輕人,我們要團結,因為你的人生將來是你自己要負責,不是嗎?
yingdan wrote:
其實我沒有叫人家不要買房,只是提醒想買的人,別勉強買太貴的。單身老人,沒必要住市中心,不必太大空間,不必買新的。也不必年輕時就買。年輕時要租在好找工作的地方。.(恕刪)
其實有個疑問
各位的長輩到底是幾歲買房?
家中10年次的祖父是民國58年買新公寓,48歲
35年次的父親是民國76年買中古公寓,41歲
64年次的老婆是民國94年買社區電梯大樓的套房,30歲
61年次的我是民國96年買電梯華廈,35歲
沒錢買房時家在都市的就跟父母住,家在非工作地區的就跟人租屋
年輕時真的不用急,但中年後真的要買,免的難租屋或房東不續租,尤其在房市看漲時最容易不續租
對居家裝璜有要求的更需要買,畢竟一般住宅不比商辦,很少房客自行裝璜才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