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母哥 wrote:
買房表面上成本較高...(恕刪)
買房表面上成本較高,但當你需要錢的時候房子還可以變現,地段好還可賺一筆,但租屋就.......錢跟房都是房東的,以上個人淺見。
請問你賣屋時要打六折嗎


Zhenging wrote:
已經有好幾個人點出這個錯誤,原PO為何不更正
不更正的理由是要帶風向還是有其他原因?..(恕刪)
Zhenging wrote:
另外,租金1W7的A房,要比較同一間A房的售價,這樣才有可比性
若是拿A房的租金比B房的售價,這樣沒什麼好比的
阿庭麻 wrote:
小妹不才,無法預估台灣未來房市的走向是日本泡沫化還是香港化的高不可攀⋯⋯
只依稀猶存2008年時,也很多人看衰台灣房市要走向泡沫化,然而事實卻是走了長達十年的大多頭。
但以邏輯推論,對於有剛性需求的買家和租屋族來說,寧願泡沫化,也不願意像香港那樣買不起來得好吧?
至於能不能像香港般房價高到一個誇張程度,那是投資客該煩惱的,跟一般市井小民沒什麼太大關係!(起碼我個人是無所謂的)
至於究竟是拉高薪資容易還是壓低房價容易?
我認為,台灣不走出去都不容易,總結來說還是在於政治問題。
(如果今天我有多餘空屋,卻因房市走空要我賠錢賣房,我寧願低價出租或是養蚊子也不肯讓利呀,何況賤賣!這是人性!)
離題太遠了⋯⋯
租不如買、還是買不如租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選擇的不要後悔就好!
以樓主的狀況,他就是認為租不如買,不管大家認為他計算的基準點合理不合理,他本人覺得值得就好。
而我個人是認為,再怎樣都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因為家裡有親戚長輩到即將要退休的年紀了卻還在租房,他們是遺憾後悔的⋯⋯年輕時也是認為鈔票在口袋最實在,但就像您說的,不懂投資、不懂儲蓄,再多現金也沒用!
不幸一點還被子女嫌棄質疑是否年輕時不夠努力?害得後代壓力也很大⋯⋯
到頭來什麼也沒有!
藉口人人有,爭也爭不完;
自己選的路,咬牙跪著走完就好。
發文只因看不慣一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網民罷了。
WCY HAHA wrote:
我想~人在年輕時面對的風險,應該是比老的時後再來面對這些風險來得容易處理
依照台灣人平均壽命80.8歲
假設樓主現在30歲,花30年還清房貸,
到你60歲時~ 其實你比那說租屋好的人,對基本住的條件,已經沒有任何壓力~
退休無法工作時,那些租屋的人還必須為他剩餘20年的生命去思考房租的租金的來源~
總之,有能力有條件有需求~為何不買?
房價的漲跌,要是有人這麼厲害知道會跌到哪,漲到哪? 那我想他應該是比巴菲特還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