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2017/5/2UPDATE>(絕非通則,絕不適用房價下跌中..) 體驗到甚麼是"剛性需求" "租不如買"


鴨母哥 wrote:
買房表面上成本較高...(恕刪)

買房表面上成本較高,但當你需要錢的時候房子還可以變現,地段好還可賺一筆,但租屋就.......錢跟房都是房東的,以上個人淺見。
請問你賣屋時要打六折嗎
Zhenging wrote:
已經有好幾個人點出這個錯誤,原PO為何不更正
不更正的理由是要帶風向還是有其他原因?..(恕刪)


計算邏輯問題..煩請爬文...

每月17000--->現金流的概念
N年總金額--->所支出全部的費用


費用費用費用....

不是現金
不是現金
不是現金



不過我還是照您得想法幫您算看看
------------------------------分隔線
您的說法就是

30年
所有"買房現金"約880萬 VS 所有"租房現金"612W

我多花了現金268W,換到了一個30年前的600萬房子
TRADE OFF 覺得不值就不要阿 =.=

爬個文很難嗎....帶風向勒 =.=

Zhenging wrote:
另外,租金1W7的A房,要比較同一間A房的售價,這樣才有可比性
若是拿A房的租金比B房的售價,這樣沒什麼好比的


不都拿類似大樓在當地的價格了嗎...
又一個覺得我亂抓金額的嗎?

要故意挑毛病,還不簡單
租金有沒有家具、有沒有含管理費、有沒有第四台網路...等等

我這邊還有3房只租14000的喔,所以我亂估?

可惜事實是您要能接受六日可以協助房仲帶看你正在租的房子喔....


ni_lauba wrote:
何必拿一些莫名其妙的數據來騙人? 我之前是海華之星二房二廳屋主, 25坪行情只能租10k 到 12k, 車位2.5k 到3.5K/月租金可扣所得稅, ...(恕刪)


專業回硬 不推不是真男人

當年在中壢/桃園工作4年

全新12坪酒店管理套房+家電+網路+第四台+包水不包電+管理費+機車位

月租不到7000

現在兩房加個車位就破17000....

中壢房市逆轟高灰喔




不用想也知道買房自住比租好,不就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財力夠的話還會說租房好?

清流達 wrote:
前面說了那是總費用...(恕刪)



我想~人在年輕時面對的風險,應該是比老的時後再來面對這些風險來得容易處理
依照台灣人平均壽命80.8歲
假設樓主現在30歲,花30年還清房貸,
到你60歲時~ 其實你比那說租屋好的人,對基本住的條件,已經沒有任何壓力~
退休無法工作時,那些租屋的人還必須為他剩餘20年的生命去思考房租的租金的來源~
總之,有能力有條件有需求~為何不買?
房價的漲跌,要是有人這麼厲害知道會跌到哪,漲到哪? 那我想他應該是比巴菲特還厲害了~



nsr150xx wrote:
當年在中壢/桃園工作4年

全新12坪酒店管理套房+家電+網路+第四台+包水不包電+管理費+機車位

月租不到7000...(恕刪)



真男人不要講那麼多,PO出來哪一棟讓大家知道一下
感恩喔

---------------------------分隔線

要PO故事誰不會:
"當年"在嘉義念書
全新一層4房2衛電梯大樓每月只要 14000
室友加我4人爽爽住3年,中間還殺價暑假只收一個月...

所以勒? 不知道您要表達甚麼? 提當年勇?

當年是哪一年?
現在是哪個價?





阿庭麻 wrote:
小妹不才,無法預估台灣未來房市的走向是日本泡沫化還是香港化的高不可攀⋯⋯

只依稀猶存2008年時,也很多人看衰台灣房市要走向泡沫化,然而事實卻是走了長達十年的大多頭。

但以邏輯推論,對於有剛性需求的買家和租屋族來說,寧願泡沫化,也不願意像香港那樣買不起來得好吧?

至於能不能像香港般房價高到一個誇張程度,那是投資客該煩惱的,跟一般市井小民沒什麼太大關係!(起碼我個人是無所謂的)

至於究竟是拉高薪資容易還是壓低房價容易?
我認為,台灣不走出去都不容易,總結來說還是在於政治問題。
(如果今天我有多餘空屋,卻因房市走空要我賠錢賣房,我寧願低價出租或是養蚊子也不肯讓利呀,何況賤賣!這是人性!)

離題太遠了⋯⋯

租不如買、還是買不如租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選擇的不要後悔就好!
以樓主的狀況,他就是認為租不如買,不管大家認為他計算的基準點合理不合理,他本人覺得值得就好。

而我個人是認為,再怎樣都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因為家裡有親戚長輩到即將要退休的年紀了卻還在租房,他們是遺憾後悔的⋯⋯年輕時也是認為鈔票在口袋最實在,但就像您說的,不懂投資、不懂儲蓄,再多現金也沒用!
不幸一點還被子女嫌棄質疑是否年輕時不夠努力?害得後代壓力也很大⋯⋯
到頭來什麼也沒有!

藉口人人有,爭也爭不完;
自己選的路,咬牙跪著走完就好。
發文只因看不慣一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網民罷了。


"如果今天我有多餘空屋,卻因房市走空要我賠錢賣房,我寧願低價出租或是養蚊子也不肯讓利呀,何況賤賣!這是人性!"
這種心態就跟股票套牢是一樣的
當處買宏達電的人也是一模一樣的心態
就算放著生股利也好
所以最後落得一折的下場

2008年不論是股市或房市都是走了10多年的多頭
但房市跟股市一個很大的差別在於
房市是台灣人炒的股市是外資炒的
所以才會有一堆人在那邊希望陸資來台灣炒房
但外資可沒傻到去接高高的盤子

這種例子日本可說是多不勝數
買9000萬日幣的房子跌到剩下6000萬
只能努力賺錢加上出租的租金來還當初的貸款
自己買的房子卻不能住
台灣不正走在這樣的路上

很多人只看到過去10年房市的榮景
卻不肯面對低薪化、少子化、老年化對未來的衝擊
小孩子是純消費人口而且是未來的勞動力基礎
但一年比一年還少
老年人退休沒了工作消費上只會更加保守而已
更何況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也不給孝親費
因為過低的薪資每年都一堆年輕人出國當台勞
在澳洲領個7、8萬或在新加坡領個5、6萬都比22K強
再怎麼不懂投資
基本面如此差
何以覺得房市還會往上走呢?

DANTELIU wrote:
買房表面上成本較高,但當你需要錢的時候房子還可以變現,地段好還可賺一筆,但租屋就.......錢跟房都是房東的,以上個人淺見。
請問你賣屋時要打六折嗎大笑大笑


1.變現要多久

2.如果到了打六折還賣不出去的時候呢
放著繼續課稅金繼續折舊貶值吧
一房一廳月租+租車位 15000

桃園夜市旁大樓一至二樓 : 兩房一廳2衛(權狀差不多也是20多P,)
一樓外可停車,租人一個月8000 是我租別人太便宜...還是....(註:還有個地下停車位空著)

WCY HAHA wrote:
我想~人在年輕時面對的風險,應該是比老的時後再來面對這些風險來得容易處理
依照台灣人平均壽命80.8歲
假設樓主現在30歲,花30年還清房貸,
到你60歲時~ 其實你比那說租屋好的人,對基本住的條件,已經沒有任何壓力~
退休無法工作時,那些租屋的人還必須為他剩餘20年的生命去思考房租的租金的來源~
總之,有能力有條件有需求~為何不買?
房價的漲跌,要是有人這麼厲害知道會跌到哪,漲到哪? 那我想他應該是比巴菲特還厲害了~


如果租屋到了60歲還是不懂財務規劃也存不了錢
那我真的建議一定要買房強迫自己存錢
房價的漲跌沒人能說的清
但是一個少子化、老年化比日本90年代還糟糕的台灣
我是不覺得將來會比日本好到哪裡去

話說巴菲特最近也賣房了
是獲利了結還是他看到了新的趨勢
恐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