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le in the Wind wrote:
原本以為現在年輕人沒...(恕刪)
首先,不要說的上一代都不會靠杯似的理所當然,當你真正置身於現代年輕人普遍遇到的狀況時,我們再來討論到底能不能靠杯。
雖然我嚴重懷疑你知道現在年輕人普遍遇到的窘境。
給你一個方向吧:算算現代年輕人跟你常說的"以前"兩者之間實質購買力的差距吧。
如果把年輕人的負債算進去,再加上現在連鄉村也在炒作了。你應該不難看出我們的政府跟老一輩的財富擁有者,正在有計畫的摧毀我們的年輕人,或是逼他們往國外移動。
再來,我也不覺得非得要有富爸爸才能買房;不過如果"想在台北買到自己想買的房子",那麼樓主說的可能是正確的吧?
不過為什麼非得待在台北不可這件事情,我也不懂。我也是四處流浪求學工作,三十好幾才回到故鄉,也不知道何時又會離開。
親戚朋友也全都在阿?!
人各有志,這點我倒是尊重樓主,只是有點疑惑罷了。
最後,討論串總會陷入無限循環的邏輯裡面,兩邊罵一罵就沒了。
如果嫌薪資過低,那就去催生工會,由工會使用最直接的罷工來提高企業的基本薪資。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企業會外移,我的立場則是如果這間企業的員工老是出來罷工,那麼這間企業滾出去台灣也許比較好!)
如果房價太高,那麼搞個大型抗議聚會,退而求其次的話也能成立相關的監督聯盟,每天公布那些阻擋修法、炒作房價的短視近利之人,直到政府真的開始幹些事情為止。
這些我都很贊成。至少比起革命或是動亂而言,這些手段都還是溫和的。
(這說法的依據是來自於當所得差距過大,社會容易引發動亂的政治學研究;不過相關數據已經沒有去更新了,學這件事情也已經是很久以前了,請不要逼我去找研究數據與理論來源)
我本身沒什麼抱怨,因為不活在台北,沒有這麼多動力去幹這些事情;如果樓主真覺得這世界需要一點改變,不妨起身去幹,放下手中的鍵盤吧;過去佔盡利益的老屁股不會幫你做些什麼的。
年輕人不就該擁有積極的行動力嗎?相信很多年輕人若有同感,應該會跟你一起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