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iusheng wrote:
台灣的生活品質好,有...(恕刪)
yihtzoo wrote:
如果一個人奮鬥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個房,那個地方一定是瘋了。


奮鬥一輩子!結果是『窮忙』一輩子?.....不如去做義工來得有意義.....

把『買房』當人生奮鬥目標?


如果人生只『堅持』在台北市買間房?那是你個人的選擇問題....跟安居樂業扯不上關係!

會發瘋的?...應該只有你而已!


BookSilver wrote:
昨天朋友介紹全中國最...(恕刪)
整篇文章跟本就是在介紹上海房市泡沫,和還沒有破的原因,再來就是在敘述北市房價泡沫不用怕,會有大陸買盤來支撐。
談泡沫至少要先知道泡沬的定義吧。
水位上起的一群泡泡叫泡沫,泡沫會讓水位看起來比原來的水位(虛)高。
一般清水是沒辦法形成有效的泡泡的。要形成泡泡需要有界面活性劑(如清潔劑)。
界面活性劑才能抵抗泡泡所形成的表面張力,維持泡泡不破掉。
泡泡破掉的原因有二:
1.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泡泡表面的界面活性劑往下流動,使得泡泡膜(界面活性劑)變薄而導致無法再支撐表面張力而破掉。這可稱為泡泡生命週期到了的自然破滅。
2.泡泡吹得越大表面張力也越大,當表面張力超過界面活性劑形成的泡泡膜所能承受的範圍,泡泡就會破掉。所以吹大泡泡會加速泡泡自然破滅週期。
再來看看房市所謂的泡沫化:
房價的基本面就是正常的水位。基本面指的是建物本身的價值加上環境價值(生活機能,人文,視野,交通,空氣品質等等)。這些價值換算成的價錢就是房價的基本面(正常水位)。
當有界面活性劑(貨幣寬鬆,熱錢,借貸成本低,非理性市場等)加入到房市時,就有了起泡泡的條件。當大家爭相買賣房地產以獲取差價時,就會吹起房市的泡沫而形成房市水位的虛高。
泡沫"化"指的是這個虛高水位升高的過程,而非破滅。(進行式而非終結)
由前面所述,泡泡不論是吹破的還是自然破滅,終歸會破減而回歸基本的水位。
再回頭看看樓主的po文,從頭到尾根本沒有台北市房價和基本面的對照論述.反而都是有錢人,不管上海房子多貴都會買,而推論台北有一樣的情形。這不叫沒有泡沫,而是指把泡泡吹得更大的有錢人很多。叫人不用擔心。這是很危險的,把泡泡吹得更大只是讓泡泡的生命週期提早結束。
聲明:無意對台北房價置喙,只是對某些多空論立論點提出個人看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