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先別買房吧!為了你我的後代


秋水長天 wrote:
還值得用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薪水來繳房貸嗎??

這句話或許是解答;想到了一個不是我的年代發生的事,
現在的人都稱呼鈔票為{新}台幣,
(印象中是因為台幣大貶值,或許一個包子要價數千或數萬,跟現在的印尼很像,去餐廳吃飯要用布袋裝鈔票的,一餐吃下來得花好幾十萬,很爽的呵呵。)
逼得當時執政者不得不砍掉重練,真不知道當時身上很多鈔票的人會不會哭死
像現在這樣萬物一直連漲,幣值真越來越薄了。
我一直常常在想的問題,20幾年前我退伍的時候,當業務員奮鬥
平均薪水大約在兩萬八到三萬五之間。以當時經存在的野狼125(舉例)記得是3萬出頭
,20幾年後的現在,幾乎相同的東西要價兩倍多多再多。但是,有所有的東西都漲兩倍多麼?....沒有。
這只是舉例說明很多東西存在著我個人認為很不合理的漲價現象
其他物品或許痛感較能接受,不像房貸這樣,一次數百上千萬的。
一下子嚴重的排擠其他運用,痛苦指數太有感嘞。
台灣是個藏富於民的社會.這些年房地產飆升.而所得並無明顯提升.但是很多人還是買得起.很多本是有錢投資客.也很多是父母拿老本作頭期.不論如何.好地點還是可完銷
房地產本來就是一個獨特的商品.而且人人都有需要.但有需要並不代表就一定可得到.價高者得.
很多人拿外國的房地產相比.實在是不了解他國的稅制與法規.而華人本來就比其他國家的人更愛房地產.北部精華地又不多.還是比實力看誰買的起
台灣房地產最令人詬病的是不透明,明明實價登陸.為何不公布地址.而要用路段?房屋稅為何那麼輕?造成有人以養房養地為樂?而房仲人員的素質國家有好好規範與把關嗎?阿貓阿狗都可來做
政府當然不會輕易的讓房地產崩跌.緩漲和緩跌最符合國家利益.錢太多無處可流.銀行放款也放不出去.所以還是流入資金最龐大的房地產.包括公共建設(台灣並無規劃下個世代可大量投資的產業)
至於未來會漲會跌誰也說不準.個人比較傾向會緩漲.而在緩漲的過程中.政府希望能讓薪資稍微追趕一下.最後若還是不行.也當然有可能會大幅開放陸商購買.不然現在限制頗多.陸商買北京.上海就好.不需買來台灣
最後提到房價和不合理.有成交就是合理.市場會說明一切.誰都想買低.但是就要等.等一個崩盤.戰爭.災難.但事先確定你到時也還在.也有錢.最重要的是也敢買

補充一下.房地產價錢之所以可以變動那麼大在於它稀有性與獨特性.地址.門牌.樓層.在在價錢都不同.這是跟股票不太一樣的地方.而且供需也不是完全影響房價的原因.所以也不用以少子化來看待.未來數十年也有可能因少子化.但是更國際化(或是大陸化)來補充人力.所以我們是活在當下.要用當下的環境來評估要買房還是租房.就算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現階段的房價.政府遷台後.什麼時間買都是對的.但是未來呢?還是多考量大環境與自身的口袋吧...先說到這
雷蒙斯 wrote:
台灣是個藏富於民的社...(恕刪)

您的發言也帶給我很好的理解,思路清晰而言之有物。
我的敘述能力很草根膚淺,有些話跟感想沒辦法表達的很清楚,
或許也在藉著板上一些論證能力優秀的人講述,我可以獲取更多的認知。

@潛水夫@ wrote:
您的發言也帶給我很好...(恕刪)

在補充一下
若台灣房產稅若課到一般先進國家的房產稅1-2%.請問大多住北部的住戶負擔的起嗎?(依實價登陸的價錢)
相信很多一般中產者會跳腳吧(1千多萬價錢的比比皆是)
而很多網友們發表要打趴建商.希望建商倒閉.但是若真大量倒閉.銀行與政府承受的住嗎?會不會又是另一個風暴?或許大家認為大破大力也未嘗不可.但是這風暴來臨時希望自身公司或工作也都還在
建商為何現在要炒作台中7期.高美.桃園蘆竹等等?因為錢太多.而北部素地太少.而都更遙遙無期.所以才造成標高價搶地.連華固.長虹等北部建商也跑去搶台北市以外的地.就可看出
房地產是一個奇妙的商品與產品.它不會因為時間老舊而跌價.(土地),所以拿黃金.股票.原物料.甚至人民收入等等來比擬實在非客觀(大陸房價飆高但是股市在低檔這也證明華人真愛房)跟印度人不能沒黃金一樣.就算國五條實施.北京.上海還是緩漲.連對房地產管制較嚴格的德國.2012也漲了約20%
台灣這幾年房產飆漲很大一部分是逼出藏於民間資金.還有美國QE後造成資金氾濫(日本也來這套).所以既能保值.又很大機會升值的投資物是啥.想必大家很清楚....


一般民眾其實最不滿的是薪資原地踏步.連跟都沒機會跟.反而向基本工資看齊(政府真該思考未來國家定位)

雷蒙斯 wrote:
在補充一下若台灣房產...(恕刪)

也許我不知道實際情況,但就我認知中,不管建商如何的圈地養地等等,
就是..賣屋的利潤抓得很高,就像一些認識建商的人所轉述:蓋10間房只要賣3間就回本。
說實在,我個人覺得有些可信度。
我想說的是,商人將本求利是天經地義,但是透過種種操作,提升出了高額利潤
累積了更多圈地資本,食髓知味之下,循環開始,也是平民噩夢起端。
要抑制如此重要性的民生指標,我也明瞭有很多困難。
但總得要有一些手段,有些作用,就像大陸打房一樣,不是很有成果嗎?
也許他在另一方面付出了代價,但起碼,看見了一絲希望。

@潛水夫@ wrote:
也許我不知道實際情況...(恕刪)

10間房賣3間就回本...除非它土地是很早前就持有.否則不至於那麼誇張
至於政府該做些什麼.不論做什麼.都要非常小心.打太輕民眾不滿.打太重怕出金融問題.
一直以來就不認為政府在打房.政府現在做的只是在導正之前的亂象.而亂像導正後.若房市還是向上
那民眾也只能認命.而政府要控管好資金面.不會因為房價反轉.造成金融體系崩壞.(類似美國二房的問題)

媒體也要負些責任.一直宣導哪裡又站上多少.完銷一期後.二期要調漲多少.增值多少.加上什麼豪宅節目.讓每個30歲上下的都想購屋.當然現在社會氣氛也是希望都有自己的一個小窩.但是請評估自身需求與財力.不然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建商不是慈善團體.上市櫃建商還有董事會與股東的壓力.而79年房價開始崩盤後.很多中小建商都大幅倒閉.而現在存活下的.不論上市櫃.大都體質完好.利率也低.所以他們才有開高價慢慢賣的特性.並營造熱賣的假像.但是也不至於拖太久.拖太久必定會降價(除非這點真的特殊.如亞太會館之類的)
就說蓋一坪約5-6萬...再算地錢就大概是建商的成本了....

雷蒙斯 wrote:
10間房賣3間就回本...(恕刪)

思來想去,好像結論只有一句:....

民眾只能認命!

無法求諸施政,無法求諸建商,無法求諸媒體等等..
到最終所有的吶喊都顯得如此蒼白!

民眾只能認命! ....或許只能如此了吧!

@潛水夫@ wrote:
思來想去,好像結論只有一句:....
民眾只能認命!
無法求諸施政,無法求諸建商,無法求諸媒體等等..
到最終所有的吶喊都顯得如此蒼白!
民眾只能認命! ....或許只能如此了吧!


拼運氣 -> 買樂透
拼實力 -> 想個獨特方法賺錢,大陸10多億人口,從每人身上賺一元台幣你就有十億台幣了


不然純喊「為什麼我不是有錢人」的確很蒼白
算了吧 的確是討論區
想法看法百百種
各有利弊 有的很中肯
未來怎樣 日子還是繼續努力著過吧
也一堆好命的精子上來酸無可酸...
詛咒你們哪天家道中落
你又沒求生能力 沒人挺你
你就真的有的酸了!!

爬文到這裡
只有一篇講
埋頭苦幹希望可以脫貧的社會
已不復存在...(認同)
現在的埋頭苦幹 是還可以維持生活可需
想脫貧 希望繫於樂透的小小投資..

我父母給我的借鏡
我還是很努力工作 每天超時的工作
月休3-4天 只希望...
以後不要給小孩負擔
讓他們可以自給自足
不然剛出社會 還要幫忙養爸媽
我愛養爸媽 我愛孝順 沒有我爸媽就沒有我
他們想借鏡我孝順 但我也不捨...
真的很苦 尤其是這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感
所以我努力讓自己的老年生活 能自處!

當然房子他們要自己買了
我要到郊區才住得起
也許後代不願意跟我住郊區
他們想買房 玩大富翁比較快!
就讓後代他們也來01傳承自裱精神吧
沒有人幫的了你 天助自助者
來01抱怨可以 但是跟01認真你就輸了~

最後...
要不是工作被區域綁住
還有考量到現在父母的養育
我還真的想搬去中南部
不想在台北這邊跟人家裱來裱去的

我馬子她姊夫 為了家庭(一小孩)
自行創業(小餐飲) 為了負擔小點
用夫妻以前工作所存 在郊區貸款買了間
很樹西的房子 也期許在這裡生根把小孩養大

結果每天到新莊開店的摩托車路程
有一天 遇到汽車應鑽機車道
A到她姊夫 速度不快的碰撞
又這麼剛好 姊夫大腿變夾心
被兩塊鐵夾住的情況之下 大腿骨斷...
報了警 汽車好像有如神助般
賠了幾萬塊 就解決了(人家認識的多)
又沒監視器 深思熟慮之後 只好認賠
起碼也落個幾萬塊 還用林克穎調侃 肇事者沒烙跑
但是誰人知道 他家裡因為這樣 變得更艱辛
事情已經過了三個月 淺幾天遇到她姊夫只笑笑說
早知道就在店裡旁間租房就好= ="
不要想要有自己的舒適房子...
世事難預料...
能預料的就是自己的樂觀不懈的心態!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