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oger wrote:6年4班 買到跟自己...(恕刪) 我是六年八班的...最近是否該買房?一直猶豫...一方面頭款不夠...一方面父母沒辦法資助...外加...已結婚有小孩...薪資存的追不上房價...又怕買到高點...
67年次,2007年9月為新婚買了人生第一間房。當時在南港上班,看了南港內湖一帶房價後,發現自己口袋實在淺得可憐,於是就近轉往汐止找房,約看了三十幾間房子後,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走進一個社區,進到房子裡後,28坪邊間兩面採光高樓層,伴隨一陣陣午後微風迎面吹來,我知道這就是我想要的房子,過了一星期帶爸媽來看過後出價斡旋,隔天接到房仲通知屋主點頭了,於是家裡幫忙頭款130W,裝潢家俱家電砸了200萬,貸款420萬,申請了青年首購200萬兩年零利率,隔年開始了新婚生活,去年也多了一個家庭新成員。貸款背得辛苦,少了好多的娛樂休閒,沒辦法換自己想要的夢幻車,但是一個自己親手佈置的房子,一個家的感覺,一個安定感,這些是背後看不到的意義,但我認為恨值得。
2009年有一筆不到一百台幣的獎金剛好卡到小孩念書要買房子才有學位於是到處看房鎖定a社區無奈就少這麼一點頭期款結果看到b社區有一個小兩房的頭期款剛好可以負擔於是就買下去了因為太小~室內大約17坪還是沒有搬去住就租人讓對方繳房貸一直到去年房客不租了,我小孩也上學了於是我就賣掉了很後悔沒馬上再換一套因為一年後又漲了不少!
我在稍微補充一下..我是6年9班的..在美國, 我們租過 Apartment, 後來也租過人家的房子, (後來買下來了)租房子的時候, 我們都是去撿朋友不要的家具, 人家不要的木頭的太師椅, 我們都搬回來放在客廳坐.餐桌, Walmart 買的電視, 23" 小電視, 不想換,, 因為房子不是我們的,,,後來一直到買了房子, 真正有了歸屬感,, 這種歸屬感, 安全感真的對我很重要,,鋪木地板, 裝修廚房, 換大電視,, 一步一步接著來, 因為房子是我的..後來結婚之後, 買了房子, 也毫不猶豫地寫上老婆的名字一起共同雍有,,真的是很好的感覺,, 現在這棟房子也住了3年了, 當初剛剛買好房子的時候身上沒有錢了,只有簡單裝修一下就這樣住了3年,,最近我們找了設計師, 也在連絡工程公司, 應該最近就可以開工了,,我們準備花了一點錢好好地把家裡裝修一下...我想表達的重點是,,年輕人真的要趁還能賺, 多賺一點, 多存一點, 股票基金, 如果不懂千萬別碰 ( 我輸了不少錢在股票上 ) 後來就不在投資股票了..全部存現金, 存到不錯的金額時, 再去買房子,, 出租收租金,,想要雍有一棟房子, 真的一開始要熬..... 熬...... 熬.....再熬的過程中,, 有時候真的會很痛苦,, 會有雜念,, 像是, 別人同事買新車了, 誰誰誰買了 iPhone 了, 不要被這些東西給干擾了你存錢的腳步, 最大的計畫,,其實我跟我老婆也都有共識了...賺錢 --> 存錢 --> 買房子 --> 還貸款 接著再 賺錢 --> 存錢 --> 買房子 --> 還貸款賺錢 --> 存錢 --> 買房子 --> 還貸款賺錢 --> 存錢 --> 買房子 --> 還貸款賺錢 --> 存錢 --> 買房子 --> 還貸款賺錢 --> 存錢 --> 買房子 --> 還貸款賺錢 --> 存錢 --> 買房子 --> 還貸款賺錢 --> 存錢 --> 買房子 --> 還貸款看看這輩子可以買幾棟房子, 可以一個月收多少租金,,還在努力中!! 下一棟房子目標 "上海" 時間預計在明年底!!PS, 我們家沒有蘋果產品, 車子一台14年 Lexus, 一台8年 Toyota..有時候, 在家後院抽菸的時候, 想想這裏年真的走得很辛苦, 很熬....但是蹲在地上, 撿起後院的小石頭, 心裡想著,, 這裡所有的小石頭, 後院的樹, 都是老子真金白銀買下來的, 那種成就感, 無價,,, 熬得有所值了!!
話說民國82年,有天早上,還在世的老爸用筷子敲我的碗說我娘股票及互助會輸了200萬....(那時,除了加班費及獎金,全都上繳國庫,騎著機車被心儀的女生嘲笑,但也過的很平順)200萬,那不就我的積蓄也入水了所以我開始看房子,從我家到政大間拉一條線看屋想說付不起後,也可以賣給大哥大嫂(大嫂家住新店,大哥想進政大)82~83年,就騎過辛亥隧道找木柵區在現在辛亥站的對面,力霸要賣1400萬左右,買不起到萬芳路口,棕櫚泉,要近30萬,買不起後來騎到興隆路底附近,預售屋要結案,看到一間高樓層開價24.3,當天以23.4萬議成,均價大概在25.5萬左右(所以等代銷結案那天買,最值得)83~85年,給預售屋的繳款逼到日日是苦日85~87年因為沒老婆,先租,換來繳貸款(8.6%)101年,因為全家太胖,以44萬多出脫換屋回想~~~~當年咬牙買,是對的雖然我有賺,但買的更貴,但至少立足點夠了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