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版主每年可以存200萬,那是多麼讓人欣羨的薪水與能力了呀?居然還沒辦法買,算一算也真的沒錯~
想想看,上面就有人說了,一間40坪大安區的新成屋,大概要6000萬以上,版主以一般的人工作的年限大概35年,我想從菜鳥到老鳥,生養小孩奉養父母,版主運氣好的話,平均而言每年都能存200萬,也要30年才存的了6000萬呀?而且還都不能作多餘的享受~
剩下5年,存的1000萬就拿來養老~


說真的以上能作到的,就真的是神人了~
當然做大老闆的除外囉~,只是大老闆,有時風險也是更大的~

那6000萬的房子,就只能拿來「住」,但是搞不好那房子35年後,已經漲到兩億了~



難怪政府要推,老人拿房子跟銀行換「養老」~

不過捷運這樣一直蓋,大安區捷運最密,要跌真的也不容易,不過人家「民生社區」,沒什麼捷運,倒也是漲翻天、硬梆梆,若民汐線蓋好還得了~



我父親在台北市中心有四間房子,都是靠他自己買的
他的收入雖說不錯(美商公司副總),但是還是算薪水階級(當年沒股票及分紅)
而擁有這些房子的代價,就是我們從小就過著窮人般的生活
(例如說小時後經過麵包店,只能餓著肚子默默的吞口水,卻不敢叫父母買,因為家裡沒錢..)
因為只要一有錢,我父親就馬上拿去貸款買房子....
小時後很不能諒解他這種做法
但是如今回頭看這件事,心裡面卻是五味雜陳
因為我的收入也是遠遠高於我父親
但是除了結婚時自己在板橋買了間房子(跟老婆錢湊一湊,就貸款買了)
之後忙著工作,也沒留意房價
等到這幾年孩子慢慢大了,開始考慮要換房時,才發現房價已經被炒的很高
這時候才發現,自己辛苦工作了十多年,總資產卻還是輸給自己的老爸

人生就是這樣
好的時機點沒抓到,過去就過去了,後悔也沒用
不過大台北地區的房地產,確實炒作的過火了些
所以也不需要太care目前的房價
畢竟該出手的時機錯過了,就只能等待下一個出手的機會到來
而這個時機看起來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sevo wrote:
版上流傳一句對買不起房子的人說的話: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看到這句話一直感到很錯愕,
因為踏入社會以來,我認真工作了快二十年,
我的薪水也算不錯,但二十年後我也買不起台北市的一棟新房子。
先來算算一棟台北市的新房子要多少錢吧,
其實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室內面積約略有40坪就好,
這樣的新房子在台北市一棟至少要5000萬元!!
一坪含公設(40%)快90萬元,大大是非信義,松山,中山,內湖,南港(奢侈稅前),天母,石牌,士林官邸一帶,中正,大安的新房子不住嗎?
台北市還有文山跟北投(不含靠近天母的地區)或大同萬華可買啊!
不過個人認為,新北市有很多好地方,比文山北投或大同萬華好,卻不見得比較貴,像板橋就是
CcCManCcC wrote:
基隆買到國道三號閘道...(恕刪)
謝謝大大回應
好地方,交通方便又划算,果然好眼光,進可攻退可守
若政府再加把勁的話,以後有捷運貫通的話,愈加方便
========================================================================
樓主的發文我清楚
我一位在美國打拼的親戚就是這樣子,原先住台北士林區,8樓新電梯,後來賣掉移民去了,在美國賺大錢置產好幾間,租人當起現成房東,聽說光房租收入就比人家年收入高
但是他後來是買在台中的七八期,當做回台渡假之所
我想他就是有錢人只求住的品質而己,他真是狗屎運,在七八期在還沒漲之前買的,四五年前台北他也找過,不喜歡罷了
要我的話,我也不會強買在台北市,年存2佰萬可以先租房子,省下的錢去買別地方,能移民更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