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蝦皮的崛起造成店面經營困難!food panda的崛起將造成店面的倒閉潮!

登卡普 wrote:
嗯 ~ 沒錯!最後這一句才是重點 → 【你只需要外送員】。

因此外送員必需居住在【都會區】,才能在第一時間,搶得先機快速送餐。

所以少了一間出租店面,但是卻增加更多的居住需求,眾包租公這下子又發嚕!


認同登大這段話+1

現在是2020年,很多消費模式改變,
不能再用1980年的思維看待。

當50間街邊店收掉,
它可能衍生產出1000個外送員,
若每間街邊店店租7萬,
每間套房租金7000元,
當外送文化造成的改變,
或許是50*7萬的店租收入減少,
增加了1000*7000的套房租金。

消費型態的改變,
影響不同收租者的利益,
但總市場並不會消失。
tany3472 wrote:
或許是50*7萬的店租收入減少,
增加了1000*7000的套房租金。


你這算法有明顯誤導
就用你的算式來看吧
倒一間店換得20位外送員

以台北市東區這一帶快倒光的店面能在租7萬的地方
是沒辦法隔成20間的
就算能隔
也沒有店面房東會隔
就算有房東願意隔
只能租七萬的大小隔成20間也住不滿
因為小到大概只有漁工願意住

外送地區在台北東區為主的外送員
一定要住台北市?
機車是高機動的東西
台北都會區就這丁點大
....我半小時就能從市政府胚到輔大或汐止科學園區那邊
為什麼要住台北市
我還是個中年老頭
不比那些年輕人騎得快
多騎半小時順便一路送對這些人來講搞不好只是一喳眼的事

我不是有意找你麻煩
但你舉的例子實在太極端是不可能發生的(店面改雅房20間/還能租七千滿員)
生為在地人對北市店面及租屋生態還算瞭解的我看到實在想糾正一下
tany3472 wrote:
當50間街邊店收掉
它可能衍生產出1000個外送員,
若每間街邊店店租7萬,
每間套房租金7000元,
當外送文化造成的改變,
或許是50*7萬的店租收入減少,
增加了1000*7000的套房租金。

消費型態的改變,
影響不同收租者的利益,
但總市場並不會消失。

事實上並不會50間街邊店收掉,正確的說法是內用客源被瓜分而已,店面還是存在!

黃金店面視情況減少,基本廚房的據點還是要有,也不可能在大樓內設廚房。
nocar wrote:
你這算法有明顯誤導就(恕刪)


我只是舉例消費型態改變造成的影響,
並沒有誤導數字意圖,
10個也好、50個也罷,那不是重點,
也沒有人會去住街邊店隔套。

重點是
街邊店的市場萎縮是趨勢,
精華區的套房市場增加也是趨勢。
你要去新北、桃園租也可以
差別只是給誰收租而已⋯⋯

「被收租的模式有改變嗎?」
登卡普 wrote:
事實上並不會50間街(恕刪)


內用減少+1
這才是真的

以延吉街為例
原本中型店面賣鞋賣3C賣手錶賣衣服的都倒得差不多了
改變就是取代原統領後巷茶街的感覺,變成外送餐飲
原本一間大間店面隔成小間租成三或四間
但店面小到沒內用全部都變外帶

天氣熱一點的這幾個月
走過就會看到就一堆外送的等著送
只是我不明白?
Foodpanda 不是陸資嗎?
為何Foodpanda 不禁?
因為Foodpanda 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禁了失業率難看?
tany3472 wrote:
只是我不明白?Foodpanda...(恕刪)



傳統街邊店真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電商稱霸,街邊店倒光光,房東瞬間變魯套。魯套都說,做餐飲還是需要街邊店。

結果,現在FoodPanda、UberEats破壞性創新,大幅減少餐飲業對店面的需求。現在餐飲業甚至不需要店面了。

東區萬華化。





2014年我把我手上通路全賣掉給財團,就有感這一刻的來臨,台灣市場太淺碟了。
退出台灣市場,反而我選擇海外市場,這決定看來是對的,於是我開始賣台灣的好產品及方案。


hahaaha wrote:
現在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恕刪)
hahaaha wrote:
蝦皮的崛起造成店面經營困難!food panda的崛起將造成店面的倒閉潮!

蝦皮,中資,這波禁令被砍到,要結束了。
tany3472 wrote:
只是我不明白?
Foodpanda 不是陸資嗎?
為何Foodpanda 不禁?
因為Foodpanda 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禁了失業率難看?

熊貓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有沒錯!但Foodpanda卻是德國企業。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