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大樓我幾乎整棟看完了讓人感覺現在真的是個不平靜的時代啊各種的對立可以被輕易的挑起理性的討論似乎變成一件很難得的事情我今年40了37歲時買了人生的第一間房子雖然是預售屋可是繳的過程現在想起來還是很辛苦甚至還因為錯估了交屋款項差點開天窗身上同時背了三個房貸一個是母親的房屋貸款一個是自己買在淡水的一個是老婆另外買的有段時間真的是喘不過氣來不過還好最艱難的那一段總算是撐過去了現在就是乖乖的付房貸和享受著有家的踏實買房子我一直認為每一個時代都有他辛苦的地方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時外公買了一棟透天也不過20-30萬那時母親的薪資加上標個會就買的起了結果遇到倒會一倒就讓買房的計劃延了20年這20年原本20-30萬的房子買不到了即便是十倍於他卻也只能買一半坪數不到的公寓母親的薪水最高時也沒三萬自然重擔就放在自己的肩上了那時望著台北的高房價只是感嘆因為我們好像連台北的廁所也買不起呢又過了十年我買了七百多萬的社區大樓坪數又比原本舊時的公寓小了不少母親是當時反對最厲害的因為對我們而言200萬以上的數字從來沒出現在我們的戶頭上但是這個時候我買房的心態已經改變了由於長年待在國外我响往有更大生活空間的居家環境而這在我的新家附近都滿足的到現在我母親不但已經不反對了反而還慶幸還好買的早不然現在的房價我恐怕也負擔不了了房價漲對我這種純自住的人來說只能算是紙上富貴房價跌我也不會因此而將他盡快脫手可是不得不承認買房的時機點真的很重要但是大部份的人卻又習慣等到時機點來時才要買那時的負擔就很大了以我買的新家為例當初要買時附近鳥不生蛋沒人敢預期將來的發展所以房價不高可是買的人也不多等到各個建設陸續到位買的人多了、投資客多了房價也被墊的高了當許多人都在強調地點的時候我想多是抱持投資的心態我也強調地點可我卻是認為將來才會方便的地方當許多人都想往市區擠的時候我卻已經習慣打開窗戶有風景的住家因為想法的不同所以我在自己能力負擔的起的地方找到了窩我沒有特別賺錢的能力就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我家庭開銷的負擔很大也許大過許多人的想像不過我還是很開心樂觀的去面對享受生活所以我相信只要有目標肯堅持任何人都辦的到的只要稍稍的改變一下想法也許世界會變的相當的不同
achitsai wrote:公司設立資金匯進來還被退回去真是X到不行……理由是匯款公司名字不完全相同……子公司匯過來不可以……台灣只要外資金融炒作,大陸只要外資開廠...(恕刪) 即便是進來台灣成立公司以後還有得搞咧...外商不時興紅包之類的玩意倒楣的是我們這些台灣員工一天到晚被公務員刁難..到後來根本就不理那些人來公司視察(?)晃到中午.我們公司連便當都沒想要幫他叫更不可能會有什麼濕備秀的招待...
很多外商公司員工對無能公務員非常不滿,等去了大陸才知道厲害!外商不興送紅包?看看大陸外商有沒有在送!以我所知,送很大!!!~送多大?送到要成立一個部門來幹這檔事!那為什麼台灣沒成立?因為外商根本看不起台灣,為什麼要送一個我看不起的國家錢?台灣公務員貪污不是沒有,但大部分人都不敢,想法不能停留在二十年前.現在很多公務員都是年輕人,老的快淘汰光,應該是越來越有制度,越來越有效率才對,台灣人千萬不要再妄自菲薄了!!!
bopomo7 wrote:記得八十年出社會就業時.星期六還要上班.什麼時候開始隔週六休到週休二日也忘了. 更早之前,台灣經濟剛起飛的五、六十年代,是月休兩日。那時只有第二與第四個星期日休假。沒上班的家庭主婦,則是在忙完家事之於,在家與街坊主婦們,圍在客廳,一邊聊天、一邊從工廠拿些細活做加工,論件計酬,增加家計。那時電視不普及,大人平日休閒,就是晚飯後跟鄰居泡茶聊聊;小孩的玩的東西則是取諸大自然,例如抓金龜子或蚱蜢綁住腳玩、或是把黑人牙膏的紙盒做成一個紙車子完、或是玩玩旗馬打仗、殺刀、跳格子之類的遊戲。
不長眼 wrote:台灣很可憐永遠比不上...(恕刪) 其實這種討論串最容易看出台灣人的冷漠面個人也有一些年紀了 小都市裡也有間還可以的房子我知道我對於現狀的感覺是。 那是 不正常的不管薪水 不管房價這就是事實看看前幾天的新聞報導關於mountain view的房地產消息最後的結論是啥那邊的豪宅還比台灣便宜這啥鬼 mountain view那邊的一堆新貴薪資水平應該是台灣一般收薪階級連車尾燈都看不到吧這代表啥?事實台灣就是炒房萬歲不管您幾歲 多多爲下一代想想不要事不關己 總有會反撲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