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新聞: 月薪4萬小資女里歐娜 6年買3房投資術

要當勸世文

起碼要先註明這是 "寓言故事" 吧

講得跟真的一樣, 照做又達不到, 才腦補說還有很多沒講的, 真是

alazif wrote:
1.要出生於中上家庭(意味著父母退休養老能自給自足,不需要每個月拿錢給父母,而且還要男女雙方都是)

>>這個條件不難。很多都有。

2.要有一間自住不用付貸款的房子(因為3間都租人,可以推論不是男女某一方家長贊助自住屋,就是跟是男女某一方家長同住)

>>這個也不難,夫婦雙方都同意即可。
3.另一伴要高薪而且是穩定的職業(至少要連續14年的穩定工作,男方可能是家族企業,所以沒有被裁員的危機?)

>>這個比較難,女方得先找到一個高薪潛力股,又要省錢的宅男,又要有自有房子可以住,又有財力可以贊助女方買房。這才是最重要的條件
想要買房
要有頭期款才能買
這是門檻
如果頭期款存不到
要怎麼存呢
這應該算是投資理財的問題
不是房地產的問題

小弟分享人家怎麼存錢的怎麼節儉的方法
照片裡面的文字也可以看一下

最重要的那六個因子
你們有嗎

想成功就會找方法
不想成功就會找理由
就像蒸蒸日上大說的
人家懂.所以人家有

希望大家都可以賺大錢

今周刊今年八月的 土司女孩

她,大學剛畢業就為父背債160萬元,在老師資助5000元跑路費後,轉身崩潰痛哭。最窮困時身上只有15元,僅靠白吐司度日。如今,36歲的她,存出600萬元財富。窮過,是她不斷向前的最大推力。
「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老師塞給我五千元,而我轉身淚崩的畫面。」現年三十六歲、任職保險公司的張嘉珉,儘管年薪已達兩百萬元,當回憶起那段「跑路」的往事,內心依然翻騰不已。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高挑、滿臉笑容的大女孩,曾經歷有如戲劇般的過往,最窮的時候,身上只剩下十五元;而這段往事,要從十二年前的那個夜晚說起。
從衣食無虞到軋三點半 生活變調

父親生意失敗,準備「跑路」的前一晚,張嘉珉去找向來疼愛她的高中老師告別。「我告訴他,老師,很抱歉,別的學生回來找你,都是小有成就,與你分享喜悅,但我剛好相反,我要離開台北了,來跟你說再見。」

張嘉?回憶當天晚上的情景,老師開車載著她去搭捷運,「我走進車站內,老師的車都沒熄火,就跑過來追我,然後往我手中塞了五千元,我一直不願拿,但老師說,以後有錢再還就好。與老師揮手說再見,見老師的車子駛離車站後,我一轉身整個人蹲在地上狂哭。」

大學才剛畢業半年,原本應該談一場戀愛、輕狂一下的青春年華,對張嘉珉來說卻太奢華,家裡生意失敗,讓她得面臨「意外的人生」,而在這條道路上,她如背負千斤重的擔子般踽踽難行。「老爸為了圓開熟食便利店的夢,連連賣了手上兩間房子,最後就連自住的房子都保不住,還是填補不了快速展七家店的財務大漏洞。到後來,爸媽的財務狀況已經不允許開票,從而把腦筋動到我身上,用我的名字開票,結果我一畢業就負債百萬元。」

「我記得最窮時,身上只剩下十五元,那一晚超級想吃小番茄,經過夜市,見到水果攤上有賣包好的小番茄,我靠過去問:多少錢?老闆娘回:三十元。我喔了一聲,便轉頭離去,沒想到老闆娘居然在背後講些酸溜溜的話:『吃米不知米價,三十元已經很便宜了。』」這一碎念,張嘉?的眼淚又不聽使喚地掉了下來,「我不是嫌貴啊!是因為我身上只有十五元。」「所以,我怎麼可能讓自己一天花超過一百元呢?」

有好長一段日子,張嘉珉早上吃兩片吐司,中午吃碗不加蛋的陽春麵,晚上回家再吃泡麵或吐司,花費少的時候,也許一天五十元就能打發了。「我那時候最喜歡到朋友家吃飯,大魚大肉,剛好可以趁機補補身體。」一路走來,朋友不著痕跡地幫助,張嘉珉也銘感於心。

三本存摺「各司其職」 省下每一分錢
張嘉珉12年 拚出600萬元的因子

1. 強烈的動機:因為窮怕了,所以再辛苦、再怎麼拮据,也一定要擠錢出來儲蓄。
2. 職場打拚:工作先求有再求好,為了保住飯碗,最早到公司、最晚離開公司。見到好機會必定挑戰,不膽怯,讓薪水步步高升。
3. 經營人脈:好朋友是貴人,爬百岳、泳渡日月潭,一則在實現冒險的夢想,一則也是為了擴展新的人脈網絡。
4. 不挑戰人性:所有的儲蓄或投資金額,一定自薪水入帳的當天即轉至相關扣款帳戶。
5. 聰明管理:用三本存摺管帳,一本專門支出日常生活開銷、一本為零存整付的專門帳戶(累積一年後扣保費)、一本則為定時定額扣款帳戶。
6. 加強投資知識:存錢靠態度、靠習慣,滾錢靠知識,為了讓財富加快累積,6年前開始學投資。






許尼爾 wrote:
想要買房要有頭期款才...(恕刪)



我同意樓上的看法 -----
想成功就會找方法
不想成功就會找理由
就像蒸蒸日上大說的
人家懂.所以人家有

人家不講實話要被砲轟,好心講實話也要被砲轟,
最後就是一堆酸民老是挖苦人家背後,
常一堆酸民放馬後砲,喜歡扯人家成功的後腿
(喔~~原來是靠爸媽出錢喔)
(喔~~原來是嫁有點錢的老公喔)

,但酸民們有像這些只是”小小民眾並非有錢人家出生的人” 努力學習或辛苦過嗎???
酸民有像人家剛開始辛苦的省錢、賺錢或學習投資的方法嗎????????

大部分是沒有的………………
最後就開始眼紅別人成功,眼紅到最後對你自己有好處嗎? 就抱怨爽而已



不要為失敗找藉口,要為成功找方法,
人家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
當人家在努力找方法投資、理財、賺錢、省錢的時候,你自己做到多少?????

別人成功又沒惹到酸民們,挖苦跟抱怨對於你自己的成功並無濟於事,
多多學習別人成功的方法,下一個成功的就是你


我也不是有錢人小孩,只是一個小民眾,
一個努力省錢、學投資、賺著平民老百姓薪水,沒跟家裡拿錢的人………..
但希望靠自己能力買到理想中又住得起的房子

莉莉絲 wrote:
,但酸民們有像這些只是”小小民眾並非有錢人家出生的人” 努力學習或辛苦過嗎???
酸民有像人家剛開始辛苦的省錢、賺錢或學習投資的方法嗎????????


這邊文章大家主要批評的是週刊作者虎爛, 隱藏重要情節,
( 當然也多少會拖累到故事主角, 是否他在講故事實也是誇大了情節? )

重點不是在那位擁有有錢老公的小資女
莉莉絲 wrote:
不要為失敗找藉口,要為成功找方法,
人家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 ...(恕刪)


大家砲轟的只是因為內容與事實有落差
這既不是藉口,更不是方法
這裡是"討論版"
在"討論版"張貼與事實不符的事情就是會被質疑,就這麼簡單
這跟成功或失敗一點關係都沒有


要講大道理可以
你可以直接講"道理"
但為了道理去編織一個與現實有落差的故事
被揭穿之後還惱羞,要別人把重點放在他的"道理"上

是想說今天只要我想講"道理",故事怎麼掰都隨我?
不可能吧?

另外
大家砲轟誇大不實的故事
跟本身有沒有努力打拼是兩回事,OK?
你怎麼知道別人沒有辛苦過?
就因為他質疑了這個故事?

要看道理網路上多的是
但不會分辨事情的真偽,絕對不等於成功

還有,麻煩不要把質疑的人都當成酸民
你這輩子就沒質疑過任何事?

redial wrote:
這邊文章大家主要批評的是週刊作者虎爛, 隱藏重要情節,(恕刪)



如果記者(非作者)是分享如何節省以及成功的故事
我想這篇文章就不會被砲的這麼嚴重

月薪4萬 6年買3房投資術

標題這樣下
不被砲才有鬼...
本人反指標超重,請勿跟單或對做,謝謝。
大家若對文章有意見,砲轟記者就好,
這整篇文章十幾頁,大家看的意見都不同,
但到最後酸的也不是只有一開始的文章,到最後也酸到當事人身上
話有時總是越講越偏,到最後不見得是針對一開始的論點在講


我今天講的並沒針對全部人,再說也沒針對哪位的論點,
十幾頁的文章那麼多網友的論點,也不只一個人的故事
只不過整體看下來感覺而已,我也沒有針對哪篇去講,
還是說難道有人只是認為我講了”酸民”兩個字就不爽嗎?


我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不代表在講什麼了不起的道理
若有人喜歡只抓整段文章中的幾句回砲什麼道理怎樣的,那也是他的自由,


總之,講了實話跟不講實話都嘛會被別人酸嘛砲嘛,
大家愛怎麼講就講,那本來就是大家的自由


多講點建設性或積極向上的話語會比較有意義(當然啦,這是我自己認為)
我個人只是認為”抱怨對人生跟現實生活無濟於事”而已


我也不是被採訪的人,我也不是記者,
這篇文章也跟我無關,要砲誰也無意義,誰要砲我也無意義
願意看的人就會看,不喜歡的人就不要看


總之只是大家”不滿”的論點跟”想學習”的論點切入點不同而已
會在網路爭執某些道理或論點的人就會繼續闡述,
要學習的人自己會去學值得學習的地方
那是大家的權利


反正最後還是要回歸現實,
現實生活中想學習成功方法的人自己就會去看,
一笑置之的人就是看過就忘了

莉莉絲 wrote:
大家若對文章有意見,...(恕刪)



嗯, 一笑置之, 下一位


很少看到打自己的臉能打那麼開心的....
今周刊每期我都有贈閱的可以看,

吐司女孩那篇她是存了現金600萬嗎?

還是其實那數字裡包了她那張500萬的投資型保單?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