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5年次的想起結婚後跟老婆去附近的預售屋招待所看房子,還被小姐噹..您們住不起這種的....後來想說自備款少說一定要佔房價的一半再來買房子結果房價漲的速度竟然比自己存錢的速度還快上好幾倍....望著希望越離越遠在一個機會下家人認識的一個建商的老闆..跟他說以後有機會跟您買要算便宜一點哦..於是在去年聽到『風聲』而已(連地都還沒整)馬上就衝到建商那邊直接約老闆過來談的...就這樣殺價、口頭約定,接下來一個月後才簽約付訂金,完成人生的夢想...現在房子還在建...看著房子一層一層的蓋上去一想到後續漫長的還款道路...這是一種壓力但如果不閉著眼睛買我看十年後可能還是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吧
會不會買房子是觀念問題小時候就受父母的教育影響,不要年輕時貪圖享受,要勤儉先買房所以91年研究所畢業後進入職場就積極存錢看房,準備買房子後來在95年買了木柵的預售屋,父母沒支助半毛錢當時要買的時候也覺得漲好多,會不會買貴,衡量一下還可以負擔預售屋的壓力,就衝了還好當時有衝,一念之差就會繼續租房子
今年29歲在家工作,工作還蠻順利的,五年間存了一點錢由於工作是在家的原因,所以可以住在比較偏遠的地區在八里租屋了四五年,除了有時候要買東西不方便之外,其他倒也還好在買房子之前生活也都盡量保持簡單,但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到了忽然看到滿街的砂石車很不順眼回頭望望自己租來的公寓,頓時興起了買房的念頭我的工作需要大空間所以除了租公寓之外,又在不遠的地方租了一間鐵皮屋既然要買房,就決定選擇別墅類型的一次兼顧八里別墅不多,事實上也不想再看到這麼多砂石車了(未來台北港弄好應該更多)在看房的過程中又因故跟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了,我們本是同居她搬走時,我正在跟一間屋主談為了省錢,我又搬到一間五坪大沒有窗戶的小套房,心想大概很快就跟屋主敲定了吧沒想到一拖又拖了兩個月最後,只殺了30W,心想若再不買,我不知道要在這五坪大的地方住到何年何月一切都始料未及我就買下去了地點在三芝,150坪外加小庭院的三層獨棟別墅離海灘很近,可以到海邊玩,也有庭院種種東西,可以過的很愜意但當時買的時候也很猶豫,自己很清楚這樣的地方不可能增值可是我工作需要大空間,大空間會增值的買不起,住的條件也不好從淡水一路看過去,淡水方便是方便,不過大多數的物件都被建商弄成一棟棟大廈像小火柴盒般,加上我的工作只能選擇一樓,因為常常需要搬大東西進去房間製作淡水的別墅又貴到不行,找來找去實在是沒有滿意的想了許久,與其投資在『掌握在政府,建商,財團手上的房地產』不如『投資在掌握自己手上的事業』吧就抱著賣不掉也無所謂的心情買了這間大房子雖然才29不過幾乎是以退休的條件在過了,想想真覺得奇妙可是我在家工作也是很拼的,現在正在等房子整修好工作需要的空間也不缺了只是有點擔心住那麼遠交不到女朋友而已~看來要多辦幾次轟趴了
小弟68年次..高中畢業後考到私立二專日間部..第一個學期的學費父親給的..從此沒在拿家中一毛錢..甚至家中的開支一部份我還要負責..2012/03/01買下自己的新成屋..2013/04底就要交屋了..最近都在看家具及裝潢..所以我是白手起家啦~
alou0504 wrote:在第一次PO完文後,...(恕刪) 一直想找機會請教你.先說不是鼓勵人買房只是經驗討論我和你一樣去年底直接殺去買.雖漲多必跌.但區域會輪動.雖然高雄慢台中1-2年但小區域各自有涨跌我會再買預售屋而且在已經不便宜的時刻28*85+300除了自住(接長輩來住)售價當然是喊到快40啦還有好地段的綜效是每個人都受益.老年散步中年採購年輕人活動方便只是在此時想請教您所謂台中7期和台中其他區域的價格比例因為高雄市成交價是高30中20為基準郊區開18-19成交14-15等於是高價一半修正跌價現在看來機率很低--就算成交量低台中的狀況呢?有哪裡先跌價的趨勢?或哪區續漲?專家都說台北是高雄3倍..台中目前有符合這情況嗎?
安妮美黛子 wrote:一直想找機會請教你....(恕刪) 說到請教是真的不敢~~畢竟我買不動產都有一些蠻爆笑的原因~~我去年底會選擇購入,原因真的就是我先前說的~~~你要問我對漲跌的看法~~我只認為房產的漲勢應該會趨緩(但精華地區除外!)但跌勢應會隨著蛋黃.蛋白.蛋殼逐漸加大修正(指中古物件)...會選擇好地段的"自住客"通常有一定程度的把握才會進場~~畢竟我們不是在玩財務槓桿這種恐怖的投機遊戲~~財務的穩定性通常比較高一點~~房市要崩盤的前兆一定會出現建商倒閉潮~~但是現在多數知名建商的財務幾乎都是穩定的狀況~~像台中 我認為的頂級建商 聯聚 龍寶 長安 寶璽~~~開價就算比同區行情高~~一樣一堆人搶!一級建商 惠宇 由矩 林鼎 理和...一樣有一群死忠的客群~~另外像 親家 大城 豐邑 手上的土地或現金多到嚇人~~如果這些公司的產品沒出現逃亡拋售潮~~~大概也不會有價格崩盤的情況!
74年次前年靠著自己從17歲打工到現在存的錢萬買了房子因為當時還算預售屋 所以付了簽約金及完成部分的工程款外剩下的就是收到通知在拿錢去銀行繳沒靠父母 因為也要給家中生活費住在桃園 某天半夜在等衣服烘乾的同時騎著摩托車到桃園後站逛逛結果隔天就找表姊陪我去看那邊"甲工"的新建案今年三月底交屋完工 貸款八成每個月1萬8千多的貸款工作是建築設計師 平時還會接些案子來貼補生活費用看到現在桃園的房價真的很慶幸當初自己有那個衝動去買房子^_______________^
我是65年次龍年的,90年(十二年前)畢業的,畢業後兩年在永和租屋開業,屋主是田橋仔二代,頂溪捷運站附近一堆都更案都是他的地,93年他問我頂溪站的共構他有很多保留戶,問我有沒有興趣,我想說一直租屋通勤也不是辦法,雖然手頭很緊還是硬著頭皮買了,當時房價已經從預售的21W/坪漲到賣我26.5萬,說我是潘仔的親朋好友也很多,一般人剛畢業的窮學生說他懂房地產的我是不相信啦,當然我也不例外,不過我跟老婆說反正自己棲身的地方不要想太多就好了,隔了半年屋主又問我樓下還有一間要不要,我鬼附身又答應了下來,這次屋主說這半年房價有漲,硬生生又加我一萬變成27.5W/坪,我安撫當時還是女友的老婆說別擔心,貸款我會出房子買妳的名字以後有空間可以接父母同住她才放行,好在當時利率不但低(1.7%左右),而且貸款成數很高,兩次銀行專員都問我要不要貸110%(說可以留10%裝潢)....住沒兩年房價飛漲,跟屋主租來開業的店面更是漲的可怕,原本五年約每個月月租九萬,約滿之後屋主說要漲到23還是25萬我忘了,跟老婆討論之後說回家鄉新竹結婚工作好了,新房子住沒兩年...........,有一間甚至還沒用到就搬走了........,當初兩間房我應該總共買了1900多萬,現在應該double了.........畢業前兩年還沒開業先去上班,我從一畢業第一個月老板就很禮遇我,上班第一個月開始月薪就有底薪165k,所以我不算苦過,人生有很多事都需要錢,所以買房之於我依舊吃力,這幾年看著房價這樣飛漲其實心裡很難受,居住沒有半點正義,覺得年輕人真的沒有未來,看著這種房價其實我常常很猶豫該不該勸年輕人買房,很多行業不住都會區根本找不到適合的工作,都會區附近靠自己買得起的又有幾個?靠自己買得起又要犧牲多少人生?即使我有房但還是真心希望房價可以跌,跌回以前我也願意,至少將來我的下一代還可以靠自己買一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