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捷運都蓋好了, 房價還跟幾十年前一樣, 哪像台北蓋條捷運尾數就漲個零, 高雄人是欠誰啊?!》,
接著串上《美術館特區一坪230萬》新聞片段,下頭跑馬燈打著《北溫南熱,高雄春燕來了?!》的標題,
隱約嗅到炒房團要跨界南下了...
偏偏就這麼巧~~今天01跟著看到對岸人士點名想買《高雄》的房子,
就在台北房價爆衝年輕人都買不起之際, 昔日爹爹不疼姥姥不愛的高雄突然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
究竟這隻偶然飛來高雄的春燕是要逐巢永居呢, 還是如候鳥一般拉完屎就走呢?
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題外話:
下面這位網友真是巷子裡的,認真回答了版大的問題,
etcjw wrote:
高雄甲仙小林一帶現在規劃的不錯,
要不紅毛港 林園一帶也很優...(恕刪)
同理可證,
楠梓跟仁武其實也不賴,
喜歡水的話, 林邊也可以考慮!
楠梓跟左營某些地區偶爾也可看到大水的景象,但畢竟還是輸林邊一大截, 您自己斟酌吧~
(我是說喜歡水, 不是海喔~)
ps. 我愛高雄+1
房子的問題就去問房仲唄, 來01問鄉民難不成想學學台式幽默?!
大陸也有不少台商房仲駐點, 捧著錢大方走進去, 包管從房價到法規都給您徹底解析!!
就像我,瀋陽人,爸爸在北京望京也有房產。但是我還是得先入日本國籍後再來高雄買房,將來叫父母在台灣養老。
如果沒有國外身份,那就會很難的。大陸人最有錢,他們在日本也買了很多豪宅。但是日本人能不給你簽證,叫你買了日本的房子也回不去日本的家。
台灣對外國人的政策和日本很像。大陸和台灣別看現在挺好,說翻臉也是沒準d的事。
dudance wrote:
是啊, 人均GDP沒...(恕刪)
哈哈哈哈 可笑 誰評的? 這你也信?
我只能說那些`華人`不包括中共以及和中共有關連的人
最近出事的高官BXL他的海外資產高過李嘉誠的總姿產,你知道嗎
我可以高訴你,李嘉誠並不算富,比起一些元老,差遠了,
更不用說那些和元老有瓜葛的人
有些事不能明說
轉載BBC報導:
據一位長期在中國的資深外交家透露,中國的一切都是由大約200個最有權有勢的家族控制的。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2/07/120711_china_wealth.shtml
日媒再揭「紅色黨」的「紅色貴族」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8/120814_jp_china_red_generation.shtml
這些人有辦法估算資產嗎?不包括有瓜葛的人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文章,原题: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
前不久,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娶了中国太太,并在中国生意很成功的英国人Mark Kitto在英文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 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热爱的中国?》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在中国学习工作居住了近十多年后,中国的变化让他最终决定要带全家离开中国。像他这样热爱中国却要离开的洋人不止一个。
不光“永远无法成为中国人”的老外开始考虑离开中国,就是中国人自己也纷纷开始移民海外。据胡润2011年对中国18个城市的千万富豪调查,有14%富豪目前已经移民或者正在申请中,还有46%富豪正在考虑移民。虽然不知道数据是否准确,但至少它阐述了一个趋势,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三十年的经济改革发展,使不少人得益,整体国民生活水平比三十年前大有提高。同时,原有的以国家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制度机制越来越受到各种阶层和利益集团的质疑甚至挑战。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不满,都认为政府对自己的照顾不够,不满越来越多。这不光是草根的弱势群体和城市中产阶级,甚至既得利益集团和富人们也对现有的社会契约越来越没有信心。 对于前者来说,眼前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满,而表达不满的方式是个体和群体的上访、抗议。对于后者来说,最大的担忧莫过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表达没信心的一个方式是用脚投票“跑路”。
不确定性还在于中国社会中潜规则盛行,正式规则反而常被扭曲。政府部门行政的随意性很强。改革三十多年,行政改革也进行了很多轮,但人们还是对政府没信心,不信任。Mark Kitto在莫干山隐居,经营咖啡馆和家庭旅馆,同时也办畅销杂志。他说他每到三年更新经营许可时候都要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地方政府就会拒绝重新发证。对于生意人来说,这种费钱、费时、劳神甚至不稳定的投资经营环境是他们所头疼的。
令人不满意甚至“跑路”的还有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社会环境。 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同时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一切向钱看的“唯物主义”。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里的高速发展是以环境破坏、质量低下为代价的。富于物质,贫于精神生活, 缺乏道德观、价值观。
在调查为什么中国人想移民海外时,常常提到的还有孩子的教育。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 受教育的机会仍然是不富足的甚至是贫乏的,还有很多孩子因为经济和体制等原因无法得到教育。学校的质量和教育方式也使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前景担忧。Kitto批评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如何考试。 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切中要害。高等教育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扩招,考生每年还是要为了进大学, 拼命准备高考。大学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像学生数量那样增高。这也是为什么为了孩子教育很多人宁可花大钱把孩子送到国外, 甚至自己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
此外,涉及生活品质的环境污染、食品质量、交通拥堵等等的现代化副产品也使很多中国人和在华居住的外国人产生离念。
延伸阅读:
外媒称中国超16%富人移民海外 44%正准备离开
《经济学人》日前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大陆目前有超过100万的千万富翁,人均资产超过160万美元。但是大陆似乎留不住他们。根据胡润7月31日的报告,超过16%的中国富人已移民海外,或是正在办理移民手续,44%的人准备离开。超过85%的人计划将子女送到海外求学,1/3的人在海外拥有资产。[详细](天山网)
深度评论:
王石:为什么说中国像150年前的美国
经过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现在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很像美国的150年前,很像日本的100年前。就我们国家现在这样一种状态,尽管是到了互联网时代、高科技时代,但实际上我们很多基本的社会矛盾、社会生存状态,还是很像美国和日本当时那个时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