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嫌房價太貴的言論,從10幾20年前就不曾停過

waittfor wrote:










1. 不使用財務槓桿(貸款)買房不會有立即的財務困難, 但只要有使用的, 套牢就有斷頭的機會,
就算只是自住, 還是建議將房子視為價格會波動的商品, 在划算的時候買入, 不划算的時候賣出
另外, 斷頭不見得是養不起, 收入就算沒變化, 擔心房價繼續下跌而不想做房奴, 絕對大有人在,
而且利率是會變化的, 絕不會如Nelson5所言不影響養房能力, 在自己的文章裡都已經自相矛盾...
收入沒變, 利率上升2%應該就會壓垮一堆人了....屆時房價就更有可能往下掉了...

2. 其實, 人人都希望任何買賣都買低賣高, 都有那麼一點點投資客的的想法, 但投"機"客轉手時間太短
又在太短的時間內炒高價格才被視為非常態的炒作, 真正的狀況是, 級數夠高的投機客早就跑得差不多了,
如果大家懂得把房子當成商品來看, 就有炒作的機會, 也就是之前的狀況, 相對的也就有價格回歸正常
或修正的階段, 現在央行只不過是怕房市的泡沫把台灣變得跟西班牙或當初的美國一樣而傷害到台灣
經濟活動而已, 不然央行根本不需要管房價, 有做匯率的都知道至少短期內不要跟央行對幹, 他可以
使用的的方法還很多, 勸多方別逼央行拿出更兇猛的方式, 到時後速度會更快...

3. 理不理想, 套一本書名"我的夢想干你屁事", 別人的理想房屋也不干你我的事, 我只知道應該要用
比較少的錢去達成理想就好, 現在? 租房子是好選項, 雖然我不需要....





1. 有能力把自己的理論說清楚的人, 才有讓人與之討論的資格...
2. 專挑對自己有利的時間點跟說法, 並不叫論述, 充其量只能稱為詭辯
3. 長期房地產會上漲, 不過時機不對的話(例如現在房租跟房價比相差太大的狀況), 還是會虧錢,
而由於使用貸款(高度財務槓桿)& 高單價的緣故, 賺跟賠的數字通常都很大...
...(恕刪)


你說的都是廢話!會有人不懂嗎?
1. 所以我說是迷思, 你依照你自己的收入狀況買進的房子, 在貸款期間遇到收入減少, 或者利息上升, 影響你的支付能力, 最後支付不出來, 這和你買在屏東低價區還是台北高價區, 沒有相關, 相關的是支付內容的變化, 和房價內容是無關的

2. 應該考量的是, 為什麼可以轉手時間很短? 很清楚的也是因為需求造成的, 很多人的迷思是, 買房子在比價上輸給另一方出價的時候, 就會說被投資客秒殺, 但其實中間的真義和對方是投資客或者自住客無關, 相關的是對方對於價格的接受度比你高

3. 要達成理想是在設立目標和步驟的情況下, 這樣至少讓你你和理想擦身而過, 大家各有看法, 既然是理想, 怎麼做就照你的理想方式吧


waittfor wrote:
1. 不使用財務槓...(恕刪)
很多人根本不懂投資客炒房團的運作方式就做房價崩盤的美夢,真正的炒房團就算你不買房他也錢照賺

散戶進不進場跟投資客們炒房能不能獲利沒有太大的關係(我不是說沒有關係,請看清楚),真正要遏止房價瘋漲要看政府那三把刀是不是真的要砍下來

點到這裡就好

Nelson5 wrote:
1. 所以我說是迷思, 你依照你自己的收入狀況買進的房子, 在貸款期間遇到收入減少, 或者利息上升, 影響你的支付能力, 最後支付不出來, 這和你買在屏東低價區還是台北高價區, 沒有相關, 相關的是支付內容的變化, 和房價內容是無關的

2. 應該考量的是, 為什麼可以轉手時間很短? 很清楚的也是因為需求造成的, 很多人的迷思是, 買房子在比價上輸給另一方出價的時候, 就會說被投資客秒殺, 但其實中間的真義和對方是投資客或者自住客無關, 相關的是對方對於價格的接受度比你高

3. 要達成理想是在設立目標和步驟的情況下, 這樣至少讓你你和理想擦身而過, 大家各有看法, 既然是理想, 怎麼做就照你的理想方式吧(恕刪)


1.房價高漲導致購屋預算佔去大部分的薪資所得,當然就導致容易周轉不靈,說這會和房價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不是叫做迷思,是就像有人說的詭辯。

2.投資客玩房地產做為賺取暴利的工具,這樣也能稱做為需求?還是詭辯。

3.理想?成天畫大餅,有夢最美,希望相隨,這不就是建商、投資客、房仲最慣用來坑殺自住客的計倆。
cazando wrote:
很多人根本不懂投資客炒房團的運作方式就做房價崩盤的美夢,真正的炒房團就算你不買房他也錢照賺

散戶進不進場跟投資客們炒房能不能獲利沒有太大的關係(我不是說沒有關係,請看清楚),真正要遏止房價瘋漲要看政府那三把刀是不是真的要砍下來

點到這裡就好(恕刪)


嗯哼,錢如果照賺就麻煩請投資客們都把各大房仲網在賣的都下架,自己留著慢慢賺,沒住人也放著養蚊子,再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您說的氣有這麼長。

您說的完全還是以房價會漲的觀點在看投資房地產,如果房價在跌,投資客又是靠高槓桿買房,如果不快點拋售,後果自己去想,套句老一輩很愛用的話,拿這些錢丟到水裡去打水飄都還比較過癮。

Nelson5 wrote:
有幾點迷思1. 房價...(恕刪)


除非你是投資客, 否則你在購屋的時候應該已經評估自己的財務和收入狀況, 所以不管你購入的時間點是高檔, 還是低檔, 是15年前高達8% or 10%的房貸利率, 或者是今年的2%利率, 房價上漲或下跌都應該不影響你繼續支付房屋貸款的原始規劃, 會造成你養不起房子的原因還是因為你的收入影響, 例如無薪價, 裁員, 營業收入消失這些經濟因素, 或者支付金額的變化, 例如銀行調高利率到5%, 而不是房價, 就算你買的價格相對低, 在使用銀行貸款的情況下, 失去收入或者增加支出的影響還是會讓你養不起房子, 這和房價高低無關

->的確如果這樣去想,養得起或是養不起房子跟房價高低無關而是跟工作風險有關,但是如果房價不是那樣高
那每個月可分配的餘額會增加,那大多數非投資客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躲過類似無薪假或是高利率時代
如果房價高漲,大部分要買房的都在用收入的一半去付房貸那可以承受的風險就很低了,當然你會說不要買那樣貴的,問題是現在比較有工作的地方都很貴。

房價上漲都是因為投資客?

房屋就是一種商品, 有所謂的需求, 就是有所謂的供給, 如果供給是有限的, 那造成房價上漲的原因就是需求者之間對於價格接受度的競爭, 這個需求者不單單是投資客, 還包含你我這些對房屋有需求的人, 這個需求可能真的是住屋的需求, 也有可能是資金配置的考量, 有的地方會漲, 是因為這個地方的需求高, 你關注的房屋價格也會局限在你有需求的地方 , 至於所謂的投資客或者投機客, 廣義的來說, 本質上和你同樣都是對於這個區域有需求, 只是你的需求是居住, 他的需求是投資, 所以你和"投資客"本質上都是需求者, 沒有誰壓迫誰的問題, 只有誰的口袋比較深的考量

->的確就供給需求來看,如果把投資客當需求者,那也是成立,不過如果把房子定義成民生用品的話..那囤積民生用品這樣的行為就不見得是好事,記得十年前SARS有人囤積口罩被處罰,如果當時已看誰口袋深就可以得到多口罩的言論出現不知道會怎樣,如果就自住客的角度來看,單一地區房屋上漲不見得是因為投資客,但是全台灣瘋炒房就是投資客建商造成的了

房屋下跌之後, 就可以買進"理想"的房屋?
可能先要定義"理想"這個字, 因為房屋有其獨特性和唯一性, 同一個時間不會有一個一模一樣的房屋存在同一個空間上面, 就算是同建案也會有樓層和方位的不同, 甚至還有居住鄰居的不同這些差異, 所以房屋下跌之後, 你還是必須和其他需求者競爭所謂的"理想房屋", 所以還是會回到所謂出價能力和意願, 例如你的終極理想是民生社區, 當房地產反轉, 例如整體下跌30%, 但是如果你抱持的也是期待你的目標也同樣降幅, 很可能會因此和理想擦身而過

->的確不一定下跌可以買到理想的防,但是買到理想的房子機率大多了,我一年前新竹首購,剛出社會也才一年多,預算800多,如果房價1P從20跌到16 我預算不便但是選到機會一定更多

KKKKWWWW wrote:
嗯哼,錢如果照賺就麻...(恕刪)

這點我就不反駁你
給你幾句話

為什麼人家開賓士你只能開冰箱?
就是因為你沒有錢
為什麼你會沒有錢?
就是因為你不知道答案才會沒錢
Shadyside wrote:
->的確不一定下跌可以買到理想的防,但是買到理想的房子機率大多了,我一年前新竹首購,剛出社會也才一年多,預算800多,如果房價1P從20跌到16 我預算不便但是選到機會一定更多...(恕刪)


如果你是擁有不錯的工作的上班族,那你一定可以貸到政府的青年購屋貸款720萬的額度
假設你是七成貸款三成自備,那你只需要自備300萬就可以買一棟一千萬的房子
假設你有個女友已經談及婚嫁,那大可以你買了以後再賣給他,你們兩個人都能使用這筆貸款,不只有了自己的房子而且還能多出一筆創業基金,如果再配合政府的青年創業貸款,你們就可以創業了(前提是你們要為你們的事業做好了準備)
如果你們的親朋好友剛好有人是炒房團的投資客,那你大可以透過他們的運作把你的風險轉嫁給炒房團的人頭(但不會是免費)
聰明的上班族應該會有更好的方式來運作以上的條件,例如買500萬的但是叫代書虛報1000萬(當然也不是免費)

炒房團的運作從來就是有白手套有人頭有托,也有合作的代書和銀行專員及律師

最後一棒交給人頭,能夠有散戶接手的話就安全出場,沒有散戶接手了不起進入法拍程序,最後還是炒房團的白手套買回來........那些從銀行貸出來的錢早就分贓完畢,風險早就轉嫁給銀行,養那麼多人頭也就是這個時候拿來用的

散戶別想太多,刀在政府手上,散戶沒有能力影響房價的,你們沒進場房價不也漲了這麼多年?

房價會不會跌,完全要看政府的三把刀要不要砍,靠散戶?作夢吧

在你們有能力團結起來使用以上招數之前,乖乖的看基本面就好了
cazando wrote:
散戶別想太多,刀在政府手上,散戶沒有能力影響房價的,你們沒進場房價不也漲了這麼多年?
房價會不會跌,完全要看政府的三把刀要不要砍,散戶?作夢就好了...(恕刪)

所以我一直說民不與官鬥
政府打壓的時候千萬不要進場
下次政府喊多的時候記得跟著進場

ps. 上次政府喊多的時候我有跟著進場
omfr wrote:
所以我一直說民不與官...(恕刪)


但我一直都感覺不到政府真的要打壓而只是虛晃一招

馬英九或許還想著公平正義,但那些既得利益者可不會輕易就範,很多政客根本就是房產大亨的代言人

沒有散戶想的那麼簡單啦,頂多是暫時壓住漲勢,大跌的情況是不容易發生

不過現在觀望是對的,注意政策就是了

補充一句,有能力貸到青年首購貸款的請別客氣,那是政府告訴你他不打那一塊的,他鼓勵你買,跟著政府政策走就對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